本周公布的一季度与3月份经济指标整体表现良好,尤其是工业增加值增速,从1-2月份的6.3%大幅回升至3月份的7.6%,是最为超预期的指标。尤其是黑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增速也有所回升。另一方面,粗钢、钢铁、有色金属等产量增速却下滑,3月粗钢产量增速2.1%,低于1-2月的4.1%;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增速4%,低于1-2月的11.7%(图13)。
如何理解这种产品产量与增加值增速的背离,或者是微观与宏观数据的背离?事实上,微观与宏观数据的背离自去年就一直存在。理解这一背离的出发点是工业增加值增速的统计方法。,由于时效限制,月度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推算法得到,具体分为几步。第一,统计当月各中类行业的现价工业总产值;第二,用现价工业总产值乘以上年各行业的增加值率(增加值占总产值的比重),得到各中类行业的现价工业增加值。第三,使用价格指数对各中类行业增加值进行缩减,得到中类行业的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第四,将各中类行业进行加总,得到各大类行业的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再将大类行业可比价格增加值加总,得到全部工业的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第五,将各大类行业或全部工业报告期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除以基期现价工业增加值,得到各大类行业或全部工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速。
这里有两个关键点。第一,各行业的工业增加值是按工业总产值与上一年的增加值率相乘得到的,工业总产值由统计得到,增加值率是由工业企业成本费用调查得到。因此,对于同一年度的不同月份,各行业使用的增加值率是一样的。第二,工业总产值是按中类行业汇总的,而中类行业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小类行业。由于小类行业的单位重量价格(以下简称“均价”)是不同的,因此,如果各小类行业产量增速不一致的话,可能会导致产量中类行业产品产量增速与产值增速的产生差异,进而可能导致大类行业产量增速与产值增速产生背离。
根据上述两点,可以初步推测,导致微观与宏观数据背离有可能来自于小类行业的增速差异。限于数据可得性,我们以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2)中的常用有色金属冶炼(321)进行说明。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2)是大类行业之一,包括常用有色金属冶炼(321)等六个中类行业。在六个中类行业中,常用有色金属冶炼(321)、有色金属压延加工(326)是主要行业,2015年两者的工业总产值占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比重分别为49与32%(图14)。考虑到用有色金属冶炼(321)包括的小类产品产量与价格数据较全,而且在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值中份额相对较高,以其为例进行分析。
另外,,有色金属冶炼(321)业包括了铜、铝、锌等十种常用有色金属。其中电解铝占比最高,2016年约为60%;锌、铜、铅等占比合计约37%;其他六种金属(镍、锡、锑、镁、汞与钛)合计约为3%左右(图15)。由于后六种金属产量占比较低且产量、价格数据不太全面,因此主要以前四种金属进行分析。
我们发现,对于常用有色金属冶炼(321)这一中类行业而言,驱动产量增速与产值增速的主要行业有所不同。铝在产量中占比约为60%,因此,对十种金属的产量增速影响最大。2016年至2017年2月份,电解铝产量累计增速不断提升,到3月份明显回落;毫不意外,十种金属(以及四种金属)产量增速则跟铝产量增速基本同步(图16)。但是,铝的均价要明显低于其他金属。特别是铜,均价几乎相当于铝的3-4倍,在常用金属产量中占比也比较高。因此,如以产值占比衡量,铜的份额最高,约为34%;铝只有30%,其他金属的份额也基本高于其产量份额(图17)。因此,驱动有色金属产量变动的主要是铝,但驱动其产值变动的最主要是铜,其次是铝、铅锌;从数据上看,铜产量与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速的一致性也要高于铝(图18)。如果其他金属特别是铜的产量增速走势与铝相反,那么很有可能导致有色金属产量与产值增速的背离。
可以发现,自2016年以来,铜与铝产量走势整体上是背离的(图19)。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这意味着有色金属产量与“均价”增速的背离。考虑到常用金属还包括锌、铅等其他金属,我们根据长江有色市场的平均价格(图20),测算了四种金属的加权“均价”,并据此测算了其同比增速。这里也有两点需要说明。第一,,统计对象为“规模以上”企业;同时,为了保证增速的可比性,同比增速是以报告期的当期数除以报告期上报的上年同期数(而非上年统计的产量)再减1得到的。因此,直接以公布的产量规模进行计算可能有偏误的,合理的方法是根据报告期各类金属的产量与增速,首先构建“可比”的基期产量,然后再计算四种金属加权“均价”及其同比变化。第二,对于有色金属产量及增速,,前者统计的为“规模以上”企业,后者包括了全部企业。由于月度工业增加值增速也是“规模以上”企业,。
结果显示,四种金属加权“均价”的同比变动趋势跟有色金属产量增速基本背离,跟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速较为一致。限于数据可得性,这里将每种有色金属的均价视为不变,现实中也可能存在的是,每种金属内部的不同型号、规格之间也存在类似的产量与均价背离的现象,这有可能进一步加大有色金属产量与产值增速的背离。
简而言之,工业产品产量与增加值增速的背离(或者微观与宏观数据背离)背后的一个可能原因是,“均价”不同的金属产量增速存在差异。有色金属总产量(不论是四种金属还是十种金属)的变化趋势主要由产量占比约为60%的铝驱动;但由于铝“均价”较低,在有色金属产值中的份额要远低于其在产量中的份额(约为30%),因此,铝对有色金属产值增速的影响程度要低于其对产量增速的影响程度,而有色金属总产值的变化更多是由铜等其他金属驱动。当铜等其他“均价”较高的金属产量增速跟铝不一致时,有可能导致有色金属加权均价增速与产量增速走势产生背离。由于产值由产量与均价共同决定,并且同一年度各月份采用的增加值率是一致的,这就有可能导致有色金属产量增速与增加值增速的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