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注,这篇文章需要认真看,耐心看,看完之后,请膜拜作者。
高桥镇所处位置
一片长江中的沙洲要找寻她的踪迹确实不易,唐以前的记录和方志材料基本没有。现在能够看到的最早记录高桥这片土地的镇江地区沙洲专有方志是明万历年间李蔚、王锡极、丁时霈、王之瑚(四人均是开沙人,颇有才学!)合著的《开沙志》二卷,现在今存三种本子:
(一)明崇祯三年(1630年)传抄本
(二)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刻本
(三)宣统三年(1911年)铅印本
(暂不涉及版本考订)
《开沙志》镇江山势及江中沙洲位置
而我们不妨可以从开沙之志之前推想一下这里的地理环境(见上图),西边镇江是否像现在这样已经连成片区?北面扬州古代地名及瓜洲是不是存在?南面丹徒(宜)是否存在包括在江对面的大港旧地名是否有?这样我们大致有个时空心理准备找到高桥这片沙洲。
《开沙志》丹徒大港及大沙(高桥)形势图
丹徒的存在随着镇江市丹徒大港镇烟墩山古墓遗址宜侯矢簋(guǐ)已经有定论,对面大港存在历史可以西周早期(三千年前),也为奴隶制井田制提供了实证。
丹徒大港镇烟墩山古墓遗址宜侯矢簋
而西边镇江情况又如何呢?借用一下《历代镇江金山山名及金山寺寺名考(上)》无墨碍处的文章公元758-783年有“金山”名。唐时系屹立于长江中的江心岛屿。北固山在镇江东北,山有三峰,其中北峰三面临江,山壁峭雄伟,形势险要,故名北固(三国志中北固有定名)代镇江。焦山原名樵山,传说东汉末年,陕中高士焦光隐居于此,唐代仍然岿然耸立扬子江心,与对岸象山夹江对峙。而参考中泠泉情况:唐陆羽品评全国第七,稍陆羽之后的唐代名士刘伯刍品第一,因此被誉为“天下第一泉”。 清咸丰、同治年间,由于江沙堆积,金山与南岸陆地相连,长江改道北移,泉源也随金山登陆。(时间不出于唐)
扬州春秋时期,今扬州市区附近称邗国公元前319年,公元前486年开邗沟,连接长江、淮河,楚在邗城旧址上建城,名广陵,隋朝开大运河连通邗沟江南河。于扬州以西的瓜洲情况如何? 瓜洲最初为长江中流沙冲积而成的水下暗沙,随江潮涨落时隐时现,出现在汉朝以后,因形状如瓜而得名,又称瓜步或瓜埠。晋朝露出水面,成为长江中四面环水的沙洲,岛上逐渐形成渔村、集镇。此后由于泥沙淤积,到唐代中期已经与北岸陆地相连,成为长江北岸的渡口。开元年间,齐浣开伊娄河二十五里,连接原有运河,从扬子津南至瓜洲通长江。从此瓜洲作为南北向运河与东西向长江十字形黄金水道的交汇点,漕运(南方的粮食北运京城)与盐运(沿海两淮盐场的海盐西运内陆)要冲,帆樯如织,无数客旅经此南来北往,迅速发展为江边巨镇。自唐末,瓜洲渐有城垒。此后,长江主航道逐渐南移,瓜洲与京口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观察我们的周边,大家不难发现,南边大港早已经存在并且远远的早于秦始皇开断圌山破除王气之说(这里有王气对始皇帝统治江山不利,即言会出现第二个皇帝),周代的居民早已在此生存到唐代已经不再是问题。而我们转向润州(或者现在金山、北固山,焦山)这些地方虽然仍处江边或江中,但从三国到唐已经诸多历史事件记载在史册,文人墨客的故事一再上演。转向西边的瓜洲古代渡口,白居易的《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明月人倚楼。”早已是人尽传唱的歌谣。而扬州在唐的繁华可以随着两位大李(白)和小杜(牧)诗人名闻天下,“烟花三月下扬州”是眼中的烟花更是绮靡的风流不夜城,“二十四桥明月夜”晚间玉人则是出尽风头(自古扬州出美女),影视剧《唐明皇》一号女主角选定的秀女是扬州人。难怪考察太平闸及镇江大桥施工的@风临枫林要前去找一找五号大坝上的情人路,探一探玉搔头扬州马马[对象](参见大好老以前文章《高桥陆路进出口知多少?》),关于扬州的历史及艳史诸多作品有记载大家可以看下一篇论文节选《唐代诗人的扬州情结》(附录)。
附
《诗歌与一座城市
——唐代诗人的扬州情结》
(节选第二部分)
注,由于引用、节选的文章篇幅太长,此处暂且略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诗歌与一座城市——唐代诗人的扬州情结》。以后在整理的时候也会重新加入此文。
然而这一切与我,与我们无关!我们高桥这位乡村邻家少女在哪里?她与润州(镇江三山)也不过30公里;她与瓜洲古渡也不过仅20公里;她与北面扬州的直线距离也不过仅仅20公里;她与隔江相望的南面大港也不过仅仅仅1000多米;她与东面圌山最近处也不过仅仅仅仅300米……但她在哪里呀,在哪里?她芳名是什么,你能告诉我吧?
首先让我们来从地理位置考察下她的身高:
以下列举高桥周边的地方海拔概况:金山最高海拔43.7米,北固山53米,焦山70.7米,高桥对面,圌山主峰海拔258.2米,为宁镇丘陵东端最高峰。扬州市最高海拔149.5米瓜洲海拔为64米。高桥情况为四周围堰海拔在10左右米处于长江下游冲击扇,夏季涨水时江水高于围堰内平均地面。我们可以从现在的镇江大部分地区情况推测,唐时代三山有两座没入江中,中泠泉水为在长江中第一眼活的泉水。北江水急、水位也高,在前文中讲过高桥周围全是圩堰(护围成的江堤)。古代人(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大家对水的感情是一种敬畏的态度。为什么是这样,因为在水的下游取水方便于日常用水,农业生产;加上下游的泥土便于耕种腐殖质丰富,土地肥沃,收获甚丰(高桥历来山明水秀鱼米之乡自居)。各个时代的江河冲积扇面形成的绿洲都养育了大量勤劳的人民(古今中外例子枚不胜举不再赘述)。由于各地方势力与官府抢夺滩涂,之间械斗不息。明朝时期就发生丹徒与邗江两县由大户人家引发的划分地界之争。且高桥人民与洪水斗争历史也是一部的血泪史(前文已经列举了)参见“高桥大好老”《 近百年高桥俗名和航运沉浮近百年高桥俗名和航运沉浮》。
史籍并无记载镇江和瓜洲一线以东到圌山南到大港一线地名,通过前文推测及江海平原形成状态,唐之前这里应该为一片广阔的水域。我们的沙洲尚未形成,在中国古代造字时沙洲的洲的本字当为“州”,观察其形为水流中间汇聚的沙土不断淤积而形成的地面。现仍然有成语保持这一意思如“九洲方圆”词语“扬州”(扬子江冲击形成的沙洲,不过其历史远远早于高桥这片土地)。三江平原,也是由于三条江冲击形成的沃土,可见这一切离不开母亲河的哺育之恩。
洲之本字为“州”——水中陆地
那么高桥这位邻家村姑有没有芳名呢?有!
江心、高桥包括现在邗江的新坝(扬州南片沙洲)直至到东面圌山的广阔水面称作海门。
首先我们来解释下她的芳名:
中国人很讲究起名字,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古代词典第一条便是“释名”将这为一切做事的根本,纵然小老婆也要为名份争个你死我活(况且皇帝家的,现在宫心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我们先查下海这一名词在古代汉语中延革的历史,海,大水湖。四海,为被水包围的陆地。现在还有用水大作比喻的,如青海,什刹海之类,并不唯一就指所谓的海洋。
其次,如从字面意思上去理解,海门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如大海之门,海的出水口未必为某一固定地区。例如
《浪淘沙》
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作者唐诗上有争议刘禹锡(或张籍)如刘写于浙江钱塘江大潮的情景,如张籍则又可能写于镇江其中海门则又是指我讲的高桥片区。(农历七八月份高桥均有天文大潮,往年全员戒备上江堤)
这是第一种解释。
第二种解释是:当时是不是从扬州以东就已经是海了呢?这个地方确实是海之门呢?
唐高僧鉴真东渡的事件于779年根据司托的《鉴真传》撰写讲大和尚从扬州出海(原文不引),是不意味着扬州向东已经是大海了或者意味着属于东海区域。
入海口真正就在扬州郡而最东端是海陵县,即今泰州,则是明证。(见后面史料分析)
至于这种解释必须等地理地质专家以出土文物和人们居住情况为事实进行考证,是否当时大海的确就在扬州以东。
第三种解释某种具体地名范围:
从万历年间的《开沙志》二卷图谱上也不难发现在长江金焦二山至对面瓜洲这一位置有一地名叫夷山海门,或许此夷山以东江南皆属海之门(入口)。
唐时江海平原示意图
从史料上分析:
其一:唐建中元年(780)德宗继位,韩晃(镇海军节度使兼润州刺史)“训练士兵,闭关梁,筑石头五城,自京口至玉山禁牛马出境,造楼船战舰三十多艘以舟师5000人,由海门杨威至申浦而还”。只是在唐代此处仍然淹没于海中,在在京口的军队正是从这里出海。(如从出兵的起点到终点返还的话也档可能从现在所谓的出海口到申浦这么近的距离否则毫无意义)
其二:《新唐书·志第三十一 地理五 》说,“扬州广陵郡,大都督府。本南兗州江都郡,武德七年曰邗州,以邗沟为名,九年更置扬州,天宝元年更郡名”,下辖江平、新林、方山、邗江四府和江都、江阳、六合、海陵、高邮、扬子、天长七县,没有海门县。而从镇江以东的广阔水面称为当时入海口也是极有可能的,则扬州广陵郡的最东端是海陵县,即今泰州,一度曾析置的海安县,后又裁撤为镇;则这些变迁似乎都有与海这个字有着关系,其实并没到现在的东海入海口。南通的海门县志也在明嘉靖年间才有记载(不再赘述)
再则我们从《全唐诗》搜索证据:(共计有五万多首唐诗,由清朝康熙年间儒里张玉书任督修于广陵修订完成)
1、学者陈金渊、陈炅论证了作者所引《旧唐书·韩滉传》中的“海门”,指的是京江,即今镇江一带。清人陈婉俊补注《唐诗三百首》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曹》中“海门深不见”时也说,“《地理志》:京江口外有海门”。
2、引证在《资治通鉴·后梁纪》那段话中的“海门”则是“指当年的江口一带”。这与许多古书中将长江入海口称为海门是一致的。(《资治通鉴》为北宋年间司马光主修的一部记传体通史,去唐未远)
3、再者我们引证全唐诗中其他相关诗歌
《赋得暮雨送李曹》
唐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润州听暮角》
唐 李涉
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
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
写作地点很明显,作者的愁绪与天上的飞雁正在天空斜斜去海门,从地点上看其实就是润州东南面广阔的水面。
《和浙西李大夫晚下北固山
喜径松成阴怅然怀古》
白居易
叶动惊彩翰,波澄见赪首。
晋宋齐梁都,千山万江口。
烟散隋宫出,涛来海门吼。
《送许子擢第归江宁拜亲,
因寄王大昌龄》
岑参
月从海门出,照见茅山青。
等等本人初步统计共有128首,其中肯定与镇江或润州金山有关的有一半以上。与扬州瓜州有关较少。(以下资料不再一一罗列诗歌过长只引相关句子)
4、而在宋词的统计过程中远没有这么众多。(宋诗未曾统计)
共计16首能确定与此水域相关海门的至少有9首
水调歌头
毛并
凿空遗迹,千古奇胜米公楼。太守中朝耆旧,别乘当今豪逸,人物眇应刘。此地一尊酒,歌吹拥貔貅。楚山晓,淮月夜,海门秋。
沁园春
程公许
英风追想孙刘。似黑白两奁棋未收。把烟霞饶与,坡仙米老,丹青难觅,摩诘营邱。斗野号风,海门残照,长与人间管领愁。
南歌子
苏轼
两山遥指海门青。回首水云何处、觅孤城。
浪淘沙
张炎
万里一飞篷。吟老丹枫。潮生潮落海门东。
这些作品有很多地名都直接来自于镇江,且提到海门位置也即在其东南,东南淹没在水中。
5、这片地域海门的历史在诗人笔下到什么时间仍在使用呢?一直到元朝,明朝后开沙渐长。(元曲、元词未作详细选摘)仅举一元诗例子以俟引玉:
《过江后书寄成居竹》
元 萨都剌
扬州酒力四十里,睡到瓜洲始渡江。
忽被江风吹酒醒,海门飞雁不成行。
元泰定四年(1327年),萨都剌进士及第,被任命为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上任途中经过瓜洲,拜会了当地一位名叫成居竹的隐士,诗酒流连。在江面风吹酒醒,看到海门飞雁纷乱的情景。
从诗歌角度来考察,似乎海门与海门潮,海门(飞)雁(阵,声)已经成为一个固定的用法,用来表达某种愁绪。
本文即将煞尾,用一打油诗作结,以唤起人们对长江水文及生物的保护意识。从2003年湖北最后一头白暨豚(长江里的美人鱼)离世,三峡大坝截断巫山云雨,江豚及特有长江物种(如鲥鱼等)更岌岌可危(再以难寻童年时鱼龙踊跃之景)……
敢问千年之前高桥
高桥江洲哪里寻?
伊人琅苑问江豚。
三山齐立向东圌,
唐宋元时称海门。
因这片水域官方并未能明确给以正式命名,诗人词人也就因袭而成地方称谓,而官方史书也只有片言纸语,望研究者给予丰富和指正,共同探讨高桥的过去。
说明及附录
一、说明:本文作者拥有的部分资料来自网络,观点及论述系自己归纳,而参酌引文已经说明,不想引入学术之争,仅想告知于公众,如想讨论联系公众微信号。
二、附录:关于笔者对于高桥相关资料一些想法和困惑,望方家不吝赐教:
其一:高桥知其名,不知其时。如大沙,开沙,白沙,沙洲。究竟啥时有地名记载,见于何书资料有否旁证,遵循无三不证的原理,同一时代能够参考的旁证资料太少,众多疑惑。
其二:高桥隶属哪里管制?有典籍可考除《开沙志》为明朝,其他均为清代著作。且方志即使有记载处于边缘地方亦模棱两可。
其三:高桥地区人口庞杂,音韵方言也多莫衷一是。加上一代代七八十以上老人即将故去,活的音韵无法保存。即便如此与哪些地区人群想较,则又是问题,近现代仍有迁移的人口返乡,而古代人的籍贯怎样确认?语言不同于扬州及对面大港和镇江方言采样则又是问题,如何解决。
其四:若从民俗习惯来说,所知有别于其他也甚少,且县志多不记载。
其五:从其编订家谱角度来看,也多是清朝编订,互为印证,考证前代100年以上颇为困难。
其六:如从史书角度查找如此江中一沉浮小岛没有大事几不记载,所见最多就是豪强为争地盘械斗。
其七:顺江洲(高桥)地理位置特殊加上交通往来人员归属复杂,如有考古及生物DNA等鉴实资料作为迁移佐证则更有说服力。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