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应该最主要是老师和孩子间的事情,家长不应该成为孩子作业的监工,这样也可以避免亲子关系的很多矛盾。但对于现在绝大部分学校的数学课堂来说,家长不介入,而指望老师,情况只能越来越糟。因为在这种集体授课的模式下,老师的精力不足,孩子的数量又多,所以老师和孩子能凑一起的时间是很少的。
这种非正常的情形,家长必需介入,除非你放弃了孩子的数学。但家长的介入也会有很多潜在的问题,下面这面这些事必须要注意:
一、足够的耐心
已经有不少孩子说过爸爸在家给他们讲数学讲到大发雷庭的故事。曾经听到一个孩子说他在学校不敢找老师问问题,在家找爸爸问时,爸爸讲着讲着也经常大发脾气,慢慢地数学方面有问题就再也不找谁问了。这可能就是很多数学学不好的孩子面对的真实情况。
足够的耐心正是家长在家辅导孩子时最重要一个品质。美国一所大学的一位明星数学老师面对记者的问题“如果学生总是不能理解你的解答,你会不会生气呢”时,他回答:“有时候我想帮助学生,但是我们之间就是‘断线了’,他总是理解不了你的说法,然后我就会换一种解释的方法。这是很有挑战性的,有时候也会让人觉得沮丧。但是我会努力让自己不要丧气,有时候学生不能理解并不是谁的错,所以你只要继续努力就好啦!”
作为家长,如果需要在家辅导孩子的数学,得先做好这种心理准备。这是很能够有效进行下去的基础。有了耐心,就是如何引导和讲解的问题了。
二、引导的方法
有些家长会觉得给孩子讲清楚,或让孩子理解透彻太麻烦,所以经常直接把方法和答案告诉他。这种辅导方法是非常有害的。长期这样,是在给孩子传导这两方面的信息:
1. 你的能力不行,无法理解这些东西,我已经放弃你的数学了;
2. 学数学可以不用理解,只要去记忆和模仿就行了。
第一个是在破坏孩子学数学的信心,第二个则是在帮助孩子养成非常不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这都将会是非常致命的。但好在,追求真理似乎是每个孩子天生的本能,所以什么时候开始调整都不晚。
引导应该是引导孩子去思考,而不是告诉其答案或者方法。引导的总体原则应该是通过提问引导孩子理解和定位问题,并将当前问题和所学知识产生联系,在这个过程中你很可能还会发现孩子在一些知识上面的漏洞。
不过有的时候,虽然我们发现了问题,却也不用急着去解决,记下等着合适的机会再启动就好。得看孩子的状态,孩子状态不好的时候,就暂时维持现状好了,强行的辅导只会伤害亲子关系,不会有太好的效果。
三、讲解的原则
虽然辅导的总体原则应该是多提问,但有时候不得不进行一些讲解。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就应该给孩子进行讲解了:
1. 问题的场景是孩子没有接触过的,不能理解那个场景具体是什么意思,以及这些场景下一些约定成俗的潜规则;
2. 对数学概念理解不清晰;
3. 数学方法和工具没有掌握好。
讲解的时候应尽可能不要抽象地讲,应结合孩子能理解的实际例子进行讲解。抽象的部分应该留给孩子一些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归纳、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内在逻辑架构。要是一味只抽象地讲解,而不是按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进行讲解,那孩子就会忽略你的讲解过程,而只记结果。这样,记得不牢固不说,更重要的是长时间进行容易养成不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为什么不能抽象地讲呢?因为小学阶段大部分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处于发展的过程中,并不太发达。对他们绝大多数人而言,思维过程必需借助于具象的实物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