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国医大师李士懋:以脉辨虚实治病的神奇!

2022-07-20 07:15:09


导读:中医脉诊虽然一直被人们蒙上神秘的面纱,但它却是中医学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现如今很多人比较信奉的诊法之一。在临证中,当人们遇上脉证不合的时候,总是会迟疑、会犹豫,如何从舍总是难以抉择,然国医大师李士懋坚持以脉辨虚实,用之果效,值得后辈学习!


脾气虚,阴火旺

李某,女,42岁。


2013年5月31日初诊:手足心热,四肢凉,夜重,易疲乏,头晕纳呆,偶有恶心。乙肝小三阳20余年,病毒复制,3月至今复查肝功能,ATL30~64(0~40),病人未带化验单。低血压,发作时头晕,目不清亮。脉弦数,按之阳减尺弦,左力逊于右。舌嫩红少苔。


证属:脾虚湿浊下注,少阳枢机不利,相火内窜。


法宜:健脾升提,和少阳枢机,滋阴清相火。


方药:小柴胡汤合补中益气汤、大补阴丸加减。


生黄芪12g,白术10g,升麻7g,党参12g,炙甘草8g,柴胡9g,黄芩7g,生姜3片,大枣5枚,肉苁蓉12g,熟地15g,制龟板20g(先煎),巴戟天12g,炮附子9g(先煎)。14剂,水煎服。


6月17日二诊:症状同上,变化不明显,手足心热,以晚上为重,握凉物方可入睡。脉沉弦细减,舌嫩。


证属:气阴两虚。


法宜:益气养阴。


上方去附子,加肉桂4g。14剂,水煎服。


7月8日三诊:手足心热减轻二成,夜睡时手需握凉物。劳累后手足心热加重。疲乏、头晕、纳呆均好转。脉弦略数,按之阳弱尺弦。舌淡暗。


证属:气虚,火不生土。


法宜:补中,补火生土。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桂附。


生黄芪12g,白术10g,柴胡7g,炮附子6g(先煎),党参12g,炙甘草6g,升麻5g,茯苓15g,当归10g,肉桂4g。7剂,水煎服。


7月15日四诊:手足心热已减大半,身疲乏,咽堵有痰,有口气。脉弦稍数兼拘,按之减。舌暗,少苔。上方加干姜6g。7剂,水煎服。


8月23日五诊:症状较上次减轻。脉弦细拘紧力减。舌暗少苔。上方7剂,继服。


9月7日六诊:手足心热已除,劳累后加重,疲乏减轻,咽堵有痰。脉濡滑减,尺弦。舌可。上方加桂枝9g、生半夏12g。7剂,水煎服。

按:

补中益气汤乃东垣之名方,李老在临床中亦常用之。东垣谓此方可治阴火,惜其解释未明,致后人对阴火不甚理解,李老在长期临证过程中,发现阴火之产生乃是脾虚所致,脾虚不能制水,水中相火亦失其制约,冲逆于上,为病种种,此即所谓阴火。


此患者脉虽弦数,却按之阳减,减主虚,可知此热乃虚热,非实热。观其症状疲乏、头晕、纳呆,偶有恶心,可知为脾气虚,气不升清之证,手足心热等是肾中相火妄动所致,同时李老认为只要脉弦按之无力,无论兼何脉,且有柴胡八症中任何一症就可以使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枢机。合大补阴丸乃是李老多年运用补中益气汤之经验,脾土虚衰,肾中相火无制,冲逆于上,法须用健脾升清,但恐升提之品更引相火上逆,故取大补阴丸中之熟地、龟板,潜藏相火,以免亢逆之害。或问为何不使用原方,而仅取此二味?因此患者四肢凉,夜晚加重,尺脉弦,此由肾中阳气不足,火不生土所致,大补阴丸中知母、黄柏于证不符,故去之,加巴戟天、炮附子,温肾助阳。


二诊之时,症状减轻不显,又问之手足心热,晚上加重,脉沉弦细减,细而减主阴血虚,故去大辛大热之附子,以防其伤阴,而加肉桂引火归原。一加一减又成益气养阴之方也。

三诊诸症均有好转,然劳累后手足心热加重,虽有弦数之象按之却阳弱尺弦,乃是脾气亏虚,肾阳馁弱,火不生土之象也,故以补中益气汤加桂附,7剂后,脉变弦数减拘按之减,阳虚之象明,加干姜亦助温阳之力,再服7剂后,诸症减轻,效不更方,据症略作加减而已。


此案虽表现出一派热象,常法不过是滋阴清热,然李老坚持以脉辨虚实,脉虽数却按之无力,诊得此证乃气虚发热也,用之果效,可见李老以脉辨虚实的可行性与准确性,值得后辈学习。

本文选自《李士懋教授论阴阳脉诊》(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杨阳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

经典为基,临床为本

医路漫漫,初心不忘

坚持虽难,诸君为伴

- END -

回复“学习”两个字即可加入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