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了,到底是看西医还是看中医,相信很少有人弄得特别明白。现代西医有着强大的科学后盾;中医则经过了千年的前人经验总结。其实,中西医可谓各有所长,《生命时报》采访权威专家,告诉你哪些病更适合看中医。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江海涛
6种疾病更适合看中医
中医和西医可谓各有所长,如果盲目地只认准一种疗法,就有可能耽误病情。但在一些常见疾病中,有几种更适合看中医。
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一般属于免疫功能紊乱。由于免疫系统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用西药很难找到针对性,往往只能抑制免疫功能,停药后容易反复。
而中医是跳出局部从整体来调节,认为过敏是由于正气相对不足,邪气入侵造成的,治疗无非是辅助正气,排出邪气,简单治疗即收到良好的效果。
妇科疾病常属于激素分泌紊乱,如果单纯调节某种激素,不但不好掌控剂量,还容易引发体内一系列激素变化。
中医从整体调节妇科也是一门强项。中医认为,妇科疾病大多是体内有瘀滞或血虚,采取疏肝补肾、养血活血等方法治疗,效果很好。
如慢性胃炎、腹胀便溏等,一般病程较长,机理比较复杂。西药多为单成分,不如中药个体化治疗(一人一方)更容易贴近病情。
中医认为脾主升,胃主降,用中药帮助调节脾胃升降,必要时配合疏肝,能很好地调节消化系统疾病。
现在流行一种说法:“感冒了不用治,治和不治都是七天痊愈”。之所以很多医生这么说,是因为西医对治疗感冒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手段。如果是细菌造成的,可以用抗生素;如果是病毒性感染,基本上就靠等待了。但如果用中药辨证治疗,可能一两天就会痊愈。
另外,咳嗽、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疾病也适合中医治疗,可以避免使用抗生素。
如慢性肾炎、风湿病、中风后遗症、肿瘤等,西医可能会采取激素治疗,有一定的副作用。中医通过辨证选方,喝汤药或扎针灸,效果不错,对肝肾功能的损害也小,肿瘤患者配合内服中药还可以缓解化疗的毒副作用。
有些人平时容易出现疲劳乏力、精力不足、头晕目眩、口臭、便秘、心情烦躁等症状,虽然精神上很不舒服,但是经西医化验、拍片检查却发现不了明显的器质性异常,这些也是中医擅长的领域,可以针对这些症状选药,做到提早治疗,防止病情加重。
看急症也是中医的“拿手戏”
提到急症,很多人会先想到看西医,潜意识觉得中医就是个“慢郎中”,事实上中医在看急症上也有自己的看家本领。
由病毒、细菌感染所致的急性发热,中医称为“外感高热”。可根据症状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张仲景《伤寒论》中的麻黄汤,出汗后可退热。
姚卫海建议,家里可以备些中成药,如莲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颗粒、疏风解毒胶囊、双黄连口服液等,对肺炎、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等引起的发热具有较好的疗效。
如果体温持续增高(超过38摄氏度,或体温低于38摄氏度但持续6天以上),则不宜继续自行用药,应及时就医。
在户外出现骨折,也可通过中医的手段进行应急处理。如果伤口有出血,要先清除可见的污物,再用干净的棉花或毛巾等加压包扎。
随后可就地取材,将木板、竹片等粗略加工成长宽适宜的夹板,用绷带或布条固定骨折部位,能有效防止就医前骨折部位出现进一步损伤。夹板与皮肤之间最好垫些棉花等柔软透气的织物。
还可内服七厘散、云南白药等中成药,用以止血和减轻疼痛,同时要尽快送往医院,交由医生处理。
人体对外部感染做出伤害自身组织与器官的反应时,便会引发脓毒症。
中医认为“腑气不通”是脓毒症的症状之一,故以“通腑攻下法”来治疗,常用方剂为承气汤,主要成分有大黄、枳实等,能够改善腹腔内脏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除,排出细菌和毒素。
此外,“通腑”对动力性肠梗阻也有一定的疗效,患者可在医生排除狭窄、套叠等肠道病变后,选用通腑益气类汤药来促进肠动力的恢复。
中医在治疗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方面也有一定特色。痢疾是由“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不洁”所引起,意思是由于饮食不卫生,吃进了引起痢疾的病原。
中成药可选择葛根芩连颗粒、古方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等,都是治疗痢疾非常有效的方剂。
对于高血压引起的眩晕,可针灸攒竹穴(眉头内侧边缘凹陷处)、,或遵医嘱服用眩晕宁片。
看中医前别做6件事
“望诊”对诊断非常重要,一定要让中医师看到你的“本来面目”。
牛奶、花生等含脂肪多的食品容易使你的舌苔变得白腻;杨梅、乌梅等,容易使舌苔变黑;咖啡、橘子以及维生素B2等,可能使舌苔变黄;就诊前刚喝热饮,可使舌质变红。
不要使用气味浓烈的香水或护肤品;不要吃气味浓烈的食物,如葱、蒜等,以免影响闻诊的准确性。
脉诊是中医诊病的重要手段,就诊前应尽量保持心情平静,避免情绪急躁和剧烈运动等因素,对诊断造成影响。
很多疾病的治疗需要一定时间,而频繁更换医生只会造成治疗的重复。一般的慢性疾病,如果治疗1—2个月后仍无明显效果,可以考虑另选大夫,但一定要将以往的病历或处方保存好,以便让医生了解您的治疗情况。
有些人认为,这次病好了,可以把方子留着,以备将来症状再次出现时使用,或者看到别人跟自己的病情类似,便将别人的处方拿来自己用。这是不正确的。
中医在诊病治病过程中,非常重视个体的体质差异,患病的原因、时间、地点、表现不同,方药都会不同。除非医生允许,请不要沿用以前的处方,或他人处方。
关于中医的六大疑问
事实上“中医越老越值钱”并不单只年龄,更多指的是经验。中医是一门重视经验传承的医学,看得病人越多,对于疾病的掌控、用药都会更娴熟。年龄大些的中医行医时间长,诊病用药当然也会“更厉害”。
花白的头发并不代表水平一定高,相反,一些老中医保养得非常好,发色乌黑,说起话来中气十足,显得很年轻。
会把脉的医生并不一定就能把你的病治好。洪金烈发现,民间善于通过脉诊说出症状及疾病的中医并不少,但能以此治愈疾病的却相对有限。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脉象只是其中一个参考项目,无法窥探出疾病全貌。就算清楚病人的问题出在哪,但要怎么处理、如何用药治疗又是另一门学问。
同一种病不建议既吃中药又吃西药。杨荣季表示,中、西药物交互作用很复杂,除非开药的医师对中、西药都懂,否则服用不同医师开的中药或西药,有较大风险。
建议正在服西药的人,吃中药前要审慎评估,并且先跟医生讨论。医生确定用药后,也应持续追踪病人服药后的状况。
这要视情况而定,通常只要诊断正确,科学用药,就能达到一定效果。一般来说,浓缩萃取的中药粉运用得宜,效果并不会输给传统的水煎药。杨荣季说,但有些情况下用水煎药比较好:
很多人都搞不清楚中药、草药的差别。中药是中医典籍有记载、经过炮制和处理过的,已经除去了植物中某些有毒成分;而一般草药没有经过炮制,品种与别名复杂,往往须经专家鉴定,随便拿来使用的确可能伤肝。
即使是中药,也不可以长期服用,通常中医师会依照体质辨证调整、更改药方。
吃中药不是为了要让你更放肆地生活。很多患者吃完中药后体力、精神变好,容易恢复不良生活习惯。中医很注重日常生活调养,吃药只是解决潜藏在体内的病灶问题,若不留意则会更加严重。▲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点击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