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张志勇:未来社会已至,走向未来学校将迎来十大变革

2023-05-25 17:04:50

 

未来学校变革之路。


张志勇 / 山东省教育厅巡视员


在人工智能革命下,未来社会已经来到我们身边,未来学校已经破壳而出。未来学校不是对今天学校的推倒重来,而是从今天的学校出发、通过逐步变革实现的。


从今天的学校出发,走向未来学校的变革路径是什么?


人本化

新素质教育时代


的要求把教育摆在优先位置,建设教育强国,发展素质教育。,必然是具有新的时代内涵、符合新的时代要求的素质教育,中国教育将进入新素质教育时代。


的报告提出,。那么,,无疑是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生活的向往与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新时代教育发展主要矛盾的转变,意味着我国教育的功能定位将从工具本位转向以人为本。。新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把人的发展真正置于学校教育的最高原则。从本质上说,就是要真正实现教育的“去应试化”,完成教育价值观的重建,推动整个教育从“应试本位”走向“人的发展本位”。


科学把握新素质教育的时代内涵,有三个重要视角:


第一,世界各国都在思考面对21世纪的新挑战国民应具备什么样的核心素养?


第二,?


第三,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要求?总之,必须从这三个角度研究新素质教育时代未来学校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人的文化素养、健康素养、艺术素养、绿色生活素养亟待加强,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必将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强音。


减轻学生的过重的课业负担我们讲了几十年。中国教育改革的目标是不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我们要改变的是孩子时间使用的性质和结构,通过调整结构来优化孩子的教育生活,让孩子们的生命状态更活跃、学习更有兴趣、发展更加健康。


清华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认为:“未来的人工智能会让我们的教育制度下培养学生的优势荡然无存。”李开复先生强调:“在人工智能时代,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去找自己最爱、最擅长的事,而不是变成一个背书的工具,因为你背书再背也背不过机器”。这启示我们,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必须重新思考人类教育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清华大学著名学者鲁白先生指出,人脑有五个方面的功能:感觉、运动、记忆、情感与情绪、认知。从认知来讲,有两部分——一般认知和高级认知,一般认知是记忆、逻辑思维、分析、概念学习,连动物都有一般认知,机器可以做这一类事情。但是高级认知智能,比如自我意识,包括语言,包括想象力、创造力,以及思考人类社会为什么而活着等问题,这些是机器做不了的。显然,正是机器做不了的那些人类价值构成了学校教育存在的价值基础。


开放性

学校不再是封闭的孤岛


传统学校是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中分离出来一种专门的教育机构。它有专门的教师,有专门的课程,有专门实施教育的场所——教室,孩子们在这些专门的教室里上课;它有专门的教学制度,按年级组织实施的班级授课制。而这些由成人们有组织、有目的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在一个用围墙围起来的被称学校的地方进行的。这个“围墙”既是一个实体的存在,更是一种把学校与社会隔离开来的一种隐喻:学校是教孩子们学习的地方,是“象牙之塔”。


在人工智能时代、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传统学校的这种形象是不是正在被颠覆?请看2017年8月8日光明日报的一篇报道:


2016年3月底,物理教师王羽有一节课,在网上被2617名学生购买,每节课单价9元,扣除20%的平台分成后,王老师这节课的薪酬高达18842元。这说明,传统学校由固定教师传承知识的状况正在被颠覆。在传统学校体系之外,专业的课程公司将会供给越来越多的优秀课程资源,这将对传统学校造成重大影响。


青岛二中在建构由人文素养、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参与体验组成的个性化学校课程体系时,实施资源聚合再造,采取了“众筹”和“外包”的方式。


青岛39中建构的海洋特色课程,如每周一节海洋讲座或海洋选修课程,每月一次海洋实践考查活动,每学期一项海洋课题研究,每年一次海上科考活动和国外海洋游学及其它海洋教育活动,等等,其课程的供给者早已打破了传统学校教师对课程的“垄断”。


透过这些学校的课程创新实践,我们发现传统学校的“围墙”正在被打破,未来学校的许多特质正在从传统学校的改造与创新中脱颖而出。


第一,从功能上讲,未来学校将呈现出教育的“去中心化”趋势,也就是学校作为传授知识的中心这个概念将会被颠覆;


第二,从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看,教育的实施正呈现出“去边界化”的特征,即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篱笆正在被拆除。


第三,社区化,从教育实施的空间看,已超出了传统的校园时空,或者说,社区已成为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同时,学校也越来越具有社区化的特点。


第四,从教育资源的供给看,未来学校正呈现出开放化、共享化的特征。课程的供给不再是传统的学校教育的特权。


定制化

课程供给:从统一批发走向个人定制


传统学校发端于西方工业革命,其目的是适应机器大生产的需要,培养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熟练工人。这种学校教育具有统一的课程设置、统一的课程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备课、统一的教案、统一的作业、统一的考试,呈现出鲜明的同质化特征。


美国堪萨斯大学教育学院杰出教授赵勇呼吁颠覆传统学校教育的学和教的关系。根据大量研究发现,包括智商、情商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在内,没有任何因素与孩子未来的成功有直接的相关性。


赵勇的研究动摇了传统学校用统一的课程来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的逻辑基础。正如查尔斯﹒汉迪在《疯狂的时代》一书中所指出的:对教育而言,真正需要的不是国家制定的课程表,而是给每一个孩子一份私人进程表。未来学校的课程供给方式将产生重大变革,即课程供给将从传统学校的“统一批发”走向未来学校的“个人定制”,由此整个课程供给将从过去的学生围绕学校转,到未来学校课程供给围绕学生的需求转。


正如当年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转动,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而组织起来”。


如果说,未来学校的课程供给方式从统一批发到个人定制,这是我们对未来学校的一种憧憬,那么,定制化课程实现的具体路径在哪里?这就是基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学生学习诊断和分析。由此,在人工智能时代,未来学校教育将逐步走向适应每个学生的“精准教育”。


综合化

课程组织:从分科走向综合


课程内容编制的基本原理有两个:一个是以学科为单位编制,另一个以特定主题(课题)为中心综合地组织多学科内容来编制。以“学科”为单位的学习和以“主题(课题)”为中心的学习的差异,就是以文化领域为基础的学习与以现实问题为对象的学习间的差异,这两者建构课程的逻辑是不同的。


从传统学校课程内容的组织逻辑来看,适应基于升学考试的系统知识传授的需要,采用的主要是以学科为单位的编制方式。这种课程编制方式突出强调了学科逻辑,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传承。


进入21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课程教学改革越来越多地强调以主题(课题)为单位来组织课程和教学。这突出表现在以美国为代表的项目学习和以芬兰为代表的现象教学。这一改革体现了未来学校课程改革的方向,这就是“去学科化”。


当然,“去学科化”并不意味着对学科课程的否定,而是说,未来学校在课程组织实施逻辑方面,将越来越多地采用主题(课题)逻辑,在整个课程组织中会逐步提高主题(课题)式课程的比例。具体而言,未来学校课程的“去学科化”改革,将呈现出以下三个趋势:


一是主题化,即以学科知识主题为单元组织实施课程教学活动;


二是跨学科化,即课程内容打破学科界线,强调跨学科教学。最典型的就是美国的综合学习,STEM到STEAM学习,越来越强调跨学科学习;


三是生活化,即打破知识教学与生活相脱节的局面,回到具体的生活情景中组织课程教学活动。


在潍坊现代钢城小学,教师是这样组织《服装中的数学》这个专题教学的:每个孩子从家里把自己不穿的旧衣服带到学校,按照衣服的结构剪开,然后对袖口、摆长、身长、底长等进行测量,研究数学关系;探究衣服制作的流程——设计、打底、剪裁、缝制,感受体验衣服制作的过程;最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们再将废弃的衣料设计制作布贴画。这是一堂数学课,也是生活教育课、创造课、艺术课、德育课,这种教育才是真正的培养人。这节生活中的数学课,代表了未来学校课程改革的方向。


实践化

课程实施:书本学习+实践学习


清华大学心理系主任彭凯平教授认为:伟大的知识永远是和身心体验联系在一起的。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心理学教授劳伦斯·巴斯劳(LawrenceW.Barsalou)提出了震惊心理学界的具身认知(EmbodiedCognition)概念。现代心理学发现,知识的储存方式不是,或者更加严谨地说,不完全是以抽象概念的形式存在于我们的大脑皮层中的。知识它存储于人类的身心体验中。因此,学生的学习不能仅仅依靠讲解和背诵,需要在实践中感知和内化知识。这为未来学校强化实践教育提供了认知科学的理论基础。


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未来学校课程的实施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即书本学习与实践学习的统一。传统教育是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其优势是依托于教材和教辅进行知识的系统传承,但是缺了另一条腿——实践教育。学校教育不能只有书本知识教学,必须坚定不移地“去学科中心主义”,让教育回归生活。


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前不久提出了关于教育创新的新理念,那就是“万物互联”:学生需要理解世界万事万物的相互关联。在教育过程中经常发现,很多孩子难以记住孤立的某个重要人物或概念定义,却能在生活场景的理解和应用中轻而易举地记住;很多孩子无法熟记长篇累牍的经典名篇,却能在立体化的图文联想、连接中轻车熟路地将其“拿下”。


虚拟世界越发达,现实世界越可贵。一所学校应该与外部世界保持积极的连接才会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个外部世界是人类文明和创新的整个世界,是学校保持生机的源泉。创新企业、社区、工作、政府部门、大学、自然世界、博物馆……这些力量会不断滋养孩子的成长,促进学生自我系统与社会系统的连接,激荡共生,良性互动。


产品化

课程产出:内隐思维产品+外显实物产品


在传统的教学逻辑中,今天所有的学习都是为明天做准备,也就是所谓的预备型教学。预备型的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悖论,每个人的未来都是不确定的,我们怎么可能把每件事都准备好?所以,我们需要将概念做个转换,由预备型教学转变为及时性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应该是以作品为导向的学习,也即每一次的学习都是以问题驱动,学生的任何一次学习都是为了发现和解决一个有意义的、值得解决的问题。


今天,中国的教育让孩子们深陷题海之中,课程实施的产出似乎就是没完没了的解题。为思维而教、为创造而教,将成为未来学校存在的价值基础。从这种学校教育价值定位出发,未来学校的课程实施追求的“产品”,既关注内隐思维的成果产出,更关注基于创造性思维的操作性成果的产出,即实物制作产品的创作。


琳达·达林·哈艾蒙德在《高效学习:我们所知道的理解性学习》中指出,当学生被要求设计并制作出需要理解并应用知识的作品时,他们会更深入地学习。由此,未来学校的课程产出必须“去训练化”,要把孩子们尽快从题海中解放出来。


未来学校的课程实施将根据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设置主题,通过跨学科的课程整合,在不同学科领域之间建立联系,促进知识的活化,加强知识学习向实践创新的迁移。


未来学校的课程产出要追求学生的内隐思维产品和外显实物产品,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设计思维,将教学设计的成果产出指向内隐的思维成果和外显的产品制作,采取由结果导向的“逆向教学设计”策略。首先,确定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成果);其次,确定如何证明学生达成了学习目标(评估);然后,安排各种学习活动和学习指导方法(设计)。


学校的课程实施有什么样的知识加工方式,就会产出什么样的课程实施产品。立足于“为思维而教、为创造而教”的未来学校,就课程实施来讲,必须进行改变:


一是基于教材的开放式知识加工。把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脚手架,以此为基础组织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学习,在开放性的学习中展开思维教学;


二是跨学科知识加工。组织学生通过跨学科学习,从多个学科视角进行思维碰撞;


三是基于学生自身生活经历的知识加工。以学生的亲身实践过程作为知识加工的依托,在实践中感知、体验、发现、内化知识。


四是对知识的应用性加工。创设问题情境,在问题解决中学习。


五是对知识的设计——生产性。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制作产品。


六是对知识的创新性加工。在知识的加工中,提出新问题、新思想、新观点。


自组织

学校组织:从班级授课制走向学习共同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最新研究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重新定义了知识、学习与教育的内涵,认为:“可以将知识广泛地理解为通过学习获得的信息、认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学习可以理解为获得这种知识的过程”、“教育可以理解为有计划、有意识、有目的和有组织的学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知识、学习与教育的上述定义,从两个方面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学校教育的定义:


一是学校教育的组织重心,从传统的教师的教学中心转向了学生的学习中心,教师的教必须围绕学生的学、服务于学生的学。从本质上说,学校教育过程就是组织和帮助孩子们学习的过程。


二是学校教育的价值重心,从传统的知识中心转向了全面发展中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获得知识,更要有获得技能、价值观和态度,等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知识、学习和教育的重新定义,颠覆的不仅是人们对传统的学校教育的认识,而且必然带动对传统学校组织形态的变革。


未来学校组织形态的变革,第一,“去教师中心化”。


在明远论坛上,顾明远先生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强调“学生愿意学,就学得好;不愿意学,就很难学好。不把学生放在主要地位,很难提高教育质量。”日本学者佐藤学先生认为:“课业研究”的中心不是研究教师怎么教课,而是通过看课堂上孩子的表现、学习方式,来改进教师的工作方法。“不是研究教的技巧,而是研究孩子怎么学的。只有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文化、学校文化、教研文化才能真正发生改变。”


第二,学校组织细胞:从教学型组织向学习型组织转变。


未来学校必然要求对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改造,使之成为服务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学习型组织。


第三,把学校建设为师生共有的学习社区。


赵勇认为,学校应该成为师生共有的学习社区。要让学生意识到,来到学校学习不只是为自己负责,还要为别人负责,为周围的社区负责。


第四,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改造为学生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的特征是:


(1)它是合作文化中的学习型组织;

(2)共同体成员有改进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共同愿景;

(3)成员之间为实现共同目的而相互支持和合作;

(4)成员之间有共同遵守的协约或者规则;

(5)各成员必须以开放的姿态和反思的心理对待自我和同伴的工作;

(6)各成员必须为存进有效的合作不断的调整自我;

(7)成员之间相互欣赏和支持,并能敞开心扉相互真诚地交流,不会因为纠正对方的错误而在双方之间产生误解,每一个成员必须具有开放和合作的心智模式。


未来学校每个班级都应成为新的教学共同体,要引导孩子建设大量的社团、自组织的学习共同体,要引导教师进行自组织的专业发展,形成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这是我们对未来学校组织形态的新期盼。


智能化

学校教育手段:进入“人+机器”时代


人类社会正在快速迈进人工智能时代。未来教师这个职业会不会让机器人取代?BBC基于剑桥大学研究者MichaelOsborne和CarlFrey的数据体系,分析了365种职业在未来的“被淘汰概率”。


研究表明:如果你的工作包含以下三类技能要求,那么,你被机器人取代的可能性非常小:


(1)社交能力、协商能力、以及人情练达的艺术;

(2)同情心,以及对他人真心实意的扶助和关切;

(3)创意和审美。


如果你的工作符合以下特征,那么,你被机器人取代的可能性非常大:


(1)无需天赋,经由训练即可掌握的技能;

(2)大量的重复性劳动,每天上班无需过脑,但手熟尔;

(3)工作空间狭小,坐在格子间里,不闻天下事。结果发现,首先被淘汰的是电话推销员、打字员、会计、保险业业务员、银行职员,包括前台客服,等等。


而教师这个职业被机器人取代的可能性最低,仅为0.4%。这说明,人类独有的、被视为最后堡垒的能力,恰恰是机器所无法传道授业的。这也启示我们:教师职业的本质不是传承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健康的情感、社会性成熟。


事实上,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教育技术的革命,都是对人类教育生产力的解放。互联网教学的真正意义是促进人类教育教学活动的智能化。未来学校教育进入“人+机器”时代,意味着互联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应用,我们深切地呼唤着这种人机融合的新教育时代的到来!未来学校要大力推进“去人工化”,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凡是机器能干的,都要交给机器去做,这是未来学校智能化的必然要求。


迎接“人+机器”的人工智能教育时代的到来,必须用新技术重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流程,即教、学、考、评、管以及家校合作的各个环节。应用新技术变革学校教育教学过程,推进未来学校建设,必须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问题导向化,就是从现实需要技术支持的教育教学环节入手,让广大教师一用就能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二是技术成熟化,就是从成熟的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入手,让广大教师一用就省时省力;


三是应用人性化,就是从寻找人机友好互动的技术入手,让广大教师一用就喜欢。


协同化

学校教育边界的消解与重构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学习终端的出现正在打破以固定的教材、教师和教室为支撑的传统学校对人类社会知识传播的垄断,学习成为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事儿。由此,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的边界正在被消解,学校教育向家庭教育的回归成为未来教育的必然趋势。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呼唤家庭教育、重视家庭教育、重新发现家庭教育,成为未来学校教育的一个重大命题。学校教育从来不是教育自身的事情。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准,不仅取决于教育系统自身的水平,还取决于这个国家教育体系赖以存在的整个社会教育的水准。


家庭教育是人类教育的根,它不但影响着孩子自身在家庭环境中的健康成长,更影响着孩子在学校教育的学习、成长与进步。


家校合作必须明确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边界:


一是学校教育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方面肩负着主体责任;


二是学校教育领域的专业活动,即教师应该承担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应向家长转移;


三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功能定位上的分野必须坚守,学校教育应该尊重家庭教育的优势领域,尊重其应承担的独特责任,不能混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功能。


合作化

学校治理:从传统管理走向现代治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为推进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


从本质上讲,所谓制度就是调节各种行为主体和各种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准则。就现代学校制度来讲,其行为主体和利益主体包括政府、学校和社会(包括家庭),它们是影响学校运作的三个行为主体。因此,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要正确处理五个关系:


一是政府和学校的关系;

二是学校和教师的关系;

三是学校和学生的关系;

四是学校和家长的关系;

五是学校和社区的关系。


传统学校管理的突出特征是“行政化”、“科层化”、“单一化”,“去行政化”、“去科层化”、“去单一化”,将成为未来学校教育治理形态变革的必由之路。


一是重构现代教育治理机制,从传统的科层制管理走向扁平化管理。就是要减少学校管理的行政层级,让师生利益诉求反映的渠道更直接、更便捷。


二是重构现代教育治理主体,从传统的单一行政人员管理走向多元合作治理。就是让更多的学校教育利益的相关方参与到学校教育的治理中来,建立由校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社区代表参与的多元合作治理框架。


三是重构现代教育治理工具,从传统的单一的行政治理走向多元专业治理。要提高我国教育行政治理效能,必须更多地运用现代教育治理手段,如依法治理、大数据信息化治理、公开化治理、第三方专业化治理,等等。


内容来源 |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