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如何升级你的思维操作系统?

2022-07-29 12:11:07

密金融官网:www.zmjinrong.com 公众号:tanko_zhou


版权:来源 L先生说 ID:lxianshengmiao  作者 Lachel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这样的人?


一般人遇到问题,要么不知所措,要么试着用自己熟悉的方法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再向别人求助。


而他们是这样的:


「这个问题可以从这几方面考虑,具体又可以分成这几个要点……」

「这个问题的本质应该是……我们可以从核心入手……」

「这个问题,你考虑的时候遗漏了这几个点……」


简而言之,一般人的思路,是「大概是这样?我先上手试试」,而他们遇到问题,要么能非常全面地进行思考,要么能一眼看到事物的本质,直击核心。


有时候,经过他们的点拨,你会恍然大悟,会觉得:这么明显的东西,我之前怎么就没发现呢?


为什么他们能做到,但你却做不到呢?


我有位朋友,是专门帮企业做数据咨询的。前不久,她接到一个单子,一家做教育的企业,想请她做数据驱动。


她问:你们有财务系统吗?答:没有。Excel记录收支?没有。那你们怎么计算收入的?手动收钱,用纸笔记。


这是一家年营业额一千多万的公司,虽然不大,但也不算小了。


这种现象少见吗?绝不少见。我见过不少小的创业团队,工作用微信,KPI拍脑袋,协作基本靠群里吼,会用邮件沟通都不多,更别说完善的管理体系了。


我想说的是什么呢?


许多人的思维,就像这些公司一样:每天都在接触海量信息,每天都在运转和输出,但在这些行为的底层,却缺乏一套有效的思考体系。


我们身处21世纪,手边有着大量高效、先进的工具,但大脑却没有跟上,仍然是在遵循本能去思考和行动。


这些本能是什么呢?直觉,情绪,下意识,条件反射。


举个例子: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批判过不少自媒体的做法:立场先行,观点输出,诉诸个例,煽动对立……但问题是:这些自媒体人,他们不知道这样是「不对的」吗?他们真的笨到会犯这些错误吗?


一点也不。他们当中绝大多数都很聪明。


但为什么这些文章能大行其道呢?原因很简单,看得爽,不费脑。


当你将「不费脑」当成一个优点时,你就是在任由直觉和情绪起作用,而将动脑思考的权力,拱手让给了别人。


说回前文。我们是如何思考的?


心理学家 Egon Brunswik 提出过一个「透镜模型」。他认为,我们认知这个世界,作出思考、分析和判断,依据的并不是这个世界真实的样子,而是一套认知系统:透镜,线索和心理表征。



从「效标」到「线索」是透镜

从「线索」到「判断」是心理表征


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你在地铁上,看到一个人,穿着不太合身的西装,年纪不大,正在聚精会神地按动手机,你可能会下意识地得出结论:这个人大概是跑销售的。


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大脑里发生了什么呢?


你会注意到他的神情、衣着和动作,得到「聚精会神」「不太合身的西装」和「按动手机」,这些东西整合到一起,和你印象中的销售员相吻合,于是你作出一个判断。


在这个过程中,你所注意到的这几个因素,就是「透镜」;它们所得到的结果,就是「线索」;这些线索在你记忆里映照出来的对象,就是「心理表征」。


丹尼尔·卡尼曼认为:在日常的思考和决策中,我们这个系统是直觉的、不为意识所觉察的,因而是相当脆弱的,它极其容易被各种外部、内部的因素所干扰。


举个简单的例子:


可口可乐和伯克希尔·哈撒韦这两家公司,在2018年初,哪一家的市值更高?


如果不给任何情景,直接看到这个问题,许多人会下意识地选择可口可乐。理由很简单,在大众的认知中,可口可乐是一个大集团,行业巨头。而后者许多人都闻所未闻。


但实际上,后者是巴菲特的公司,目前市值4900亿,500强排名第8。而可口可乐目前市值1800亿,500强排名仅235。


(当然我这样问,你一定知道里面有陷阱)


许多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心理学家 Shah 和 Oppenheimer 做了一个实验,他们虚构了若干个股票,让参与者们去研究和交易。结果发现,相对于发音不流畅的股票(比如Taahhut),参与者更关注发音流畅的(比如Artan)。后者获得的关注和交易均高于前者。


原因很简单:发音越流畅,在我们的认知中,就会觉得它「越熟悉」。而反之,我们会觉得它更加陌生。


这一点就称为「可得性启发式」:我们在思考、判断、决策时,即使自己不愿意承认,但很多时候,我们会把对一个东西的「熟悉程度」,拿来当作评判的标准 —— 尽管其中不具备任何逻辑。


也就是说,在直觉的作用下,我们会将一些完全无关的东西,拿过来充当「透镜」,并左右我们的表征和思考过程。


所以,卡尼曼告诫我们:当心直觉。大多数时候,你的思考过程,其实是有漏洞的,它们经不起理性的检验。


但凭借直觉思考,一定会出问题吗?我们遇到问题,一定得把它写下来,仔细审视、分析、研究,花大量时间去探讨吗?


心理学家加里·克莱因并不认同这一点。他研究了大量的专家,得出一个结论:这些专家在思考和判断时,往往并不是依赖严谨的逻辑思维,而是凭借直觉作出决策的。


这不是跟卡尼曼背道而驰了吗?


并不。在加里·克莱因提出的直觉决策理论中,他认为「直觉决策在日常生活中更有用」,但他同时也承认:普通人和专家之间的差异,就在于后者的直觉是受过训练的。


什么意思呢?简而言之,专家在思考和分析的过程中,会更多地使用「模式识别」策略。


用前面的透镜模型来解释,其实就是两点:


第一,专家能更快地识别情境,提炼出需要关注的线索;

第二,在心理表征的对应上,专家拥有更准确、更稳定的表征。


举个例子:


两位护士同时照料一位小女孩。第一位护士注意到,小女孩有一些异常的指标:比如体温偏低,昏昏欲睡,伤口长时间不愈合……但她并没有特别在意,因为这些都在正常范围内。


但第二位护士一眼就发现,这些因素(以及其他一些因素),正是某种疾病的症状。于是,她立刻通知医生,对小女孩进行紧急处理。


加里·克莱因用这个例子,来说明新手和专家思维上的区别。


一个对象可能有很多线索,新手会漫无目的、一条条孤立地去观察,理解,思考;而专家会把它们放在一个「模式」之中,告诉自己:

我该关注哪些线索?这些线索意味着什么?它们整合起来对应着什么?


也就是说,专家拥有一套稳定的「透镜」系统,会知道:针对这个问题,这个情景,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透镜」去看待和分析。


而相比之下,新手和普通人,这套透镜系统是不稳定的。


对于一个复杂的问题,你可能会被一些细枝末节所迷惑,甚至会受到很多不相关因素的影响 —— 比如前面所说的「可得性启发式」,以及锚定、常识、自动化思维,等等。


一个思维清晰的人,他会这样思考:这是一个什么问题?我该选择哪些「透镜」去看待?我该如何理解它们?


还记得之前讲过的「思维模型」吗?这其实就是一种应用。


就像面对一道数学题,普通人可能直接上手就想「我可以怎么解答?」但高手会这样思考:这道题是从什么题型变换过来的?它涉及哪些知识点?我可以用哪些公式和原理来分析它?


我们要内化的是什么?就是这种看待事物的方式。


把一个事物,按照某种有条理的结构,进行分解、审视,找出它的底层规律,再将自己的视野拔高,更全面地去理解它。


那么,如何培养这种看待事物的能力呢?


基本上,也是两个途径:


第一,是大量的知识和模型积累。

第二,是有意识的锻炼和联结。


第一点很简单,无须赘述了:大量的知识积累是原材料。缺乏原材料,一切方法都是没有意义的。


但更重要的是第二点。


我多次提到过:我们认知世界,会受到许多「认知框架」的影响。


像丹尼尔·卡尼曼所指出的各种直觉的弊端,就属于认知框架。而我们在成长中,所潜移默化接受的各种原则、常识(比如「男主外女主内」「要挣很多很多钱」等),也属于认知框架。


我们很少会觉察到它们,但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左右着我们的思考。它们是我们整个思考体系中的「公理」。


但认知框架本身,真的是无用的吗?

当然不是。


前面所说的「模式识别」,其实也是一种认知框架,它能够非常有效地帮助我们节省成本,更快速地抵达问题的核心。


同样,各种思维模型、工具,也是一种认知框架。


像我在阅读、思考时,不会想着「我要用什么模型」「我要怎么怎么做」,但大脑就会自然而然地做出反应,划定好区域,把不同的信息放进去。


透镜、心理表征,都属于认知框架。我们要做的是,通过有意识的锻炼,将对象、问题,跟更加合理的框架,建立起联结。


所以,那些思维清晰的人,跟我们有什么不同?很大程度上,就是他们意识到了认知框架的存在,能够破除旧的框架,并用新的、更全面的框架来辅助思考。


这就是「内化」的过程:用新的认知框架,去替代旧的框架。


也是我们需要不断训练、建立联结的过程。


具体而言,可以参考这几个练习:


1. 界定问题


问自己:「我所要思考的是什么?」


一切思考的前提,是清晰的界定。


只有对事物和问题进行界定,明确了「我要思考的是什么?」你后面的一切行为,才是有意义的。


就像我在写作的时候,寻找素材时,会有大量的材料,甚至在写作时,也会时不时想到许多有用的东西。但如果全部放进来的话,只会使文章变得混乱。


所以,我需要时不时地提醒自己:这篇文章是讲什么的?我需要用什么材料?它们起到什么作用?


这可以为你的思考,指定一个明确的方向。


2. 审问思考过程


问自己:「我为什么作出这样的结论?」


如何知道自己的思考,是卡尼曼式的(未经训练的直觉),还是克莱因式的(经过训练的直觉)?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自己去审问它。


问清楚自己:我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当我说「对」「赞同」「喜欢」「反对」的时候,当我下任何一个判断的时候,我经过了什么样的思维过程?


试着用语言把它表述清楚。


3. 在脑中建立 Checklist


问自己:「这个事情有哪些要点?」


这是一个极其有效的方法,它可以迫使我们不断把视角进行调整,优化和迭代我们的「透镜系统」。


具体而言,对于任何一个事物,都问一句:它有哪些重点?哪些地方需要特别留意?把答案记下来,形成一张 Checklist 表格,再不断地去修正、完善它。


当然,这个表格,最终是要删掉的,你要让它进入你的大脑里。


还记得上一篇推送吗?把生活让给外部化的系统,只会慢慢地降低你的思考能力。


试着在大脑中去建立、填写、修改、迭代它。久而久之,你就可以建立起一套稳定的「透镜系统」。


4. 概念提取和联想


问自己:「它跟哪些事物有相似之处?」


如果说第3步,是对应透镜-线索,这一步,就是对应线索-心理表征。


不断问自己:我能通过它联想到什么事物?把它们全部列出来,找出彼此间的逻辑关系,活化自己的知识网络。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开放性的心态。


什么叫开放性的心态呢?举个例子。


当你看到一个观点,恰好最近读过某本书,书里有,你会怎么想?


第一种是:这不就是某某书讲的内容吗?我已经知道了。

第二种是:这跟某某书讲的内容有相关联之处!我可以进一步对比思考……


前者就是一种封闭的心态,后者就是一种开放心态。


差别在哪里呢?前者是强调结果,找到了,就心满意足了;而后者是强调过程,找到了,又开启了一个新任务。


很多时候,差距就体现在这里。


多走一步,往往就意味着,你比其他的人,又想得更深入了一点。


不要束缚住自己的思维。


【版权声明:本平台致力于寻找金融行业至关重要的文章,以提高全民金融意识,促进金融交流,如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或附上稿费。联系方式:13751745460 微信号:zmjinrong】


@正版图书,低至六折!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密融书社“@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