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脏指数(CI)
心排血量主要与机体氧消耗或代谢率有关,已知代谢率与体表面积存在很好的相关,故常规地用心脏指数代替心排血量。
心脏指数(CI) = 心排血量(CO)/ 体表面积(BAS)[正常:2.5~4.0L/(min·m2)]
(二)每搏量(SV)和每搏指数(SI)
每搏量(SV) = 心排血量(CO)/ 心率(HR)×1000(正常:60~90ml/搏)
每搏指数(SI) =每搏量(SV)/体表面积(BAS) (正常:40~60ml/m2 )
(三)心脏作功
在力的作用下使物体发生位移时,力就对物体做了功。因此功可看作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位移的乘积。对流动液体作功情况可以用压强和液体流动的体积的乘积来计算。因此心脏活动时作功可以用心室内压强和从心室排出的血量乘积表示。临床上一般用主动脉或肺动脉平均压代替心室内压强计算左、右心室每搏功(SW)或每搏功指数(SWI)。
左心室每搏功指数=1.36(周围动脉压 – PCWP)/100×每搏指数
[正常:40~60g/(m·m2)]
右心室每搏功指数= 1.36(肺动脉压 – 中心静脉压)/100×每搏指数
[正常:5~10g/(m·m2)]
在上述计算式中将每搏指数改为每搏量即获得左、右心室每搏功。
(四)血管阻力
血管阻力完全类同于欧姆定律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电压=电流×电阻,故电阻= 电压 / 电流
同样,周围血管阻力=(周围动脉平均压 – 右心房压)/心排血量
由于右心房压仅5mmHg左右,可略而不计。当心排血量为5L/min,平均动脉压为100mmHg时,代入上式,则(用mmHg值计算):
周围血管阻力=100mmHg/5L/min = 20mmHg/(L·min)
鉴于1mmHg=1333dyne·cm-2,而1L/min=1000cm3/60s所以:1mmHg/ (L·min)=80dyne/(s·cm-5)。因此,将上述单位乘以80,即可换算成临床上常用的单位,kPa/(s·L)[dyne/(s·cm-5)],正常值为90~160kPa/(s·L)[900~1600dyne/(s·cm-5)]。
肺血管阻力= (肺平均动脉压 – 肺毛细血管楔压)/心排血量×80
正常值为5~15kPa/(s·L)[50~150dyne/(s·cm-5)]
(五)三重指数(triple index, TI)
是用于估计心肌氧耗量的指标,是以收缩压心率乘积再乘以肺毛细血管楔压,一般认为较收缩压×心率更能反映心肌耗氧情况,三者中任何一项增加,均引起心肌耗氧增加。正常一般不超过150000。
(六)张力时间指数(tension time index, TTI)
又称收缩压时间指数,是通过计算左心室收缩时压力曲线下面所包含的面积,一般与主动脉收缩压曲线下方面积相仿。因此TTI=主动脉收缩压均值×收缩时间。它表示心肌收缩时的需氧量。
(七)舒张压时间指数(diastolic pressuretime index, DRTI)
主动脉舒张压曲线所包含的面积减去左心室舒张期压力曲线所包含的面积。临床计算时,DRTI=(主动脉舒张期均压—左心房或肺毛细血管均压)×舒张时间。它代表心肌的供氧情况,当舒张压降低、左心室充盈压增高或舒张时间缩短时,均使心肌的氧供降低。
(八)心内膜存活率(endocardial viabilityratio, EVR)
亦称心内膜功能活存率,以估计心内膜下区部位氧供应是否充裕。心脏收缩时,心肌内膜部位承受的压力高于心外膜部位,容易引起缺血、缺氧。因此ERV的含义是舒张压时间指数与收缩压时间指数的比值;实际上也表达心肌灌注梯度(主动脉舒张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和收缩期间心室进行压力作功之比。
EVR=DPTI/TTI = (舒张压 – 肺毛细血管楔压)/(收缩压*收缩时间) =氧供/氧需。
正常值应大于1,当小于0.7时,表示心内膜下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