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才德教授发明的“手卡指压式星状神经节埋线术”彻底的降低了临床穿刺的风险性,大大地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穿刺的成功率和临床使用率,扩大了医学治疗的疾病谱。
星状神经节是由第6、7 颈部神经节构成的颈部节和第1胸神经节融合而成,有时还包括了第2胸神经节和颈中神经节,其节后纤维广泛分布C3-T12节段的皮肤区域。在功能上属于交感神经节。1883年Liverpool 和 Alexander再结扎椎动脉治疗癌症时,误伤了交感神经,却得到了明显的治疗效果。此后许多年中一直采用外科手术切断颈部交感神经。1920年开始推广非手术经皮的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很快成为一种用途广泛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有学者对星状神经节进行了针刺、针刀、穴位埋线等等,总之,对星状神经节实施了“良性干预”,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是,星状神经节的穿刺具有一定的风险,神经阻滞的药物也比其他方式多了一层风险,针刺等反复穿刺也会增加风险次数,而“手卡指压式”星状神经节埋线术,适当地回避了一定的风险,非常适合临床应用。作者现总结星状神经节埋线术的相关资料,以飨读者。
①星状神经节的解剖和生理
颈部交感神经节位于颈部血管鞘的后方,颈椎横突的前方一般每侧有三个交感神经节分别称为颈上神经节、颈中神经节、颈下神经节。颈下神经节也称为星状神经节或者颈胸神经节,由颈下神经节与T1(部分为T1,T2等)神经节合并而成,呈梭形或星状,大于颈中神经节,一般认为星状神经节位于C7横突的基部。它的前外侧为胸锁乳突肌;内侧为环状软骨,气管和食管;顶部为颈总动脉;深部的内侧为喉返神经;内上方为膈神经;外侧为臂丛神经;深部有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底部为C7横突的基部;下方为胸膜腔,左侧为一厘米,右侧为零距离。星状神经节呈卵圆形长约2cm,宽约1cm。星状神经节的下界位于胸膜的后方,被疏松的蜂窝组织和脂肪组织所包裹。另外,星状神经节也发出灰交通支、连接第七、第八颈神经和第一胸神经,还发出分支围绕锁骨下动脉及其分支组成丛,并随该动脉到达腋动脉的第一段。该节的另一些分支分别围绕椎动脉组成椎动脉丛,沿椎动脉上行。进入颅腔,围绕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直到大脑后动脉,在此和起自颈内动脉的神经丛会合。星状神经节发出的心下神经沿锁骨下动脉后方,气管的前方下降,加入心丛而参与心脏的活动。
星状神经节支配的组织器官包括脑膜,眼,耳,咽喉,舌,泪腺,腮腺,舌下腺,肩,上肢,心脏,大血管,气管,支气管,肺,胸壁,以及头颈部皮肤等。心脏的交感神经支配为双侧性,主要为颈中神经节支配,星状神经节的传出纤维主要止于窦房结及心房。
②星状神经节刺激的作用机制
近年来,有关星状神经节的作用机理的研究很多。研究结果表明,星状神经节阻滞的作用涉及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对上述系统的功能有调节作用。该方法有助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使许多植物神经失调性疾病得到纠正。例如,此法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和低血压、低热、和低体温 、多汗症和乏汗症或无汗症、体重增加或减少、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肢端红痛症或肢端紫蓝症、嗜睡症或失眠症、过食症和拒食症或食欲不振症等。使失调的机能趋于正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目前,多认为星状神经节的阻滞作用主要有中枢神经作用和周围神经作用两方面,其通过调节丘脑的维护内环境的稳定机能而使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内分泌功能和免疫功能保持正常;其周围神经作用是由于阻滞部位的节前和节后纤维的功能受到抑制,分布区域的交感神经纤维支配的心血管运动、腺体分泌、肌肉紧张、支气管收缩及痛觉传导也受到抑制,此周围作用一直被用来治疗头颈部、上肢、肩部、心脏和肺部的一些疾病。随着对星状神经节机能研究的深入,有理由认为,此法可能成为21世纪的一种重要的临床治疗方法。
A对植物神经系统的影响
研究表明,反复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植物神经是一种复活锻炼。血中去甲肾上腺(NE)是反映交感神经活性的敏感指标,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交感-肾上腺系统的兴奋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研究发现疼痛、癌症、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后血清中的去甲肾上腺明显下降,但仍在正常值范围内,而正常人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后,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的浓度虽有所改变,但差异不显著,可见星状神经节阻滞只抑制增高的交感神经活性,恢复交感-迷走的平衡。
B对心血管系统的调节作用
星状神经节阻滞可以改善异常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降低全血高粘度及红细胞压积等而加快血液循环。研究发现星状神经节阻滞后大约5min即可出现血管扩张,15min后血流量增加75%达高峰,并可持续70min,15min后血流速度增加58%,持续60min,血管径增加7%。临床上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用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治疗脑血栓病人,可提高体内抗氧化指标,降低自由基含量,激光使血液内各种成分不同程度地被激活,而星状神经节阻滞扩张血管,改善梗塞部位血流,增加局部氧含量及被激活的清除酶含量,起到抑制和阻断自由基连锁反应和减少清除酶消耗的作用,同时又将局部产生的大量的自由基分解代谢清除,从理论上讲可减轻梗塞灶周围半暗带的神经细胞缺血性损害并促进其生理机能的恢复。此外,在雷诺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也有应用。
C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是紧密联系的,交感神经的紧张程度影响多种内分泌腺的分泌。松果体在一昼夜中周期性分泌松果体素(又称褪黑素),影响机体的睡眠与觉醒。临床观察证实用利多卡因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能够改善睡眠,治疗失眠。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明显降低疼痛患者血中皮质醇、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5-HT、P物质的含量。由此不难看出,星状神经节阻滞可调节异常变化的内分泌系统。
D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免疫功能在机体防御,自身内环境稳定及调节过程中起着至关紧要的作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时发现,红细胞免疫功能,淋巴细胞转化率及玫瑰花结,免疫球蛋白等免疫功能明显改善。已有星状神经节阻滞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且有效的报道。
③操作方法:手卡指压式星状神经节埋线术
以穿刺右侧星状神经节为例。
体位:常取仰卧位,使枕部与背部处于同一高度或将一薄枕置于双肩下,使头尽量后仰,以充分暴露颈部。面向上方,颏部抬向前。口微张开以减小颈前肌张力,且易触及第6颈椎横突。操作者应位于病人的右侧。
定位:环状软骨水平,胸锁乳突肌内侧缘,中线旁开约1.5厘米,胸锁关节上平约2.5厘米处。
定点:术者左手拇指在“定位”处接触皮肤,轻轻按压,以病人可耐受为度,当触及颈动脉波动时,把颈动脉控制在指腹下,将胸锁乳突肌、颈总动脉、颈内静脉推向外侧,使之与气管、食管分开,向下按压,可触及明显的抵抗感,此为C6颈椎横突前结节,标记之,此为进针点。
穿刺方法:术区消毒,戴无菌手套,术者左手四指与拇指分开,四指抵于薄枕或者紧靠于患者颈部,做卡颈状动作,以确保操作时押手的相对稳定;拇指在“定位”处再次做“定点”时的动作,以确保“进针点”的准确性,然后松开拇指,使拇指轻轻触及皮肤;右手持针,针斜口面对拇指,针尖触及“进针点”皮肤,拇指与针尖同时向下移动,拇指将胸锁乳突肌、颈总动脉、颈内静脉推向外侧,触及颈动脉波动,确认已经把颈动脉控制在指腹下;继续向下移动,当到达C6颈椎横突前结节时有明显的抵抗感,稍做停顿后,左手拇指固定,右手向下快速突破,针尖所到之处即为C6颈椎横突前结节;退针0.5cm,右手持针固定不动,左手拇指轻轻抬起,以颈部皮肤随之而起为度,此时标志穿刺获得成功;最后,埋线、出针,按压片刻,创可贴贴敷即可。
应注意穿刺星状神经节时并无异感,故不需寻找异感。
④适应症
全身性疾病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低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低下、厌食症、过食症、体位性血压异常、失眠症、全身多汗症、眩晕、全身性白癣、皮肤瘙痒、脂溢性皮炎、脑卒中后疼痛、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带状疱疹、单纯性疱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疲劳综合征、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幻肢痛、断肢痛、糖尿病。
头部疾患 脱毛症、头痛(包括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群集性头痛、颞动脉炎性头痛)脑血栓、脑血管痉挛、脑梗塞等。
面部疾患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非典型性面部疼痛、咀嚼肌综合征、下颌关节综合征。
眼部疾患 视网膜血管闭塞、视网膜色素变性症、葡萄膜炎、视神经炎、类囊胞黄斑肿胀、角膜溃疡、白内障、瞳孔紧张症、飞蚊症、视觉疲劳、屈光异常。
耳鼻喉科疾病 慢性副鼻窦炎、急性副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突发性难听、渗出性中耳炎、美尼尔氏症、良性发作性眩晕、鼻塞、扁桃体炎、耳鸣、咽喉部感觉异常症、嗅觉障碍。
口腔疾患 拔牙后疼痛、舌痛症、口内炎、舌炎、口唇炎、口内粘膜干燥症。
颈肩及上肢疾患 上肢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如雷诺氏病、雷诺氏综合征、急性动脉闭塞症、颈肩臂综合征、外伤性颈部综合征、胸廓出口综合征、肩关节周围炎、术后浮肿、乳腺切除术后综合征)网球肘、腱鞘炎、颈椎病、关节炎、掌多汗症、冻伤、冻疮、甲周围炎、甲纵裂症、腋臭。
循环系统疾病 心肌梗塞、心绞痛、窦性心动过速、心脏神经官能症。
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肺栓塞、肺水肿、过度换气综合征、支气管哮喘。
消化系统疾病 过敏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胃炎、胃溃疡、克隆氏病、消化性溃疡、便秘、腹泻、痔疮等。
妇产科疾病 月经异常、月经前紧张症、月经困难症、更年期综合征、子宫切除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女性不孕症。
泌尿科疾患 神经性尿频、夜尿症、尿失禁、肾盂肾炎、IgA肾病、游走肾、前列腺炎、男性不育症。
腰及下肢疾患 腰痛症、膝关节痛、足癣、肢端红痛症、鸡眼、冻伤及冻疮。
【典型病例】
病例:“手卡指压式星状神经节”为主埋线治疗痤疮
某女,35岁,于2014年9月8日就诊。病史:18岁颜面出现粉刺,未经治疗,至20岁病情加重,颜面布满大小不等结节,挤之有豆渣样物排出。同时伴有月经不调,心烦易怒。查:症见面部密布粉刺,除鼻及眼周外,其他部位均见散在黑头粉刺及米粒至豌豆大小结节隆起,红肿疼痛,尤以经期为甚,舌苔薄黄,脉滑数。诊断为痤疮。第一次治疗取穴:星状神经节,心俞,肝俞,血海,均双侧,2-0号PGLA线5cm,用手卡指压式星状神经节埋线术,获得针感后留线,2周1次。1次症状减半,2次症状消失,局部有色素沉着。第三次取穴:星状神经节,4次后面部光洁如新,月经规律,量中色正。
而上述内容已经在《穴位埋线疗法》一书中早有书写。
玄晏先生品牌传播中心 培训班全国统一电话:
400680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