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7 10:02:35
从旅游业的发展规律看,GDP的增长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动力。2015年以来,我国旅游业整体运行情况良好,国内旅游人次及旅游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体现出较好的成长性。但旅游业对外部环境存在较强的敏感性,容易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加之宏观经济增速呈放缓趋势,行业收入增速呈现较大波动。
旅游行业主要包括景区经营、酒店餐饮及旅行社等细分子行业。受益于景区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的不可替代性及稀缺性等特点,景区经营类企业近年来均处于高盈利状态;自2012年底以来,国内陆续出台三公消费限制等政策,部分依赖政府、商务接待的高档酒店及高端餐饮企业业绩持续缩水,国内的高端星级酒店餐饮市场及住宿市场业绩有所下滑;旅行社行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同质化现象明显,近年来行业整体盈利水平相对较低。
从债券发行情况看,旅游行业内已发债企业主要为拥有知名度较高、景区级别较高的景区经营类企业,且以地方国有企业居多,发行人整体信用等级主要集中在AA级。但受2012年底以来的限制三公消费等政策出台影响,酒店餐饮类发债企业经营业绩下滑,2015年出现了债券实质性违约、企业评级展望下调等情况。2016年上半年,行业内发行债券支数较少,仅一支债券主体级别上调,其他债券发行利差比较符合市场规律。
从旅游业的发展规律看, GDP的增长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近年来我国国内旅游收入呈逐年递增趋势。但旅游业易受突发事件影响,加之宏观经济增速呈放缓趋势,近年来旅游业收入增速呈现较大波动。
旅游业是指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和娱乐等六个环节的服务并获取经济收益的综合性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并受其制约,其对外部经济、、社会和自然等条件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属于典型的敏感型行业。
从旅游业的发展规律看, GDP的增长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近年来,我国GDP及城乡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直接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国内旅游业总收入总体保持增长趋势。据国家旅游局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40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4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5%和13.0%。
从入境市场看,我国是世界第四大旅游入境接待国。在、空气质量改善、外围目的地恐怖活动频发等因素推动下,入境旅游发展态势较好。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含入境过夜游客,下同)从1978年的180.92万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1.33亿人次,增长72.5倍,年均增长12.3%;旅游外汇收入从1978年的2.63亿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1136.5亿美元,增长431倍,年均增长17.8%。从入境游结构看,2015年,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入境人次居前三位,韩国、日本及越南等邻近国家入境人次紧随其后。
从出境市场看,我国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客源输出国之一,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2014年,我国大陆公民出境旅游人数突破1亿人次,达到了1.09亿人次,2015年上升为1.2亿人次。目前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已扩大到151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重要的旅游客源国。2015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17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9.0%,出境旅游花费1045亿美元。不过同时,在经济下行和背景下,旅游的“进口替代”加速显现,即目前我国国民逐渐倾向于用国内游替代出境游。
2016年上半年,我国旅游市场规模稳步扩大,继续领跑宏观经济: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次为22.36亿,比上年同期增长10.47%;入出境旅游1.27亿人次,同比增长4.1%。上半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25万亿元,同比增长12.4%。旅游行业依然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从影响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看,除GDP增长、人民收入水平提升及旅游产业政策扶持等有利因素外,旅游业对外部环境存在较强的敏感性,容易受到各种突发事件影响。2003年,受非典疫情影响,我国旅游业收入首次出现负增长;2013年以来,受“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等政策影响,公务旅游消费急剧下降,当年国内部分景区旅游人次接待量出现下滑,旅游收入增速放缓,2013-2015年,国内旅游收入增速分别为15.72%、15.36%和12.81%。
从旅游行业投资看,随着国民旅游需求的强劲增长,目前旅游行业吸引较多的资本介入,投资规模较大。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5年旅游投资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旅游业实际完成投资10072亿元,同比增长
42%。报告指出,2016年,全国旅游投资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预计全年旅游直接投资将达到1.25万亿元。到2020年,实现旅游投资总额比2015年翻一番,达到2万亿元。
在近年来旅游投资高速扩张的同时,现代旅游项目同质化现象愈发明显。针对这一现象,2011年8月,国家发改委牵头下发通知,要求自2011年8月5日起至国家规范发展主题公园的具体措施出台前,各地一律不得批准建设新的主题公园项目。同时,已经办理审批手续但尚未动工建设的项目,也不得开工建设。上述通知针对的主题公园项目为总占地面积在 300亩以上或总投资在人民币
5亿元以上的项目。此次通知主要意图是遏制目前各地盲目建设主题公园、控制同质化项目建设。此外需关注,在综合类旅游项目投资中,多数特色街区、旅游小镇的投资建设包含较多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政府性行为,项目投资资金的回笼将一部分依赖于所处地方政府财力,在宏观经济下行趋势明显、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较大的背景下,投资资金回笼存在一定风险。
旅游行业主要包括景区经营、酒店餐饮及旅行社等细分子行业。受益于景区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的不可替代性及稀缺性等特点,景区经营类企业近年来均处于高盈利状态;自2012年底以来,国内陆续出台三公消费限制政策,部分依赖政府、商务接待的高档酒店及高端餐饮企业业绩持续缩水,国内的高端星级酒店餐饮市场业绩有所下滑;旅行社行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同质化现象明显,近年来行业整体盈利水平相对较低。
目前,我国旅游行业子行业主要包括景区经营、酒店餐饮、旅行社等。从国内旅游市场的竞争格局看,虽然我国旅游业的总体规模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发展模式单一,多数企业旅游产业链尚未完善,现代旅游项目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依然存在。仅从上市旅游公司的数量来看,据Wind资讯数据显示,2015年末我国全部A股上市公司共2855家,其中旅游行业上市公司仅有24家,占比不到1%。旅游类上市公司比重较低的现象与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不太相称,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目前旅游类公司的整体实力偏弱。
1999年,国家旅游局开始实行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管理,景区根据服务质量、环境质量、景观质量以及游客意见进行等级划分为1A到5A级,其中自2007年起开始首次评定5A级景区。据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14年末[1],我国共有1A到5A级景区合计7359家,合计接待游客31.88亿人次,同比增长10.35%;综合营业收入3159万亿元,同比增长5.68%,增速明显高于同期全国星级饭店和旅行社行业。从5A级景区情况来看,2015年,我国新增5A级景区29家,取消5A级景区1家(山海关景区),截至2015年末,我国5A级景区数量达到213家。2016年1-8月,我国新增5A级景区6家,取消5A级景区2家(长沙橘子洲旅游区和重庆神龙峡景区),截至8月末,我国5A级景区数量为217家。
景区类公司收入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客流的增长与票价的提升,而由于景区固定成本占比相对较大的特征,景区盈利一般可实现比客流更快速度的增长。、2008年八部委禁止门票经营权或风景区开发权打包上市,因此拥有国家最高等级景区门票经营权的景区稀缺性更加突出。从行业内主要企业经营业绩来看,传统高级别景区竞争优势更为明显,其经营性资产主要以门票和景区交通为主,凭借较高的知名度和游客底量,经营业绩增速较快。2015年,以云南旅游、张家界、黄山旅游为例,其均拥有5A级景区运营管理权,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52%、39%和12%。
但需关注的是,旅游业易受宏观经济及外部突发事件影响。以黄山景区、峨眉山景区、乌镇景区等几家国内主要上市景区为样本,随着限制三公消费等政策的实施,2013年上述各主要旅游景区游客接待量出现明显下滑。2014年以来,受益于普通民众旅游消费需求的增长,各样本景区游客接待量明显回升。
从行业竞争方面看,以债券市场存续期内的景区类发债企业为样本,据申万行业分类,截至2016年6月末,我国景区经营类发债企业共40家。受景区资源的特殊性影响,其中36家为地方国有企业,,其余为民营及其他类型企业。[2](简称“中旅集团”),,因股东背景较好、业务范围涵盖旅游景区经营、旅行社、物流贸易、电子、旅游地产、酒店等,经营较为多元化,抗风险能力强,近年来业务规模均处于很高水平,竞争优势明显。以黄山旅游、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及陕西华山旅游等拥有垄断性景区开发运营管理权的企业为样本,由于各企业主业构成不同,景区门票收入、酒店业务及其他业务收入占比不同,加之所经营景区知名度大小、经营酒店星级高低等不同,影响公司整体的营业收入走势。例如黄山旅游营业收入中景区内外酒店经营收入占比最大,且多数酒店均为五星级,其2013年受三公消费等政策出台影响,酒店业务板块收入下滑3.92%,影响门票业务等整体营业收入下滑29.71%;安徽九华山酒店业务收入占比也最大,但因其所经营酒店多为低星级及经济型酒店,2013年酒店业务收入下降3%,但索道及客运等业务收入增长拉动了企业整体收入增长。从毛利率方面看,华侨城集团、中旅集团等除旅游行业及相关产业外,还进行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毛利率相对较低;而黄山旅游、安徽九华山等仅以景区经营及旅游相关产业为主的企业,毛利率相对较高。
星级酒店(星级饭店)是由国家(省级)旅游局评定的能够以夜为时间单位向旅游客人提供配有餐饮及相关服务的住宿设施,按不同习惯它也被称为宾馆、酒店、旅馆、旅社等。,将酒店按等级标准以星级划分,分为一星级到五星级5个标准。星级越高,表示旅游饭店的档次越高。根据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全国共有星级饭店数量合计12327家[3],较上年末减少476家。
从供给方面来看,2013-2015年及2016年上半年,我国星级酒店分别新开业188家、191家、158家和70家,新开业个数整体呈波动下滑趋势。从酒店结构看,我国星级酒店中三星级数量超过5000家,占比最高,近三年均占星级酒店总数的约48%,同时因其数量众多、竞争相对激烈,近年来数量持续大幅下滑。其次,二星级及四星级酒店占比均超过20%,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旅游住宿需求的提升,四星级酒店占比逐年提高,而二星级酒店占比逐年下降。最后,五星级酒店数量占比约在6%,2013年以来受以往行业扩张的惯性影响,增速仍保持在一定规模。
从营业收入情况来看,我国星级酒店营业收入主要包括客房收入和餐饮收入两大部分,从国家旅游局近年来公布的数据来看,2013-2015年我国星级酒店营业收入中客房收入和餐饮收入占比均在40%以上,其中客房收入占比稍高。2013-2015年,全国星级酒店累计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298.11亿元、2138.06亿元和2106.75亿元,呈持续下滑趋势。一方面因受到经济型酒店的冲击以及限制性政策等影响,另一方面因酒店类型趋于多样化,如主题酒店、度假酒店等,评星级热度趋缓。具体来看,三星级及四星级酒店自2013年以来营业收入逐年大幅下滑,一方面因两类酒店数量众多、竞争激烈,另一方面也受到公务消费限制政策的一定影响。五星级酒店营业收入自2000年以来,仅2003年非典期间和2013年三公消费限制政策出台后分别同比下滑3.55%和1.15%,但随后均呈现恢复性增长,其中2004年同比增长33.99%,2014年和2015年分别同比增长0.49%和0.21%。受相关政策的持续发酵影响,短期内五星级酒店经营情况恢复较慢,但长期看,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以及对旅游住宿需求的提高,大众消费将成为高星级酒店消费的主要受众,公务消费限制性影响长期看将趋弱。
从客房出租率来看,酒店客房出租业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第一季度受春节节假日等因素影响,客房出租率较低,之后各季度客房出租率则持续上升。2000年以来,我国星级酒店客房出租率走势出现三个较大的拐点,首先为2003年非典爆发,影响当年星级饭店客房出租率暴跌,但在之后的几年逐渐恢复;其次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星级饭店客房出租率再次大幅下跌;最后2012年以来,受三公消费政策影响、酒店行业整体消费下降,以及新开业星级酒店数量仍在增长的影响,星级饭店的客房出租率连年下滑,2013-2015年,全国星级饭店客房出租率分别为55.97%、54.20%和54.19%。
从平均房价来看,自2013年以来,我国五星级酒店平均房价下滑幅度较大,但因我国星级酒店数量众多,在物价持续上扬的大背景下,行业限制政策及少数酒店停业等因素对行业平均房价的影响较小。2013-2015年,我国星级酒店平均房价分别为333.08元/间/天、334.80元/间/天和336.65元/间/天。其中以三星级到五星级酒店为例,五星级酒店平均房价自2013年起,房价处于600元以上,受政策影响近年来下滑幅度较大(不考虑季节因素);四星级酒店平均房价呈现小幅下滑;级别相对较低的三星级酒店平均房价下滑幅度较小。
从行业内发债企业来看,由于酒店餐饮业属于完全竞争行业,各企业间竞争优势较不明显,因此发债企业相对较少。根据申万行业分类,目前尚处存续期内的酒店餐饮类企业发债主体仅10余家(包括公募债券及私募债券)。以行业内中科云网及华天酒店为样本,2014年以来两家企业分别发生未及时拨付兑付资金及评级展望调低的负面事项。其中中科云网发行的“12湘鄂债”发生了实质性违约。华天酒店则因为酒店业务收入下降等原因,其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
总体看,以全国星级以上酒店为样本,近年来该行业规模扩张较快,但也表现出较强的周期性,星级酒店供给已呈现相对过剩局面,行业竞争较为激烈。此外,星级酒店对外部宏观经济以及突发事件敏感,波动性较大。2013年以来,受政府抑制“三公消费”等政策影响,全国星级酒店经营状况均不理想,尤其以四星级以上高端酒店下降最为明显,在平均房价、入住率及营业收入方面均出现下滑。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单体酒店受制于营销渠道与品牌影响力,竞争力日趋下降,未来酒店业将呈现品牌化、规模化和集团化的趋势。从中长期看,旅游产业政策推动和旅游需求拉动将成为驱动中国旅游业长期高速增长的基本动力,随着中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酒店行业仍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我国旅行社行业近二十年来行业规模也不断扩大,从业人员不断增加,旅行社行业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服务行业之一。截至2016年6月末,全国已有旅行社27856家,较2015年末增长4.53%,比2000年的8993家增长209.75%;旅行社所属导游数量约27万人。根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2015年我国各类旅行社的营业收入为4189.01亿元,同比增长3.96%;营业利润18.60亿元,同比减少29.41%;利润总额21.88亿元,同比减少34.14%。
从市场角度分析,旅行社业务分为三块:入境游、国内游、出境游。从近年来全国旅行社组织国内游、入境游、出境游三项旅游业务比较分析看,呈现的是“金字塔”型结构。国内旅游业务规模最大,入境旅游业务规模次之,出境旅游业务规模较小。这一结构基本与中国旅游业“以国内旅游为基础、入境旅游为重点、出境旅游为补充”的总体状况相一致。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目前我国的旅行社行业仍呈现过度竞争特征,表现为旅行社进入门槛低、数量多、产业集中度低、产品同质性强,长期利润水平低等特点。众多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得不进行恶性价格竞争,导致整个行业在总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利润率却普遍较低。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三大旅行社,即中国国旅、中国旅行社、中国青年旅行社的累计市场份额自2000年以来一直保持在30%以下。未来产业融合和业态创新将是我国旅行社业发展的核心增长点。从行业内主要企业经营业绩来看,由于Wind资讯内各行业分类未包括旅行社细分行业,因此本文仅从旅游行业发债及上市企业内剔除景区经营及酒店餐饮两类企业后,从中选取样本。目前选出4家样本企业,均为上市公司。,系5A级旅行社之一,营收规模很大,属于行业内龙头企业,近年来受益于我国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公司营业收入逐年大幅增长;中青旅由于主业还涉及房地产行业,受该行业收入波动影响,公司整体业绩呈现一定波动,不过其旅行社业务近年来也均保持增长。从行业毛利率情况来看,旅行社行业内企业众多,中国国旅、中青旅得益于较高的行业地位,近年来毛利率较其他企业相对较高。
从行业发展特点来看,近年来我国旅行社业集中呈现出在线旅游呈井喷式发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旅行社业产品设计与营销策略不断创新、诚信问题日益突出等特点。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旅游消费水平的提高、旅游经验的丰富、旅游品位的提升,游客已从“走马观花型”重量不重质的旅游方式,向深度体验、个性游的方式转变。自由行产品、深度游产品等新业态旅游产品不断涌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成为旅行社经营中不可缺少的媒介和技术手段,不断地推动着旅行社的产业融合进程。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主要支柱行业,其在调整产业结构、节约资源、创造就业机会、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国家也相应给予了许多实质性的政策支持和积极的政策导向。
2014年8月,:到2020年,境内旅游总消费额达到5.5万亿元,城乡居民年人均出游4.5次,旅游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意见》还提出了五项完善旅游发展的政策,对我国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2015年1月,全国旅游大会在江西南昌召开。会上提出,我国旅游业发展要实施“515战略”,即紧紧围绕“文明、有序、安全、便利、富民强国”5大目标,推出旅游10大行动,开展52项举措,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快旅游业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进程。
2015年6月,在《 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报告》中,国家旅游局重点提到了优化旅游项目、多措并举创新旅游投融资平台、积极推动各地的旅游投资建设等,提出要“与国家开发银行联合推出135个中国旅游投资优选项目,在全国投资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实际完成旅游投资约7053亿元,同比增长32%”、“国家旅游局将联合有关部门、金融机构和大型旅游企业,共同设立中国旅游产业促进基金,实行市场化运作,重点支持投资需求大、综合效益好并且具有示范作用的旅游项目建设”、“国家旅游局将会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更多的金融机构联合推出中国旅游投融资优选项目”。
2015年7月《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针对增强旅游投资和消费,《意见》提出了6个方面、26条具体政策措施,包括实施旅游基础设施提升计划,改善旅游消费环境;实施旅游投资促进计划,新辟旅游消费市场;实施旅游消费促进计划,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开拓旅游消费空间;优化休假安排,激发旅游消费需求;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促进旅游投资消费持续增长等。
2016年9月G20峰会在杭州圆满举办,为我国全方位推进和深化旅游对外交流与合作带来全新机遇。,“面对当前挑战,应采取全面的宏观经济政策,统筹兼顾财政、货币、结构性改革政策,努力扩大全球总需求,全面改善供给质量,巩固经济增长基础”。在世界经济的新格局中,旅游业对于调整结构、增加就业、扩大需求、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正日益凸显,在世界经济稳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升。
2016年9月,国家旅游局与发改委联合印发《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5年)》,《规划》确定了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总体布局、重点任务,六个方面的配套体系建设任务。
总体看,,各项旅游刺激方案存在积极意义,能够平缓因外部不利经济环境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地保持旅游产业相对平稳的发展。
从旅游行业内已发债企业来看,仅华侨城集团公司、中国旅游集团公司(原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和北京首都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首旅集团”)三家公司主体级别为AAA级,主要因其经营规模大,主业基本涵盖酒店、旅行社、餐饮、会展、娱乐、景区等业务,具有完善的现代旅游产业链和较强的旅游综合投资能力。其他企业中AA-级及AA级占比较高。2016年上半年度,旅游行业公开发行债券主体共计20家[5],其中AAA级主体3家,AA+级主体2家,AA级主体13家,AA-级主体2家;截至2016年6月末,旅游业仍在公开发行债券市场有存续债券的发行主体共计50家[6],其中AAA级主体3家,AA+级主体5家,AA级主体31家,AA-级主体10家,A+级主体1家。具体情况详见附录一。
从等级迁移方面看,目前旅游行业发债企业多数为以景区经营类为主,企业多辅以餐饮及住宿等相关配套业务,旅游产业链初步形成。仅以酒店餐饮为主业的发债企业较少。景区经营类企业由于拥有的旅游资源或景区一般具有较强的不可替代性,旅游需求呈现一定刚性,相应的企业整体经营及信用质量得以保持稳定。2016年上半年度,鉴于资本实力及收入水平大幅增长等因素,陕西华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信用级别由AA-级上调至AA级,其他旅游行业内企业未发生主体信用等级以及评级展望调整情况。
旅游企业目前发债主体数量相对较少,但因信用级别AA级占比居多,信用质量总体较高,发行债券类型较为多样。2016年上半年度,除超短期融资券外,旅游企业合计发行6支一般短期融资券、10支中期票据、5支一般公司债和3期企业债,具体发行利差情况详见附录二。
2016年上半年度,旅游行业内无锡灵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无锡文旅”)、苏州乐园发展有限公司、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有限公司(简称“鄂西圈”)、扬州瘦西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扬州瘦西湖”)、云南世博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云南世博”)及天津市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各发行1支一般短期融资券,主体信用等级分布在AA-~AA+级,利差情况如下表所示。
2016年上半年度,河北旅游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州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云南世博、鄂西圈、首旅集团、华侨城集团、无锡文旅和扬州瘦西湖各发行1支中期票据,安徽九华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九华集团”)发行2支中期票据,合计发行10支中期票据。其中首旅集团及华侨城集团主体级别为AAA级;鄂西圈主体级别为AA+级,其余均为AA级。从债券期限上看,其中3支为3年期,剩余均为5年期。各债券发行利差见下表,其中首旅集团及华侨城集团因主体级别为最高级,发行利差最小。
2016年上半年度,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峨眉山乐山大佛旅游集团总公司(简称“乐山大佛”)、远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远洲集团”)、九华集团和云南世博各发行1支公司债券,主体级别分布在AA-~AA+级。其中乐山大佛主体级别为AA+级,级别相对较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融资成本,发行利差最小;远洲集团主业为高星级酒店经营及相关房地产开发,受酒店行业政策调控影响,其主体级别为AA-级,发行利差高达525.29个基点;因浙江远洲控股有限公司对其债券提供不可撤销连带责任担保,其债券信用等级为AA级。
2016年上半年度,陕西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龙虎山旅游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和鄂西圈各发行1支企业债券,其中鄂西圈主体级别为AA+级,其余主体级别均为AA级,发行期限均为7年期。从发行利差情况看,鄂西圈级别相对较高,其发行利差最低。
[1]未获取2015年数据。
[2]2016年7月,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简称“港中旅集团”)与中国国旅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旅集团”)重组,国旅集团整体并入港中旅集团,重组后,港中旅集团更名为“中国旅游集团公司”。
[3]其中因部分企业未完成数据填报以及暂停营业等,2015年我国星级酒店统计样本数量为10550家。
[4]本部分主体信用等级均仅考虑发行人付费模式的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即不考虑中债资信的评级结果。此外,本部分统计主体等级分布时对重复主体进行了剔除,即单一主体发行多支债券时只按该主体最新信用等级统计一次。
[5]其中天津市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有限公司、安徽九华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首都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华侨城集团公司、无锡灵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扬州瘦西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云南世博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及中国旅游集团公司(原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发行了多期债券。
[6]其中开元旅业集团有限公司、龙城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扬州瘦西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云南世博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张家界市经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计6家企业进行了双评级。
[7]包含超短期融资券发行主体。
[8]本部分所统计债券均为公开发行的债券,发行利差=发行利率-起息日同期限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
[9]短期融资券统计对象仅为1年期短期融资券,不包含超短期融资券。
[10]不包含中小企业集合票据。
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本评级机构)和/或其被许可人版权所有。
本文件包含的所有信息受法律保护,未经本评级机构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拷贝、重构、转让、传播、转售或进一步扩散,或为上述目的存储本文件包含的信息。
本文件中包含的信息由本评级机构从其认为可靠、准确的渠道获得,因为可能存在人为或机械错误及其他因素影响,上述信息以提供时现状为准。特别地,本评级机构对于其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针对任何商业目的的可行性及合适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陈述或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评级机构不对任何人或任何实体就a)本评级机构或其董事、经理、雇员、代理人获取、收集、编辑、分析、翻译、交流、发表、提交上述信息过程中可以控制或不能控制的错误、意外事件或其他情形引起的、或与上述错误、意外事件或其他情形有关的部分或全部损失或损害,或b)即使本评级机构事先被通知该等损失的可能性,任何由使用或不能使用上述信息引起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文件所包含信息组成部分中信用级别、财务报告分析观察,如有的话,应该而且只能解释为一种意见,而不能解释为事实陈述或购买、出售、持有任何证券的建议。本评级机构对上述信用级别、意见或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针对任何商业目的的可行性及合适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信息中的评级及其他意见只能作为信息使用者投资决策时考虑的一个因素。相应地,投资者购买、持有、出售证券时应该对每一只证券、每一个发行人、保证人、信用支持人作出自己的研究和评估。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