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为什么质量管理问题会一而再、再而三?

2022-06-29 11:43:48

许多质量人可能都经历过这种情况,每一天都在解决质量问题和预防质量问题中战战兢兢度过。基本上隔几天我们就编造或者优化我们的制度文件,试图弥补漏洞。可随着文件、制度、流程越来越多,质量管理体系越来越臃肿,我们却无奈地发现,质量问题一直不断发生或复发,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老员工们长期在一线同做斗争,喜欢在第一时间质疑检查进展,喜欢怀疑别人的准确性,喜欢说这个不是我该做的,喜欢说我没发现,喜欢说制度里没有要求……

于是,大家首先会了三件事:第一推卸责任,第二指责质量人,第三继续推卸责任。于是,作为一个团体,我们发现了新的问题,并试图去认知和理解,试图通过对制度的漏洞打补丁来改进,只是结果,显然收效甚微。

于是,我们换个思路,会不会是我们的员工没有质量意识”?

为什么我们没有质量意识”?当我们的产品出现严重问题时,1个领导说报废,10个领导说应该会报废,20个领导说要考虑考虑,50个领导说先考虑挽救,100个领导说先考虑让步放行,200个会怎么样呢?在这个过程中做了质量意识培训的员工会怎么看待,后续他们工作中,或做了领导之后怎么去考虑问题呢?上行下效,让个人意识逐步演化成了企业集体意识,这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

我们扪心自问,在我们培训员工的质量意识的时候,我们领导者自己是什么水平?当我们开始推诿别人怎么样的时候,我们领导者自己是怎么想的?当我们认为员工质量意识差的时候,我们领导者自己是怎么做的? 

然后,我们再一次思考,会不会是沟通上出问题了呢?

沟通,这是一个问题。某个大能又站出来了,说沟通是一个漏斗,我们总是发现交代的一个事情,别人经常做不到位常常表现为:说一半和不好意思说,本来需要表达的意思,到了最终就变成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心里想的是100分,嘴巴只讲了80分,别人听到的是60分,听懂的就只有40,只做了20我最常见的是开会,同一个会议纪要,大家会觉得自己该做的事情与别人的理解有出入;

引申出:你让我做了,但是没有让我怎么做结果出问题了,怎么办?于是引申出,沟通除了要求外,还需要提示方法和过程监督。 

我们还有约20%的问题来自于供方提供的材料或配件,我们迫不得已让步接收,结果却引发了后续问题产生,甚至是客户投诉,我们试图让供方替我们承担责任。然后,我们能够选择的供方越来越少,由此引发的产品质量水平却提升不大,因为大家都在用同样几个品牌供方的东西,成本下不来合格性上不去,抱怨抱怨的就习惯了也就不抱怨了然后有一天,客户跳出来说我要选择别人的设备,选择别人产品”;此时谁会被谁淘汰,谁又是谁的供方呢?公司没了利益,似乎前面一切努力都白瞎了。

究竟谁是谁的供方?

有人站出来说了句公道话:别和大企业比,人家舍得成本,咱们没法用同样级别的成本去找供方。然后我们要考虑放低产品标准?

怎么办?换个思路,从我们自身找问题,我们究竟要什么样的供方,针对某个特定产品我们又需要什么样的供方?

没有通过ISO认证行不行? ----有些可以

没有质量管理者行不行? ----有时可以

没有技术部门行不行? ----也许可以

没有检验设施行不行? ----大概行吧

没有过程管控行不行? ----这能凑合

……尝试那么做试试呢?

 

作为质量人在公司,整天面对着频发的质量问题,焦急、愤怒、无奈过。现状依然是我们仍逐个部门去了解、调查、协调、推进;忍着别人说:看到你就烦的心态,去帮助别人改进,委屈在心里积累着;因为好了是别人的功劳,坏了是质量人做的不够好。可是我们知道,搞好了公司的质量,我们才有生存空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