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篇微信文章,
阅读量有5000多,比我写的文章多多了。
大意是说一个从小早学早会的孩子,
到了大学却对数学连碰都不想碰。
作者的结论是填鸭式教育不能挖掘人的潜力,
只有启发式教育才能激发学习热情。
这个观点对不对,暂时放在一边。
我换一个问题:
为什么结婚七年,就会有七年之痒?
这些年离婚率直线上升,
再过些年,我们的同龄人聚会,
就会互道一声:还没离呐!
夫妻两个人,有家、有爱、有性、有孩子,
仍然不能保证撑过七年,
你如何能指望一个小孩,在涉世不深的情况下,
从一年级到高三,再到大学,到博士,
能持续保持激情,像打了鸡血一样,
学习十二年、十六年,甚至二十年?
我们这一代的大学时代,
哪一个没有逃过课,
哪一个不是通宵打游戏,搞对象?
我也一样。
这就是厌了、腻了,
冷不丁地解放了,自由了,见识社会了,
然后就开始可劲做。
可这也不是中国特色啊。
美国大学又何尝不是这样?
吸毒、、堕胎、宿醉,
这些东西在欧美国家从来也都没断过啊,
总不能说这都是填鸭式教育的中国留学生带坏的吧。
我在加拿大,认识了一个阿富汗小伙,
他在蒙特利尔大学读书,
每次见到我都叫我吸。
相反,我这个填鸭式教育出来的人,
对烟酒毒品一向敬而远之。
这世界一定会有人会被时间淘汰的。
有的人会堕落,有的人会坚持。
大学里放弃的人很多,坚持的人一样很多。
我在北大的时候,老师们讲过一个老故事:
1989年,当群情激愤的大学生们都走上街头的时候,
有个法学院的学生回到学校来拿学院的红旗。
当时的校园里空空荡荡,几乎无人,
然而,他最后发现了,
仍然有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图书馆里看书。
老师说,这么多年来,他就服这个人。
不怨天,不由人,八风不动,
这和教育有什么关系?
这就是他自己内心中的自驱力。
我们总有一种幻想,
这世界万一哪一天人人都能成功。
很有意思的是,,
明确写着:我们要消灭竞争。
然而,可能吗?
有竞争就有淘汰。
有的人会被竞争所淘汰,
有的人会被时间所淘汰。
也许是别人,也许是我们。
我们中学的政治课里有句话:
内因是根本原因,外因是制约因素。
这句话并不会因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就是错的,
也不会因为出现在中国教材里就是错的,
它根本就是正确的。
人的选择根本来自于内因,自身原因。
太太经常抱怨,说我最近胖了很多。
她每天都要吃晚饭,搞得我也得跟着吃,
于是就一发不可收拾。
但是这能怪别人吗?
这明明就是自己管不住自己的嘴啊。
“七年之痒”,难道是因为婚姻形式束缚了自由?
婚姻之中不够刺激,才导致的出轨、离婚?
还不是因为自身有问题!
那教育何尝不是这样?
堕落的人,迟早会堕落,
跟怎么教育一点关系都没有。
堕落的人,永远都有理由,
教育形式也只是理由之一。
学习这种事,根本就是自身的事情,
怎么教都是次要的。
厌学,根本就是一点:
懒!
启发式教育对不对,当然是对的。
填鸭式教育对不对,当然是有问题的。
可是你要说,启发式教育就能让人改变人生,
这就是痴人说梦。
这世界能让人醒悟的,就只有三件事:
结婚
工作
死亡
除此以外,都是隔靴搔痒。
可是对于学生而言,这三样事,都离得太远了。
20年前,我们也不了解什么叫人生,
却总是以为自己了不起得很。
过了20年,回头看,
就如我太太经常说的一句话:
钱难赚,屎难吃
真正接受点挣钱的洗刷,
就没有那么多厌学不厌学的矫情了。
教育这个圈子里吧,有很多混淆不清的概念。
首先,教书和教育是两回事,
学习和教育也是两回事。
有些人可能是没分清楚。
有的老师真以为自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了”。
可实际上,我们能做的微乎其微。
我们这些老师,就是个教书的,
就只能传输点知识而已。
想改变人的认识,
至少现在还没有人能做得到。
任何教学形式,无论是什么方式,
都只有很有限的适用范围,
有的人适用,有的人不适用;
都只有很有限的现实作用,
有时候管用,有时候不管用。
千万不要以为教育是万能的,
也总以为自己是万能的,
于是什么问题都想从教育上找答案。
殊不知,管得越多,麻烦就越多。
啥都想和教育扯关系,
最后,啥样的屎盆子都会扣到你身上。
小孩不爱学习,
为啥不找出租车司机的麻烦呢?
因为他不管这一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