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更加美好、更加理想的教育?
● 第一,在学习内容上,一定要加强学科整合、加强跨学科课程建设,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科基础要扎实,二是在此基础上要跨学科。
● 第二,在学习方式上,要增加主题学习和项目学习。今后的学习不再是简单的“知识是什么”,而是“这个知识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学习围绕问题展开,问题转化成为主题,这种围绕着问题解决展开的主题学习非常重要。此外,还需要关注项目学习,比如可以将学习内容设计成项目,重视项目实施过程中用什么方法去做、怎么合作、如何评价等要素的设计。
● 第三,学习环境应该是互助的、团队的、泛在的,学习可能发生在教室里,也可能发生在教室外。通过互联网可以完成许多内容的学习,例如互助学习、网上组合虚拟群体学习等。这一时代的孩子生活在信息化的环境里,他们是信息化社会的“原住民”,今后的环境创设应考虑到这一点,将信息化融入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
● 第四,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支持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孩子是主动的学习者,教师要相信孩子的学习能力,并给予充分的尊重、支持和自主权。
● 第五,理想的教育要凸显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人文精神、审美能力的培育。人工智能被广泛应用后,一位研究高等教育的美国专家提出,未来的大学最重要的任务一定是“关注人类的最核心技术”,因为技术的不断发展会带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引发不同的需求,继而需要教育来承担不同的任务。
● 第六,理想的教育要生态协调、环境友好,要有便捷灵巧的环境建设。在理想的教育中,学习资源应该能信手拈来,各种各样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要伴随着人的生活轨迹。我们的教育就应为孩子创设这样的环境。
● 第七,让理想的课程成为学生获得的课程。每当我走进一所幼儿园,园长和教师都会向我介绍许多课程。问题在于:怎样才能有效实施所设计的丰富课程?通过课程的实施想要带给孩子的是什么?孩子是否真正“获得” 了课程?我们需要寻求证据,来表明学生获得的“度”。
● 第八,注重学校的现代治理。2017 年发生在幼儿园的一些突发事件,对于大规模的中国学前教育来讲,仅仅是小概率事件,但也折射出儿童教育体系的不完整性,折射出进入儿童教育工作者队伍的素养要求,反映了社会方方面面对儿童的态度,以及社会机制建设的不完善。
● 第九,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在这种新型教学关系中,应鼓励教师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运用问题导向式、小组合作式、主题探究式等多种学习方式;变革教学组织形式,灵活采用集中探讨、小组讨论、个别辅导、实践体验等多种形式,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更加美好、更加理想的教育,可能需要教育者更多地面向社会的需求、面向当下的问题、面向整个社会的未来发展。我们必须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的趋势,并以此调整教育行为,从而让我们的教育有更明确的目标,更符合社会与人类发展的规律、符合社会与家长的需求,更关注人的发展,真正回归教育的本源,努力实现我们的教育理想。
(本文有删减,原文刊登于《上海托幼》2018.1~2期,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