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0 14:13:21
先说一下今天的序言:
写诗本身,首先是行文。一般的文章写作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就句子通顺,意思表达要清楚,有一定的中心思想。近体诗,同样有这个的最基本的要求。在这基础之上,近体诗对文字组合的要求更高级,更严格。要押韵、要格律、要对仗、要章法、要炼字……这些高级的要求,其实是需要建立在牢固扎实的文字基础知识之上的。如果追求了对仗,追求了押韵等等,却把文字组合的艰涩难懂,词不达意,连作为普通文章都需要的最基本的要求---通顺---都做不到,那就是舍本求末了。很简单的道理,要想跑的好,要想飞的高,就得先从爬开始。赏析诗词,第一步要品味的,当然就是通顺二字。好现在开始今天的点评。
50无忌
临风堤柳醉飞烟,几怕缠绵几欲欣。脉脉新枝挥绿袖,盈盈清露点红裙。
常思归燕邀淫雨,偶见流川引霁云。但问年年何所似,芳菲入梦又逢君。
主题写《春》,一般的来讲,起笔开始描绘春之景色,铺垫诗意背景,渲染诗意氛围,是起联的职责范围。我们看本律的起句“临风堤柳醉飞烟”,写堤柳,无疑就是带人进入一个美好的环境之中,若是想象来,晨烟凌古韵,“堤柳”绽新枝,当是好的造境构思。但是好的构思要有好的表现手段,最基本的是要以合理为前提。解析一下这起句,“临风堤柳”的意象,感觉应有“才拂千丝绿,便望满目清”的景致。“堤柳醉飞烟”是拟人,临风而立,与醉飞烟,略显不合。初看去,(抛开落韵的问题)起句给人的感觉还是不错的,有些飘逸的味道。别的都可以先不必细究,但这里一个致命的错误却不可不提---“烟”字没押韵,这是初级错误,不该犯的。作业要求是借韵都不允许,何况跑韵了呢。下句“几怕缠绵几欲欣”读来有些别扭。不管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首先语句就十分不畅。不畅顺的根源是,这里出现了语法错误,使得句子语意不畅,堆砌有痕。本联,上句须修整,下句可重写。
“脉脉新枝挥绿袖,盈盈清露点红裙”。承联续写春景,修辞造句上感觉稍弱。这里选用了两个叠字“脉脉”“盈盈”基本上是拟人化的写法,构思意图还是不错。“绿袖”“红裙”对应是挺工整,但是上下句的意思没有错落开,流于平淡,是一个层次上的描写。“绿袖”可以说是树的绿意,这好理解,比喻嘛。而“红裙”则有些语义不明了。花?血?都不合理,如果没有合理的联系和脉络,那就属于“凑韵”了。“凑韵”是诗病(押韵八戒之一),它指所押之韵,与全句的意思没什么关联,勉强凑之。凡强凑者,诗句必软,软则不稳。其实,回看起联,上句属于“落韵”(出韵),下句也属于“凑韵”了,下句的不顺,多也是因为强凑韵所引起的。这颔联,还是在此韵脚处失误,看来作业对韵字的限制,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到了转联,首先看的出作者的结构意识还是不错的。“常思归燕邀淫雨,偶见流川引霁云”,以“常思”“偶见”分领上下两句,其实就进入了“意”的层次上,结构上是可取的。但是在造境上有些随手了。“归燕”邀“淫雨”干什么?归燕是季节性回归,“归”修饰“燕”,那是返程之燕(不是雨前觅虫之燕),“淫雨”连绵对其行程有何帮助?这样看,“归燕邀淫雨”就不甚合理,而作者却去“常思”之,意象杂乱了吧?解释不清的即为强凑之句。再看下句“流川”又为什么引“霁云”?意象之间的联系要合理,不合理则为乱。其实,从近体诗写作的角度看,这里的症结是炼字不足。把名词留下,将“邀”“引”换一下,也许效果就会忽然变了。“常思”“偶见”两个领字的运用,作者只考虑对仗了,却忽略上下句的联系主要是靠它们的对应了。推敲了这么半天,也累了,私自酌修一下本联,也当做休闲一下---“欲邀归燕听春雨,直使流川化霁云”。
“但问年年何所似,芳菲入梦又逢君”---这是本律的尾联了。出句,以“但问”为领句,其实是有了转折的味道,用在这里语调略嫌硬了些。“何所似”三个虚字联用,是遣词过于随意了。对句,本句语意还不错,但在造句上也弱了些。
现简单谈一下对近体诗尾联写法的观点陈述:尾敛,往往是压轴之句,所以尾联是需要有分量的。它既要扣合前面所描述的情景,对前三联做为总结而有所收束,又要对诗意的余音有所发散。套用一句古人的话说“合处要风回气聚,渊永含蓄,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且须言有尽而意无穷”。怎么理解呢?我想啊,这尾联的具体写法是解释不清的,因为没固定的套路可言。但首先要做到一点,就是不能与前面的描写相隔太远。所叙所言,前面要有迹可寻。
51白乌鸦 初春
季风摧落叶纷纷,划破寒塘一片云。竖子流连霸陵路,奴家空剩石榴裙。
欲将新柳连根拔,付却陈诗任火焚。休怪南山梅谢早,桃花未绽怎逢君。
季风摧落叶纷纷,划破寒塘一片云。
俗话讲“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如果我要问为什么会这样,稚龄小童都会笑我:“落叶是秋天的象征啊!”对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那么落叶纷纷呢?作为写诗,作为诗词写作里景色铺垫,“落叶纷纷”毫无疑问就是典型的秋天的意象,更何况前面再加上一个“季风摧落”,这无疑就是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句话“秋风扫落叶”。诗言志,写诗其实是在写意,而不是写实。意象的象征意义是我们要关注的,与诗意无关的意象的个体差异,是可以被我们忽略的。为了诗意的凝练,它也是必须被忽略的。冬春交替之季也会有风,而且常常是疾风。经过一冬,树上偶尔也会有些落叶飘落下来,但那毕竟不是代表春意的主象。哪怕是料峭的初春,其主要意象也不可以用“落叶纷纷”来表述的,即使你眼前真的是落叶很多。所以对于本律的起句(以及对句),我的结论是,偏题。
关于下句的“划破寒塘一片云”,则属于过度夸张。所言过度者,超出常理而不合理之意也。划破这个动词是有主语的,它的主语是什么?前面只有两个可选,1,落叶,不可能,落叶再猛也划不破云。2,季风,云为风所动,合情合理。但这个“划”字过于生硬,它是不适合用来形容风的。即使用比喻、夸张、比拟的修辞来解释也是不合适的。其实,从上下句联系起来看,“划破”的主语应该定位在“落叶”上,这可以看做是一个递进的句式。可能作者还有一层考虑,这里有个“寒塘”的意象啊,云乃塘水倒影,风吹落叶而落水,不就是“划破”了吗?我的结论是,这也不行。叶落水必然附着于水,更不可能“划破”水,包括水中倒影。影会零碎,但不会有“划”痕。
上下句句意相通,同属偏题,不切合《春》之主题。
竖子流连霸陵路,奴家空剩石榴裙。
不管起联是否切题,至少表现出了一种气势,或者称为韵味。这颔联的上句“竖子流连霸陵路”从诗感上来说,是契合承接了这种韵味的。看到这里不由的想起王渔洋一句诗“鱼龙夜偃三巴路,蛇鸟秋悬八阵图”。直观感觉上,从颔联上句来看更贴合这样的韵味。尤其欣赏这种“承”的契合度,很难得。为理解诗意,这里对几个名词注释一下,“竖子”,一为奴仆之义(例:命竖子杀雁而烹之),二为小子之义(对人的蔑称,例:1,竖子几败吾事。2,竖子不足与谋。)。“霸陵”(灞陵),汉文帝陵寝。如果作者在这里用“竖子”可视为谦称(自称)也是不错的选择,若这里用“竖子”为谦称,其实反而没有了其字本身的贬义。引用“霸陵”可以暂时视做意怀古韵。分析到这,对上句的韵味感觉仍是非常好。然而,非常可惜,看到下句,令人大跌眼镜。这里的主角竟然是“奴家”。“奴家空剩石榴裙”,诗意流转到此,忽然就塌软了下来。这句写的非常意外。“空剩石榴裙”是什么意思呢?怨叹?悲怜?从下句而反推上句,忽然就知道了引入“霸陵路”的用意,也知道了“竖子”其实使用的就是原义。你小子灯红酒绿的在外面流连忘返,而奴家我却家徒四壁的守在这里吃糠咽菜,呵呵,原来此联是在做“怨妇”之叹。我谓之可惜,概出之立意的角度上了。
欲将新柳连根拔,付却陈诗任火焚。
这联不用多看,字句描写也不用多推敲,章法、造句、对仗、押韵等等都不须多看。因为这联只表达了一个意思,就是写这位“奴家”在发火。拔树焚诗的,火气足够大。
休怪南山梅谢早,桃花未绽怎逢君。
尾联,单就尾联本身来看,还是很不错的。上下句自然过度,写作笔法纯熟老练。不想做具体的诗作写法分析了,只是想在这里寻找一下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到的“春”的影子,哪怕题目所标注的“初春”,我失望了,一点都没看到。虽然这里有个“桃花”的意象,但只是很牵强的被借来表达作者描述故事情节的一部分,其微弱的程度不足以扣上春的主题。就全诗的立意来看,偏于流俗。就诗的结构来看,松散塌软。就诗的格调风味来看,混杂不清。虽然可以看出作者文字功底不错,但本作品就题目要求而言,尚有差距。
52易水寒
檐角呢喃今又闻,春山信步赏缤纷。千丝碧柳随风摆,几树桃花接日昕。
锹铲翻飞挥汗密,垂髫上下逐鸢勤。满怀惬意多希望,何惧不时生雨云。
檐角呢喃今又闻,春山信步赏缤纷
“檐角呢喃今又闻”,开篇起的挺好。“檐角呢喃”自然是檐下的燕语了,“今又闻”是说明这燕窝是刚落成的,欣闻燕语呢喃处,自是春光正当时哦。下句“春山信步赏缤纷”这句也不错,“春山”,自然就是春日山中了。春日山中信步,一路春色缤纷。可以忽然发现一个问题,上下句的场景是不是拉开的太大了?才在檐下听燕语,何时移步到春山呢?因为“闻”和“步”的主角都是一个,这样,上下句必然应该有一个过度或联系,或者在时序上错开,或者让场景统一起来。如果上句写上句的,下句写下句的,那么诗意的背景铺垫必然零散。零乱的伴奏之下,能演奏出优美的主旋律吗?这样的景致上的协调性,在写作时常常被忽略,是因为没有谋篇意识。
千丝碧柳随风摆,几树桃花接日昕。
“碧柳摆”,“桃花(艳)”,颔联承接的是春日景色的铺垫。也承接了起联下句的意象,信步而来,所见所闻。上句可以,下句可酌。“几树桃花接日昕”,这个“昕”就是明亮的意思,桃花昕就是桃花亮,桃花亮就是桃花艳。“昕”用于此,也无不可,但是“接日”二字写的有添足之嫌。“昕”本身就含有“日”的蕴意,本来也含有日出之义,何必前面再缀以日呢?所以,这个韵字“昕”切合不算自然,“接日昕”令人生疑,可酌,莫因凑韵而吟诗。
锹铲翻飞挥汗密,垂髫上下逐鸢勤。
这联啊,写的过于零乱了。与前面的景致状态也相差的过远了。试想啊,从起联开始,1,檐下听燕语是个状态,是静;2,信步春山游是个状态,是动;3,挥汗翻锹铲又是个状态,是大动。这几样都同时挤在你的诗里,会是什么情形呢?混乱。没有谋篇,布局必乱。各自为政,想一句是一句,写这句的时候不管其他句,景色铺垫无序,诗脉寸断,诗则不成其诗了。“垂髫”是指儿童的意思。“鸢”(yuān)是指老鹰,下句是说儿童到处撵老鹰?从起句到转联的上句,行为的主语都是一个,都是第一人称的描述角度,在转联的下句,忽然又以第三人称的说法,去写儿童抓老鹰。其实,这已经不是什么谋篇不谋篇的问题了,而是真的在随意的去写了,为了什么而写,为了合律和对仗吧?
满怀惬意多希望,何惧不时生雨云。
“满怀惬意多希望”,希望什么呢?这里的多是多么的多,还是很多的多?“何惧不时生雨云”……。还记得我在今天开讲前的序言吗?任何行文,流畅达意是第一位的。
53天涯孤客
萧萧烟雨草氤氲,淡淡清风处处欣。缕缕花香偷入袖,声声燕语漫穿云。
邀梅借得春千树,把酒吟来韵几分。不管天涯何处醉,且沽村酿醉东君。
这篇律看到的时候,我随意的一气读了下来,我身边一位朋友听到了,说,这个听着还不错,挺顺的。我不由的又读了一遍,是的,我感觉也挺顺。那这篇律诗到底顺在哪呢?我发现,是前两联使用了大量的叠字,而且贴合的还比较自然。呵,读起来,口感自然好些。后两联语句上也比较通顺,诗之流畅的韵味自然就流露了出来。在今晚点评开始时,我就强调了一个观点,诗,首先要顺畅!这篇律也确实起到了这个效果。但近体诗不是山歌,也不是乡村俚调,仅仅读着顺是远远不够的。工典、含蓄、精练、旋律、蕴籍等都是近体诗需要表现出来的美感要素,所以,诗之欣赏,就是要发现这些美,诗之批评,就是要补足这些美。
下面依然按联为序,层层赏析:
萧萧烟雨草氤氲,淡淡清风处处欣。
上下句皆用叠字为领字,这两个叠字一平一仄的交替,使诗的开篇便具有了旋律感。“萧萧”“淡淡”,起的平和随意,形成了口感上音律的优势。所描述的景致又很清新淡雅,比较得体。“烟雨草氤氲”,“氤氲”是一种弥漫态,形容烟云,形容雾气,与雨之意象的连用,又构成了湿润之象。领字“萧萧”其实是种冷清萧瑟的形容词,但用在这里,可以转化为野静,自然貌的意象。这就不多看了,我要关注的是句字的贴切度,以及句与句之间的自然协调。上句“烟雨”貌,下句“清风”象,似乎并不协调下句的“淡淡清风”与“处处欣”在气氛渲染上也不一致的。“淡淡”与“清”又属于重复修饰。追究的比较细致了呵,精致工典是要求,呵呵,没办法,近体诗讲究的就是“推敲”。
缕缕花香偷入袖,声声燕语漫穿云。
虽然读起来蛮顺口,但更要注重的是诗意的贴切。叠字使用其实是要慎重的,不在于使用的多少,而在于使用的是否恰当。叠的多了也不怕,但是要叠出层次来,叠出变化来。叠若为领字,其实带动的是整句的调子。从造句的角度看,连续叠字来领句,会产生一种单调感,漂浮感,使得诗意偏于轻浮而不稳。所以,我曾建议,叠可以用在一联而不可多用,甚至我曾建议“叠字”与“重出字”都尽量不同用,其目的也是追求一种变化。近体诗的体裁决定了字数句数的固定形式,那么变化的体现,就要靠句式的错落,和诗意的回旋来完成了。在此对叠字的使用多说几句,也是因本律叠字用的比较多而起。颔联这里写的还是比较轻松而巧妙的。“偷入袖”是种妙喻,“漫穿云”是种舒展,用的都比较好,这联也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描述--“鸟语花香”。
邀梅借得春千树,把酒吟来韵几分。
“邀梅”是在取意,把酒“是种尽意,“春千树”是实物是具象却在虚写,“韵几分”是虚的是抽象却是实感。本联意象的选取还是不错的,炼字上有些随手了。“借得”是取,吟来也是一种“得”,二者在意思上不免有些雷同,这样使得上下句的描写平行化了。如果能变换其中的一种,有来有去,或者有聚有散,或者其他错落开一些的写法,或许会使得颈联显得更精神一些,也免于诗意的轻浮表现。还注意到诗在这的一个转了,这个转就是在前面景色铺垫的基础上,将诗意提升到“意”的层面上来,前面对句子的分析,也是对“意”的一种理解。本联写作上还是比较巧的,也比较自然,但不算很精细。
不管天涯何处醉,且沽村酿醉东君。
尾联跟着转联就势而铺,进行了一种诗意的发散性描写,并及时的从抽象的层面扣回了现实,“且沽村酿”实际上就是把全篇的诗意的进行一收束,收束的同时又透出余味,结的还是很有味道的。“不管”写的嫌直白也生硬了些,似可再酌。
由于俺这些诗评皆是拾闲而做,或详细或疏散,不可能一一每篇都能点评到位,所以疏漏难免。但请相信俺对每一篇作品都是认真阅读的,都是尽可能的保持客观性,呵呵。时间的关系,今天就先赏析到这里,谢谢各位!
续评-----
54大海
溪山阁外一天云,半入瑶台碧玉裙。流水已随红叶故,落花空忆篆炉焚。
新成绿蚁愁无醉,早熟黄莺恨未勤。去日堂堂春几度,谁教明月不思君.
溪山阁外一天云,半入瑶台碧玉裙.
推敲诗句,与作者商榷。起句的“溪山阁外”,乃设景铺境,还比较自然。个人感觉“一天云”在这里的形容不很好。“一天”,相当于满天,如果满天皆云是什么景象?阴天了,呵呵。况且“一天”也比较刻板,如果用动词或形容词来修饰这云,也许会更灵动些。或者,把“天”换一下,因为天字太大了,不利于灵活使用。看下句“半入瑶台碧玉裙”,就可以品味出,上下句的“一”和“半”的关系了。就灵动性而言,有“一”就别要“半”,取这“半”字就不要在前面写上“一”。就下句而言,感觉写的过于“实”了。“瑶台-碧玉-裙”,实字嫌多了,一般而言,实字过多的情况下,虽然可以让语句凝炼,浑厚稳健,但是很容易流于板滞沉闷,往往使人费解。这里,建议将“碧玉”换了成形动等其他虚字词,因为它虽起修饰作用,但毕竟是很实的词。本联,与春之主题贴合不紧。
流水已随红叶故,落花空忆篆炉焚。
颔联入境,落花流水,呵呵。“篆炉”之义我尚未吃透,“香篆炉”?曾有诗云“瞻天只有丹心在,香篆炉熏达九垓”。其实,这联里的“篆炉”本身是什么东东不重要,重要的是“空忆”的这种状态,一故一焚,流露的是诗意的情调和所渲染的情绪氛围。本联虽然看是写景致,其实是在写意,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一声叹息”。在这里用了一些修辞的手法,比拟,隐喻,借代等,言之不可言之事,借外象以书己义。作为承联,感觉本联与起联的承接并不顺畅,起承两联之间缺乏一种关联,诗脉在此为之一涩。上一联的主角是“云”,而这里的借的意象是流水落花。这一联本身意象的选取也颇感杂乱,流水、红叶、落花、篆炉……它们之间的组合过于随意了而没有形成一种诗意上的“序”。“流水已随红叶故”---“流水……故”这样的形容很不自然,流水可尽、可枯、可断、可逝……但不可故的。情理上,只能红叶随流水,流水如何追红叶?千万不要把这说成是一种诗意的艺术表现手法,夸张想象比喻,是要以合理为前提的,情理之中是必须的,也是意料之外的基础所在。下句“落花空忆篆炉焚”也是同样的有悖常识。既然是“忆”,那么必然是先有“焚”才能有“忆”,“焚”后的“落花”还能称之为“落花”吗?本联,因为“红叶”意象的影响,以及悲凉情调的渲染,依然没有贴切作业的主题---春
新成绿蚁愁无醉,早熟黄莺恨未勤
颈联,也叫转联,而我更喜欢称他为转联。因为这个位置在诗体中很重要,说句不很恰当的比喻——这里相当于“黄金分割法”中的分割点。我们看这篇律诗的转联,转了没有,按常理,有“醉”有“恨”都属于“意”的层面上的意思,在诗的章法上是可以算做“转”的层面之象了。但是,我仍然判定这一联其实没有章法上的“转”,这一联其实属于一个散字。怎么说呢,也就是说,前面的起承两联和这一联没什么大的关联,细品味一下,这不是转,而是另一个“起”。前面点评时,我曾试着将诗意散乱的诗作切割成两首可独立成篇的诗,这篇律,是同样的情形。为证实我的感觉,将之分一下试试:
(一)
溪山阁外一天云,半入瑶台碧玉裙。
流水已随红叶故,落花空忆篆炉焚。
(二)
新成绿蚁愁无醉,早熟黄莺恨未勤。
去日堂堂春几度,谁教明月不思君。
看到了吧?这完全可以分成两个互不牵扯,而独立成篇的绝句。我们可以注意一下承联下句里的“空忆”二字,这两字其实就已经有了“结”的味道了。因为在此“空忆”之感之后,其实诗的味道已经用尽了,再写什么都属于添足了。所以,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和贴切性,会直接影响到整体布局的效果的。平素所说的谋篇和炼字造句,其实是不可分的。诗作可以被一刀两断,说明了什么?说明在律诗的写作中,没有很好的谋篇布局。没有整体观,就必然把诗写的分了家了。我一贯强调结构是诗词创作的第一要素,赏析诗词作品,首先看重的也是谋篇。结构不稳,径自在这推敲词句就失去了意义。
本律的结联还是比较典型的结句,说明了作者的笔力还是很娴熟的。整体看,主题的表现比较弱,结构不稳是主要的,造句凑痕明显,炼字略有不足,本律可再斟酌推敲。
55忆秋词
城中未省春光好,槛外无将秀色分。觅径拾阶钟鼓近,鸣禽甫动渺然闻。
遥观铁耒仍耕绿,暗嗅山僧应煮芹。莫问余心牵念否,撷桃花润染诗文。
[对仗小议] 先闲聊几句对仗的问题。近体诗写作之特点,重在对偶,妙在虚实。原则上颔、颈二联是必须对仗的。,而首尾二联则不要求对仗。中间对仗可以够成精致典雅之工稳,形成文体的骨架,首尾不求对仗,则可体现虚实变化之灵动。这样的安排是为了避免文法过于单调而显得枯燥。这是近体诗一般的形式要求,但近体诗也不是刻板僵化的,也是允许有变通的。在对仗上,就可以有些变化。比如,仅颈联相对仗的,是“蜂腰格”,首联对仗而颔联不对仗的叫“偷春格”等等。而前三联皆对仗只是尾联不对的,也是时有所见的,下面要赏析的这篇律,就是这样在对仗上变体的近体诗。
城中未省春光好,槛外无将秀色分。
观看本律的起联,是采用了对仗的方式而写作的。我认为,形式是为主题服务的,采取什么样的表现方式,要根据主题以及所构思的特点而决定的。对仗,则表现出工稳的特点。起联便对仗,对于理趣诗、豪放诗以及庄谨一些主题格调的写作比较适合。但对于写情描景之作,尤其写《春》这样题材的作品,对仗的工稳性会对诗意的灵动性有所制约。观看本联,其实就感觉到了这点。这里注意到二个关联词“未省”和“无将”。“未省”是没有领略到的意思,“省”在这里只是感觉的意思。“无将”本是一个成词(谋逆之义),但作者在这里其实是没用这个成词的含义,而是引申了一下。个人感觉,这两个关联词在诗句中的作用,只是体现了文典之表现,其实完全没必要这么写,有为了对仗或者为了表现“典藏性”而强凑的嫌疑。结合全篇,揣测起联本意是应该----城里品味不到什么春光,还是到野外去寻觅一下春色吧。但从写作表现上看,有些生涩。上下句字义显得雷同了。下句“槛外”本义只是门外的意思,引申到“野外”(俺给引申的,否则隔的太狠了)这个意思上,有点远了。依转折词的关联性质,有此“未省”的意思,下面就须要承接,上联有否定,下联要承接。而不应该写成并列关系。这样用词,就是不作对仗句,也要有流水意。“未省”和“无将”形不成这种流水的关系。
本联铺陈,形成分叙,有欠流畅。七律的起联,还是自然平稳点为好。建议起联采用流水对比较合适,并注意对仗的工整。
觅径拾阶钟鼓近,鸣禽甫动渺然闻。
起联求对,而颔联未对。可以看出这是作者有意采用的对仗形式——偷春格。是想在格式上也暗合题意吧,呵,可谓用心。对于这一联,描写上有些不够简练,炼字显得不足。“觅径”“拾阶”二个意象取其一便可,诗语上不需要如此细致的“重复”刻画。“鸣”“甫动”的搭配也嫌赘笔了。关于炼字的问题,我在前几天赏析作品时说过一个个人观点:一句之中不要使用三个(包括三个)以上的动词(动作),动多必乱,这样的语病谓之“多动症”。本联上下句的衔接不够自然,意上有些隔了。“渺然闻”这样的写法也很不妥,这里用不上“渺然”来形容的,此情此景,其实就是若有若无的“隐然”的意思。“甫动”在这里尤其别扭。还有个问题,就是关于“钟鼓”的。呼应下句的“闻”字,这里的“钟鼓近”应该是指钟鼓之声了吧?结合下面“山僧”的意象,这里应该是接近寺院了吧?那到底是钟声还是鼓声呢?人常说的是“晨钟暮鼓”,指的是早晨撞钟,暮时击鼓,而不会每天钟鼓齐鸣的。此词可酌。
遥观铁耒仍耕绿,暗嗅山僧应煮芹。
诗写到这里,就有点强行凑景了。说作者这里是在“凑景”,因为这样描写的可疑之处很多。前面有“钟鼓”的意象描写,就是说明了时辰,那么此时是耕作的时候吗?既然是“遥观”你分辨得出耕作者使用的是“耒”还是其他工具吗?前面又写了“觅径拾阶”“鸣禽……渺然闻”,本联还有“山僧”,结合起来看,想象得出是山中、野径、林密的景象,那你身在其中能“遥观”多远啊?不过,看这句“暗嗅山僧应煮芹”写的却是很有趣的,呵呵。
莫问余心牵念否,撷桃花润染诗文。
前面三联实际上是描述了一个出来踏青的过程,城里嫌闷,踏青野玩,描绘景致。描述的有点凌乱,但毕竟是理出了一条线索。无所谓起承转合,只是将过程一路写到了第三联。到这里应该是结最后一联了,作者在此忽生感叹句“莫问余心牵念否”---不要问我是否在挂念着。这句好象来的有点突兀了。“牵念”什么呢?为什么“牵念”呢?前面游玩的正开心呢,还在暗嗅煮芹的味道呢,此时此刻,有何牵念可言?嗅到煮菜的味道,饿了?最后一句属于凑字了,接引无由。
综合全篇,立意上比较贴题,扣合春的景象,描写城外踏青之旅。有游记的影子。对仗采用偷春格,暗合春之主题,选材用心。诗之结构不稳,结的突兀,影响全篇构架。遣词造句方面,有堆砌的痕迹,失之流畅。造境略有失之和谐,炼字尚嫌草率。
56啸天
东风无信误飞燕,二月江南断锦文。昨夜霏林折几处,今晨霜草倒千军。
儿童难目纸鸢影,老叟还皮棉袄纹。连夜雨疏添乱絮,何时入梦枕横汾。
东风无信误飞燕,二月江南断锦文。
没有东风吹来的讯息,春未到,燕未归,一个“误”字,代表了对春的期盼。这样起的构思比较独特,还不错。下句的“锦文”,可能是指“锦书”而言(为凑韵而为文),意取易安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之句。但这里有个小失误。注意一下,可以捎信的是大雁的“雁”而不是燕子的“燕”。按近体诗的章法来说,从题意的反面来引出主题,这样的开篇起句,属于“反起法”。作业题目是春,本律起联开篇如是写,可以视为反起。萧瑟悲凉,悲凉中含着祈盼。
昨夜霏林折几处,今晨霜草倒千军
承联还是这个背景气氛,但却加重了笔调。今晨起来看到“霜草”倒了一片,可想而知,昨夜肯定大风吹过,而且是寒风。“霏林”的意象有些不明,“霜草”其词是指衰草而言的。这样描写,把这个景象描写的很生猛,但夸张的稍嫌过了些,也有些直白,呵呵。
儿童难目纸鸢影,老叟还皮棉袄纹。
这一联还是在描写春未到时冬天的景观。孩子们想去玩风筝也玩不成,老人为了抵御风寒,还穿着大皮袄呢。“纸鸢影”是春天的游玩景观,作者在这里用的还是一种对比,以孩子的角度来衬托出对春的愿景。
从起联到三联,皆是描写“北风卷地百草折”的景象,描写时借用一些象征春天的“意象”,来暗喻一种内在的希望,是对春天到来的强烈的希望。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背景,从景物到人物,没有感言,没有直接写题目,却用这种强烈的反差来表现希望中的春的意象,构思很有新意,呵呵,赏。不足之处有几点,1,遣词造句不够精练,用语比较直白,造境略嫌生硬。2,对背景气氛的描写,最好在情调上能协调起来,起联是“思念”之意,次联是写“冷酷”的强度,三联是老幼猫冬。显得零散了些,最好能协调起来。3,造句上,句式很别扭,容易形成歧义,“老叟还皮棉袄纹”怎么断句都难受,是吧?
连夜雨疏添乱絮,何时入梦枕横汾。
看到尾联,令我颇感意外的是,上面描写的背景氛围一点都不改变,作者是决定将阴寒意象进行到底了。其实,前面几联的描写,在构思上,我都觉得可以。但是这一联,还是能够提升一下为好。哪怕在最后一句,引入一个春的意象进来,哪怕让它在梦里实现,都可以变成一个点睛之笔。“何时入梦枕横汾”写的太朦胧了,是让什么入梦啊?希望不要做猜谜式的含蓄表述,而是该亮的时候就要亮起来,该亮的地方就要亮起来。赏读时,可以把大部分的背景描写看做是着意的设计,但是不能都是背景,不能都做衬托,要有点睛。个人看来,有些可惜了。因为这一点的差别,判定为脱题。
敬请关注醉月诗苑ylpzzysy,投稿邮箱1451057278@qq.com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