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编号:09-026
本期编辑:陈黎云
延续秦晋之好 · 传承黄河文化
访雁丘 说寄托
时 新
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山西诗词学会会长
近日,诗友访问了位于汾河畔的雁丘,并写了诗词。雁丘,因元好问的一首《摸鱼儿》而知名。那么,《摸鱼儿》词中是否有所寄托?词的寄托,如何表现呢?
摸鱼儿雁丘词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这首词写于何时?
这首词大约写于元好问十六岁时。
先来看看元好问年青时的经历。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太原秀容(山西忻州)人。其先祖是拓跋魏人。祖父元滋善,做过儒林郎、铜山府君,赠朝列大夫。生父元德明。累举不第,放浪山水间,饮酒赋诗以自适,年四十八卒。
他有个兄长元好古,字敏之,性颕悟,读书能强记。娶妇不谐。遂以狷介得疾,金宣宗贞祐二年(1214)三月遭北兵屠城之祸,年二十九。
元好问出生七个月时,过继给其叔父元格为子。元格曾做显武将军、陇城县令等。
“好问字裕之,七岁能诗。年十有四,从陵川郝晋卿学,不事举业,淹贯经传百家,六年而业成。”《金史》,他的嗣父元格,为陵川令时,他跟着陵川郝天挺学习。其间,元好问十六岁时,到太原一次,是赴太原府试,即“乙丑岁赴试并州”。回忻州一次。其十八岁时,由陵川回忻州完婚。《忻州天庆观重建功德记》:“曩予婴年,先大父挈之四方,十八乃一归,始闻乡里谈天庆异事”。二十一岁时,扶送嗣父灵柩回忻州。“予以始生之七月,出继叔氏陇城府君。迨大安庚午,府君卒官,扶护还乡里,时予年二十有一矣。”《南冠录引》。后来大概就在太原了,“始予年二十馀,住太原学舍。”《十七史蒙求序》。
他七岁能诗,曾有《箕山》《琴台》等诗。在年青时有诗《初发潞州》:
潞州住久似并州,身去心留不自由。
白塔亭亭三十里,漳河东畔几回头。
《摸鱼儿》一词,最初写在乙丑,金章宗泰和五年,即1205年。现在的词序中称:“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这里有两个问题:
其一,今改定之,何时改的?改了哪些?
今查,明代陈耀文编《花草萃编》所载序,并无“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而是“号曰“雁丘”,并作雁丘词”。其中“问世间,情为何物”,为“恨人间,情是何物”。“就中”作“是中”。馀皆相同。
这是元好问最早的词作,十六岁时,这是没有疑问的。那么,何时改定之的呢?《遗山自题乐府引》说:“岁甲午,予所录,《遗山新乐府》成。”改定当为是年,即金哀宗天兴三年(1234)。元好问这一年44 岁。元灭金。
其二,当时的同行者有谁?他们赋了那些诗?
从现有文献中看到,有两人个人和了元好问的词《摸鱼儿》,即李冶(亦作李治)的一首,与杨果的一首。如下:
李治摸鱼儿
雁双双、正飞汾水,回头生死殊路。天长地久相思债,何似眼前俱去。摧劲羽。倘万一幽冥,却有重逢处。诗翁感遇。把江北江南,风嘹月唳,并付一丘土。
仍为汝。小草幽兰丽句。声声字字酸楚。拍江秋影今何在,宰木欲迷堤树。霜魂苦。算犹胜、王嫱有冢贞娘墓。凭谁说与。叹鸟道长空,龙艘古渡。马耳泪如雨。
(图:太原汾河畔“雁丘”)
杨果摸鱼儿·同遗山赋雁丘
怅年年、雁飞汾水,秋风依旧兰渚。纲罗惊破双栖梦,孤影乱翻波素。还碎羽。算古往今来,只有相思苦。朝朝暮暮。想塞北风沙,江南烟月,争忍自来去。
埋恨处。依约并门旧路。一丘寂寞寒雨。世间多少风流事,天也有心相妒。休说与。还却怕、有情多被无情误。一杯会举。待细读悲歌,满倾清泪,为尔酹黄土。
从个人来看,李冶生于1178年,比元好问长十二岁,泰和五年时为二十七岁。虽然后来两人在河北封龙山及以后有交往,但此时似乎尚无交往。杨果生于1197年,当时仅八岁,自然也不可能有和词。所以,留下来的和词,当是后来写的,并非当时的“同行者”。至于同行者是谁?已经无从考征了。
词的开篇即破空而来:“问世间、情是何物?”这一问,直贯千古。正可用陈子昂所述,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问。诗人自答:“直教生死相许”。这一震撼人心的回答,打垮了世间对于情为何物的所有回答。当以生死相许时,还有何物、何事、何语、何誓能代替呢?
然而,十六岁的元好问何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呢?
首先,当时元好问会有何等的生死观:我们从他的诗句中,可以窥得一二。
《天门引》:“古来多为虚名老,不见阿房净如扫。千年虎豹守天门,一日牛羊卧秋草。”
《并州少年行》:“君不见并州少年夜枕戈,破屋耿耿天垂河,欲眠不眠泪滂沱。著鞭忽记刘越石,拔剑起舞鸡鸣歌。东方未明兮奈夜何”。
《涌金亭示同游诸君》:“举杯为问谢安石,苍生今亦如卿何?元子乐矣君其歌!”
一腔幽并之气,横亘于胸中!轻生死,而重意气,这是幽并少年本来的精神基因。但是,生死之价值又在于情义。在人生的道路上,生为情而生,死为情而死!所以,这样的生死观、情感观,成为这首词的思想基调。
而且,诗人以“直教”一语推出,使的这种情感观、生死观没有商量的馀地,诗人直接的肯定态度,增强了认识的准确性,增加了情感的深重感。
元好问所以会有这样的生死观,还有另外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
从社会环境来看,他生于金章宗元年(1190),他的青年时期正是119年金朝的后期,金王朝受到蒙古军队的侵扰,山东、山西、河北有九十多个州郡被攻破。贞祐二年(1214)金被迫迁都汴梁(开封)。贞祐四年丙子(1216)蒙军包围太原。元好问全家不得不逃往河南,“贞祐丙子之兵,藏书壁间,得存。兵退,予将奉先夫人南渡河,举而付之太原旧亲家。是岁寓居三乡。”(《故物谱》)又有“因循二三年,中原受兵,避寇阳曲、秀容之间,岁无宁居。”(《南冠录引》)社会的动荡,颠沛流离的生活,战争的生离死别,使年轻的他在思想上已经很成熟了,对于生死的思考,一定是他思想的焦点。
二是他的学识。
元好问这一时期的主要精力,是学习。元好问从小就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予自四岁读书,八岁学作诗”。(《南冠录引》)“某不敏,自初学语,先夫人教诵公五言”(《王黄华墓碑》)记载了他的嗣母、元格的夫人教他读王庭筠五言诗的情况。“我昔入小学,首读仲尼”,“少长读鲁论,稍与义理俱”。(《济南行记》)。特别是在陵川郝天挺门下的学习,奠定他一生的学养基础。郝天挺教之为人,特重涵养名节。教之为诗,不特为举业。直到“二十学业成,随计入咸秦”(《古意二首》)。这样的学养,必然会使他能够有高于常人的认识水平,有更为高尚的生死观。
回头,我们说元好问的这首《摸鱼儿》雁丘词: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上阕以双雁为中心,叙述了双雁相随相爱的一生,经寒暑,历云雪,最终生死相随。提出了情为何物的追问。下阕却从汉武渡汾而歌起,以招魂、山鬼之魂,招双雁之魂!以为,此情将千秋万古而不灭!今筑雁丘,等待诗人来访此丘,来访此情!
那么,诗人是否有所寄托呢?
双雁之死是悲哀的,但从中元好问看到了比死的更崇高的东西,这就是爱的崇高精神!词中,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对于爱情的认识。这种思想情绪是十分感人的。而其中是否还会有所寄托呢?
寄托的本意是指将心灵的某种情绪,依托于相关的另外事物,以寻求更好的思想和精神追求。当人们在郁闷、伤心、迷茫之时,却找不到真实的心灵依靠,于时,就需要找到一个另外的事物,将这些情绪疏导至这些事物中,以缓解内心的情绪。并从中找到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情感。有精神寄托时就会将不利情绪,转换为更高、更健康的精神面貌。
应该肯定地说,诗人是有所寄托的。
诗人以史为鉴,寄托了对于生命的珍惜,和对于美好理想的追求。
诗人拈出汉武帝的《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秋风辞与雁丘皆因汾水而起,而辞中又倾诉了“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的感慨,显然,诗人于其中寄托了自己的少年理想!至于以招魂、山鬼之魂,招双雁之魂,其实,也是诗人在招自己的忠诚之魂。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宋玉怜哀屈原:“忠而斥弃,愁懣山泽,魂魄放佚,厥命将落。故作《招魂》,欲以復其精神,延其年寿。”
辛弃疾有《沁园春》:
“老子平生,笑尽人间,儿女怨恩。况白头能几,定应独往,青云得意,见说长存。抖擞衣冠,怜渠无恙,合挂当年神武门。都如梦,算能争几许,鸡晓钟昏。
此心无有新冤。况抱瓮年来自灌园。但凄凉顾影,频悲往事,殷勤对佛,欲问前因。却怕青山,也妨贤路,休斗尊前见在身。山中友,试高吟楚些,重与招魂。”
与元好问的《摸鱼儿》可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作词之时,一老一少,情感年龄不同而已。元好问咏怀雁丘,寄托诗人对于美好理想的追求。
词之寄托,一般借咏物,咏事、写景之时,抒发作者某种情绪和愿望。寄托,在中国诗词创作中是有传统的。《诗经》中以香草美人,寄托作者的忠贞,即是寄托手法。寄托之法能使读者从词中理解作者的情之所托,意之所指,更加深刻地认识词人的精神世界。
但在实际的词的创作中,也出现了一种所谓寄托,使寄托流于牵强附会。如历史上常州词派,他们主张“意内言外”。就这个词本身,并无大错,但他们对此的认识与解释却是有问题的。如他们认为温庭筠的《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是“感士不遇”之作,认为作者是借“小山重叠金明灭”,言仕途之不测,借“照花前后镜”,言无所适从之状。显然是过度的牵强,并不是寄托。
在诗中,我们举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为例: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两句诗寄托着深意,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他十分沉痛的心情。“不见长安”,触境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把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在词中,举一例岳飞《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词中写了他收复失地的理想不被理解,意见不被采纳的苦脑,寄托了词人在《满江红》词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理想。
在词的创作中,并非每首词都要有寄托。但是,若是能有所寄托,则词会写的更加感动人。有的词中,写的有较为明白的事理寄托,如岳飞的《小重山》,有的则并无确指的事理,只是某种情感的寄托。
如苏轼《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以山行中对种种境遇的不肖一顾,表达自己的旷达之情。
寄托是词的一种重要写作手法,通过对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的解析,了解寄托,学会在词中有所寄托,就会提高我们的词作水平。
【作者简介】
时新,男,1946年生,山西清徐人。。。、太原市委工作。、。1992年10月取得副研究员资格,。2006年3月退休。现为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诗词学会会长,《难老泉声》主编。
【请您关注】公众号:huanghehunshanxi
【请您投稿】邮 箱:381329405@qq.com
【责任编辑】陈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