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3日下午,第十七届青年经济学者论坛分论坛十三“英文论坛1”在暨南大学经济学院601室举行。分论坛主持人为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张红老师。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万千、暨南大学张华、厦门大学倪骁然、上海财经大学殷华、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张红为本场分论坛带来精彩的报告。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的万千老师报告的题目为“The Effect of Expansion on 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 of Education:Evidence from China”。万千老师首先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写这篇文章的动机,然后从三个方面说明为什么要选择教育的代际流动作为研究的方向。万千老师接下来说明了较高的教育扩张问题,然后作出如下猜想:教育代际转换上的教育扩张效应可能是非线性的。万老师接下来介绍了MMI(maximally maintained inequality)和EMI(effectively maintained inequality)两个理论。然后进行了说明:(1)调查教育代际流动性上高教育扩张的效应。(2)解释那些混合的发现。他们得出如下发现:(1)通过多年的教育测量ITE(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education),HEE(higher education expansion)减少ITE,ITE与大学录取率呈现倒U关系,高等教育供应程度直接表现为MMI。(2)然而当他们用大学入学考试(CEE)评估ITE时,实验结果表明,HEE不显着变化ITE和ITE似乎与大学录取率无关,与EMI一致。(3)内部机制表明,家庭教育背景与高中的类型呈正相关关系,高中阶段的高中阶层边缘效应由HEE下降,HEE不明显地改变了高中阶段的边际效应在高考中的得分。(4)最后,他们发现性别、户籍类型和中等教育类别的影响的异质性。接下来万千老师阐述了这篇文章做出的主要贡献:(1)第一次研究了教育代际转换的高的教育扩张效应。(2)通过测量多年的学校教育我们发现了教育代际流动上的综合的高教育扩张效应。(3)调查了教育代际转换上的高的教育扩张效应的内部机制,并找出了高等教育不平等的起源。
暨南大学的张华老师报告的题目为“The Emergence of New Technology-based Sectors at the Regional Level in China--A Proximity Approach Based on Chinese Patent Data”。首先张华老师从引言说起:A.列举了一些文献说明新工业的出现和发展在经济学界上是一个热门话题,一个地区现有的相关能力决定了新技术和行业的发展,产业之间的技术关系促进了知识从现有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B. Hausmann等人提出产品空间研究框架,开展现有产品与新兴产品连接机制的系统分析。然后张老师提出可以改进的地方:A. 以前的研究使用产出或出口数据来研究这个话题,只有少数研究集中在技术方面。B. 以前的研究集中在发达国家的数据上。基于专利数据的相关研究较少讨论。C. 以前的研究集中在地方能力的影响上,他们似乎将区域视为独立实体。从以上需要改进的地方,张老师说明了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进一步研究新产业在产品空间框架下的发展,重点关注技术方面。主要发现包括:A.新技术型部门的出现取决于省内的技术结构。B.除了省级密度的影响外,邻近省份的技术密度对新兴技术型产业的出现有溢出效应。 C.不相邻省份的技术结构对新技术的演变有不确定的影响。D.如果一个省靠近技术密度最高的省份更有可能开发新技术。也就是说,溢出效应受距离限制。这篇文章的主要贡献包括:A.文章是首先研究这个问题的研究之一; 使用国家知识产权局(SIPO)的专利数据在1998 - 2013年期间建设技术空间。B.模型考虑了省内的影响以及其他地区,包括邻近省份和全国其他地区的溢出效应。C.修改密度方程,使用距离加权技术密度。然后张老师讲了他的实证方法并给出政策建议:A.省份应将“2025年制造”计划与自身技术特点和产业发展相结合。为了提高地方发展新技术型产业的可能性,各省应发展一些不可或缺的能力。B.由于溢出效应,注意与周边省份进行合作和互动。C.。同时需要建立更多渠道,促进技术溢出,促进相对落后的省份技术开发。
厦门大学倪骁然报告的题目是“Does Political Turnover Encourage or Impede Innovation in China: Evidence from Firm Patenting”。倪骁然认为当官员更替产生时,企业的创新产出是增加的。他运用了两个指标:(1)当年所申请专利的数量;(2)当年所申请专利获批的数量,来进行了研究。数据表示:上市企业每年平均会申请5-7个专利,而专利审批通过平均为2.2个。他指出专利申请集中主要在官员更替发生的下一年,一个从外地来的官员对企业的影响更大。通过数据研究,他提出官员更替会导致企业创新的提升的结论。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张华评价倪骁然关注企业创新的影响是个很好的想法,并提出是否考虑到高新企业的认定政策等相关问题。
上海财经大学的殷华的论文题目是“Understanding Borrower Default in Mobile Marketplace Lending: The Implications of Mobile Phone Activities”。文章首先提出了如何准确预测信用风险程度的问题,给出了借款人打出电话越多,违约风险越大,借款人接入电话数越多违约风险越小的结论,因为打进电话更多的借款人可以得到更多的社会资源。该论文的评论人指出微信和电话存在很强的替代关系,因此仅凭电话数量来研究缺乏一定的准确性,报告人进一步指出强关系比弱关系在违约风险上更显著,也说明了未来研究的重点会放在电话数中跟谁联系的问题。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张红老师报告的题目为“Causal Effect of Stock Options on Employee Retention: Evidence from the Bunching Design”。张红提出员工驻留和筛选是股票期权的主要作用,公司有的职员为了拿到期权,就会把离职延后,通过设计就可以得到一个函数来体现期权的驻留作用有多大。通过比较观测离职分布和反事实离职分布,她得出反事实离职分布高于观测离职分布,这表明有人压制了离职。她指出:公司发期权是一个很理性的行为,股票期权对公司职员的离职决定有影响。上海财经大学殷华评价利用股票期权的分期不仅发现了对职员离职的影响,还可以对企业的决策有进一步的研究认识。其他在场的老师还提出股票期权发行是否有重叠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