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病例分析】子宫绒毛膜上皮癌患者尿HCG假阴性报告一例

2022-07-12 07:28:00

●检验地带网微信公众号—检验医学最新资讯、学术资料等专业资源发布平台!我们的品牌主题有【看图识血细胞】【医路检心】【检验科漫画系列】等关注我们免费订阅



作者:广东优生优育协会附属康优医院医技科 潘少池 李琴

一、病例

患者,女,26岁。因恶心、呕吐10余天,突发下腹剧痛,于2010年5月11日晚到我院急诊科就诊。平素月经规律,5~6/30天,LMP:2010-3-11。患者1月5日因“孕28+周死胎”在外院引产一次,结婚六年,孕3产1人流1引产1。5月1日因恶心呕吐于外院验尿HCG,结果不详。查体:T36.5℃,P86次/分,R20次/分,BP100/70mmHg,急性失血貌,扶诊,站立时腹痛头晕加重,下腹部可及一拳头大小团块,明显压痛、反跳痛及肌张紧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辅助检查:白细胞14.4×10^9/L,中性粒细胞78%,尿酮体(+),尿HCG(-)。妇科B超示:子宫前位,轮廓欠清,前方见一大小约95×72mm混合回声团块,性质待定。子宫后方可见不规则液暗区约16mm。考虑妇科急腹症,立即通知妇科会诊。予消炎、止痛对症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并出现站立时腹痛加重伴晕厥。妇科检查:外阴产型,阴道畅,宫颈举痛,子宫略大略软,边界不清,腹部包块压痛明显;双附件(-)。腹腔后穹窿穿刺抽出1ml暗红色不凝固血液。复查尿HCG(±),血β-HCG>200000mIU/ml,会诊意见:考虑宫外孕破裂;腹腔内出血;Ca待排。鉴于病情危急,立即收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手术,术中见子宫前壁一拳头大小(5×4cm)类圆形破口,边缘不整,破裂处堆积暗红色腐肉样组织,约150g。清除病灶并送病检以明确性质。病理检查报告:(子宫破裂处)绒毛膜上皮癌。

二、讨论

绒毛膜上皮癌(下称“绒癌”)是一种继发于正常或异常妊娠之后的滋养细胞肿瘤。其中50%发生于葡萄胎之后,25%发生于流产后,22.5%发生于足月妊娠之后,2.5%发生于异位妊娠之后。在国内,曾有宫内妊娠合并绒癌的报道。当子宫病灶穿破浆膜层时可引起急性腹痛和腹腔内出血,严重时可导致休克或死亡。

该病例继发于引产之后,且距离上次妊娠时间较短,肿瘤因穿破浆膜层而引起急性腹痛及腹腔内出血。术中见子宫病灶边缘不整,形态较不规则,呈烂肉样,质地松软,暗红色,伴广泛出血。病理检查可见显著异型增生的合体及滋养叶细胞,无绒毛结构。绒癌临床表现与一般异位妊娠相似,主要有停经史、阴道不规则出血、腹痛、B超检查示混合性包块,HCG异常增高。此外某些非滋养层肿瘤疾病(如癌,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同样会引起HCG浓度的升高,应注意鉴别诊断。此时若单靠经验极易误诊为异位妊娠,在滋养层细胞肿瘤,如绒癌、恶性葡萄胎患者体液中HCG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孕妇,可达数万至数百万U/L。男性尿中HCG升高,要考虑肿瘤如精原细胞癌、畸形及异位 HCG瘤等。因此,必须由临床医生综合其它临床症状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如血HCG、病检)诊断方可确立。

绒癌转移主要通过血行播散,最常见转移部位为肺,占70%-80%。绒癌一般术后3周尿HCG应<50U/L,8~12周呈阴性;如HCG不下降或不转阴,提示可能有残留病变,这类病例常易复发,故需定期检查血或尿HCG。HCG是由两个非共价键相连的肽链 (α亚基及β亚基)组成的粘蛋白激素。定量检测患者血液HCG,可以辅助妇女妊娠、流产、良恶性葡萄胎、绒癌和畸胎瘤等的诊断及疗效监测,故临床中我们也将HCG看作妇科肿瘤的标志物之一

结合患者特殊病情和辅助诊断(血β-HCG极高,远高于正常孕妇高峰值),谨慎起见,我们重新采集该患者尿液按1:500稀释后,尿HCG(+)。故我们初步考虑为滋养层细胞肿瘤(高度怀疑绒Ca可能)。

但是我们不禁要提出质疑:为何第一次尿HCG检测为阴性呢?从试剂方面来讲,我科应用大卫早早孕试纸(胶体金法,粤食药监械(准)字2008第2400279号)来定性检测尿液中HCG,该试纸准确性高,重复性好,单人份独立包装,干燥无污染,检测过程均按试纸说明书操作,未出任何异常。从检测原理来说,其原理实质上属于抗原抗体反应,该试纸采用双抗体夹心一步法技术,以胶体金为指示标记,从而检测尿液中HCG的浓度。应用胶体金法检测尿HCG,其特点是单份测定、操作简单(一步操作)、快速、准确性高和重复性好,除商品试剂外不需要任何仪器设备,几分钟即可用肉眼观察结果。在抗原抗体的反应中,必须讲究特异性、比例性的统一。

于是,我们便联想到钩状效应(Hook effect)。钩状效应是1977年Green等根据反应曲线的形状提出的,指免疫检测中由于抗原、抗体浓度比例不合适而致检测结果呈假阴性的现象。临床检验中该现象并不多见,一旦发生却可以对检验结果造成错误或假阴性。临床检验中我们将抗体浓度过高所致结果称前带现象,抗原浓度过高所致结果称后带现象,统称为带现象,钩状效应也属于带现象。假若该患者尿液中HCG浓度极高,导致抗原、抗体比例不协调或某方面异常升高,产生钩状效应,造成假阴性结果。

我们不妨作如下假设:

假若该患者第一次HCG浓度极高,达到10^7数量级时,发生钩状反应,可能试纸检测不出来;

假若该患者通过补液,出血或者渗透性利尿等作用,导致尿液稀释,数量级与正常孕妇10^6相持,则第二次可以检测出来。

那么,临床实践中我们应该如何避免钩状效应的发生呢?那就要求我们必须保证抗原、抗体量比关系的恒定。

最后,我们提醒对于临床指症明显而尿HCG阴性,除了完善相关检查检测,排除标本污染或检测方法错误外,还应该对患者尿液进行倍比稀释后检测HCG,并且在术前后动态监测血HCG浓度。

来源:检验世界网


❤【医路检心】欢迎检验战友们分享工作中的乐趣!你有一个梦想,我提供一个平台!心动不如行动,发送“TG”查看分享攻略!【检验随手拍】可以在检验医学圈晒图啦!发送“KS”查看2015年医学检验职称考试辅导方案!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检验医学圈检验人的掌上交流平台)

检验地带网微信号:labddcom
更多资源请访问检验医学专业门户网站(www.labdd.com),手机访问(m.labdd.com)官方微博:weibo.com/labddw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