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砺之影术第三十五期(第7组)匿名诗歌评论活动展示

2020-11-20 06:48:33


【 前言 】


砺之影术诗群于2017年12月1日晚 20:00——21:30成功举办了第三十五期(第7组)匿名诗歌评论活动。本期策划:砺影,主持人:雪铓。参与受评3首诗歌,参与评论的有18位优秀诗人:   /雪铓/王永/包锡刚/王寻欢/曹忠胜/鸣砂火/诗之梦人/张奎山/sala/木闲闲/阿固/青禾/玲魂颤音/红朵/冷子等,他们对受评诗歌进行了精彩而各具特色的点评,学习氛围雅致而轻松,无论是对获评的诗者还是评者自身,都有良善的促进。素素、采风、红朵、在活动结束后对现场收集的作品及时进行了汇总整理。经过征求3位受评作者意见,均署名展示。现就当时评论现场进行回顾和展示。


砺之影术第三十五期(第7组)匿名诗歌评论活动

精彩回放



雪铓

主持人


砺之影术诗群群友们,大家晚上好!

砺之影术第三十五期(第7组)匿名诗歌评论活动正式开始,欢迎全体群员在此相聚,开始愉快的评诗旅程。

1、本期3首诗歌,将按照顺序逐一粘贴群内,每首诗接受评论时间25分钟。

2、本期活动旨在提高群成员诗歌写作与鉴赏水平,希望全体群成员积极参与评论。在发表诗歌评论时,坚持就诗论诗,用有效的言词,提炼出每一首诗的优缺点,以及中肯的修改意见。力求保持群内气氛团结、融洽,禁止一切与诗歌文本无关的不正当言辞或者有侮辱性质的人身攻击。

3、为不给现场助理增加收集整理评论内容的工作量,请全体群成员在发布自己的评论内容时注明姓名,只发一次,作品内容不必发出。

4、活动期间请所有群员自觉遵守活动规则,禁止在群内粘贴任何形式的广告、图片、以及与评论无关的各种链接,禁止发放红包。

本期策划:砺影;主持:雪铓;现场助理:素素、梦缘、采风;平台编辑:雪铓。

下面,请大家看第一首作品:



 



寒衣节 

 
作者:冀卫军


寒风如剑,树叶应声落地  

薄凉的江水,载不动  

人间的凄凉和悲悯  

 

思念,在纸上燃烧  

映照出亲人的和蔼与慈祥  

却无法,让一块陈年的伤口愈合  

中间隔着太阳到月亮的距离  

 

火苗,贴着地面起舞  

心却如临断崖,一落再落  

灰烬,试图填平人间的坎坷  

 

眺望和倾诉,不过是一次次的重复  

你们没来得及传授的人生  

生活正在一一为我补课  



精彩点评



黄药师:度娘实在是好娘,让我这个浅薄人士也有装下去的本钱。且看我对寒衣节的解释(以下为百度所得):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

本诗开始就为诗歌的感情色彩营造了气氛烘托,这本无可厚非,可是紧跟着“人间的凄凉”,“人家的坎坷”等高蹈的表达,让我感觉到了你的霸气侧漏,跟我一样,心虚,不敢把感情落到具体的具象上,好像在回避什么。整体上,诗句只放进了一种情感,说出一些道理,而不把这些情感、道理落到实处,让人觉得诗意主观任性,难以获得读者的认可。个觉诗写,还是放低点姿态为好,更加容易取得与读者沟通的可能。


:“火苗,贴着地面起舞∕心却如临断崖,一落再落∕灰烬,试图填平人间的坎坷”,此段,写出了感觉,让人看到了伤痛与内心的悲凉,痛感的落差已显现。但总的说来,凄凉、悲悯、人生、生活……这些大词起不到助长“诗意”的作用,作者还没有找到这首诗统一浑然的表达。形式是重要的!后面似乎想“升华”,没有达到预期。


雪   铓 :寒衣节是祭拜亲人的时日,诗人以祭亲思亲为引,述写对现实的诸多真切体验,可贵的是诗人并没有只停留于对悲情生活的肤浅悲叹,而是升华为对现实和苦难的认知与思考,智性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磨难,适时地提升了诗意,见生命的韧性。诗的语言平实,却更见感受之深切。


鸣砂火:此诗主要表达亲人早走的悲痛和个人的后知后觉。“你们没来得及传授的人生/生活正在一一为我补课”。生活能补回遗失的人生经验一课,却补不回遗失的血缘亲情。

开笔造势逼人,情感强烈,只是“载不动/人间的凄凉和悲悯”表现有点落套。“思念,在纸上燃烧”,这个想象贴切,“灰烬,试图填平人间的坎坷”,可感深远。“中间隔着太阳到月亮的距离”,这个想象跨度大,只是有点牵强,感染力减弱。

 

曹忠胜:毕竟评论对选手而言渴求进取,固此忽略优点,提出建议:感觉用力过猛,诗人情感与思想需要由具像自然生发。此外,整首诗造势凌空,有突兀之感。


包锡刚:本诗以祭奠为题材,写出思念、艰辛,富于跳跃性的意象,试图述说哲理与人生,却因刻意求异的表达与隐晦,影响本诗的耐读性,但是,有些诗句,如最后两句等比较出彩。


王永:总感觉过于直白刻意了,词语强烈,但不入心。


sala:喜欢思念在纸上燃烧,一下子把我带入,想起逝去的父亲。不过从跳望和倾诉开始,我冇断裂感,没有形成情的一致性,思想一下子跳出来了。写思念亲人的诗,一下子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写到结尾中,让我觉得有点硬,连接不到情绪的着力点上。


木闲闲:写出来的作品,空乏的修辞。


王寻欢:寒衣节诗歌很容易勾起读者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从选题上来说这类诗歌应该引起读者共鸣的。作者从落叶,江水,燃烧的纸衣以及灰烬入手,可以说很好的运用了场景,如果能就此展开,完全可以写的更加深入人心。遗憾的是作者对这些充满意向色彩的场景却蜻蜓点水,反而引入一些不太融洽的哲思,使得本诗失色不少。不过这首诗歌如果用心雕琢的话还是可以逐步完美的。


诗之梦人:这首诗用了几个贴近寒衣的意象,概述作者内心的伤痛以及隐喻,指向世间的不公。只是让人感觉在断裂的语境中,存在一些语言呈现的混乱性,几乎有点刻意而求其达到烘托诗题的目的。由此,造成诗结构的散骨架,并导致内外张力的平衡。结尾也收得太快或毕露了。


泠子:有寒衣意象,有悲凉沉静诗境,但是读起来气息断续,停顿感太强,严重影响诗歌的整体感受。





兜不住的雨


  作者:采 风

 

寺内有一口深井,常年打坐

它的体积太小,功力不够深厚

人间的苦流经这里,井口的颜色

就会加深一层……

 

撞响的钟声

抖落心上的尘埃

把雨水落叶扫入同一条归途

 

听过钟响,焚香的人

看见草又漫过了刻符的井口

——他还是兜不住

来自身外的雨



精彩点评



黄药师:本诗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在主客之间自然切换,物像和心像融为一体,让内心感情表现出客观的性质,取得与读者共鸣的可能。不足之处意象切入、贯通生硬,不够自然。比如:

撞响的钟声

抖落心上的尘埃

改为“钟声撞落心上的尘埃”可能会合理些

再比如最后一节:

听过钟响,焚香的人

看见草又漫过了刻符的井口

改为:

听过钟响,焚香的人

看见水又漫过了刻符的井口

紧跟下文,会合理些和更能与前后的诗意形成回应,让诗意向一点滑动,增强诗歌的张力。


:“人间的苦流经这里”,“抖落心上的尘埃”,这样的句子其实没有表现力,把诗意“定死”了。选的“中心”意象可以,“井”能担负生命体,但写得不够深入。关键是作者事先没有对“井”有更深的体验。“兜不住”,怎么兜?用词准确吗?请三思。


砺影:这是一首让读者费解的诗,从题目到内容,很难让诗与读者产生共鸣。从诗的写作上看,作者想让诗歌承载更多的内含,但仅仅止于语言的描述,缺少回味和思考。诗歌的语言要有逻辑性,节与节之间要有承接,结句要有提升和延伸,而这首诗缺少起伏和语言的张力,很平淡。


雪铓:诗人把场景安排在“寺”里,“深井”里,带有一种收缩性与规避性,暗喻着与喧嚣尘世的区分,这是心志上的追求,更是一种生存态度,诗人追求的深井般远离尘世的幽闭生活,终究会被身外的雨瓦解。悲叹,无奈,但反观的内核却是别样的清新与洁净,是生活之外的眼界。


王寻欢:一口井,一口寺庙内的井,本身就有一种宿命与神秘感。作者借这首口井挖掘内心的尘埃,并且很巧妙的营造 “焚香的人/看见草又漫过了刻符的井口”的意向可以说达到了作者内心的要求,是可以感动作者自己的好诗。但可能是匆忙的原因吧,这首诗起承转合有些生硬,仍然是需要很好的磨砺的。


鸣砂火:觉得此诗表达比较涣散,除了第一节有点意思外,余下两节表现平俗少新意。


木闲闲:2号的字句式组合有使用惯性的表达,还是修辞。没内核,情绪也是没有进去,还是空乏。靠技巧,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滑不下去就华丽收下尾,出来的,都是用扫帚在泥地里拖扫的感觉,一条条划痕。


曹忠胜:我提出一个众多诗写者漫不经心的问题:容易忽视诗歌题目的内涵与外延。譬如本诗内在指向应该是井,而题的重心落在雨,便有反婚的危险。


诗之梦人:与黄药师有同感。另,词语运用上,在句子中的融合似乎显得生搬硬套。整体给人感觉还是虚空了一点。


玲魂颤音:内心传达到位,只是用词生硬,硬套痕迹明显。题目欠妥


阿固:问题很大,比如第一段,只需要说:在身体的井底打坐。别的,都是废话。诗歌,浪费文字,在广告中插播电视剧是可耻的。


青禾:语言缺乏准确性,一味追求陌生化。又一首为诗而诗之作。







《回到起点》


  作者:红  朵


褪去成人的外壳

粉嫩无邪的孩子,立在旷野

按下倒退键,回到起点,回到万物生长的春天

星星从夜空中下来 ,跳入河里洗澡

离去的人回归原位,他们继续耕耘、饮酒作乐

大地上有盛开的紫云英

 

冷风吹,卖火柴的小女孩,给我一支不灭的火焰

向前走,有陷阱、泥泞及突然跃出的猛虎

蜘蛛拽紧了安全绳,完成一次美丽的空中滑翔

我的手中,沙砾滑下

后背长出厚重的青苔

车流推着我,向漩涡中滑去

高楼是谁安插的一道道岗哨,戒备森严


精彩点评



黄药师:回到起点,无非就是表达一种感情,而且通过对这种没有过多受世俗影响的感情的怀念和向往,反衬对如今失去初衷的生活的厌倦。本诗开头就直入主题,用隐喻明显的诗句,表达了对简单快乐生活的向往。只是第二小节,个觉意象呈现得过于晦涩,原谅我实在没有深究下去的心思。


:回到起点,作者想表达两个意思,回到童年,回到乡野。后一段落,写到了回归之难。有的诗句不错,挺好,如“星星从夜空中下来 ,跳入河里洗澡”;“后背长出厚重的青苔”。总觉得题目不好!直接说明了诗的主旨,没有余味。这个题目太大,作者的思想能力和语言目前还驾驭不了。其实,这样的回到起点也是显得“幼稚”,也是表象、形式上的。

 

砺影:这首诗意象繁茂,语速急迫,本来是应该很有条理的诗,但却很乱。上下节无承接,第二节有些跑题,尤其最后一句,与题目有何联系?


雪铓:回到起点只是背离现实的美好期望,真正的现实是“沙砾滑下后背长出厚重的青苔/车流推着我,向漩涡中滑去”,诗人用两种情景的对比,突显出现实生活的滞重与困惑。诗的语言灵动,不乏许多好句子,可见诗人是用心感受生活,并书写下来。我想,诗写我心,写生命真实的轨迹,也是诗写的意义之一。


王寻欢:这首诗是一些意向的片段组合,感觉有些思绪混乱,我很努力地读,还没有找到感觉,继续阅读中!


鸣砂火:这首有点童话色彩,是一个“倒退”的梦。语言节奏把握不错。只是想象中有比较多的旧熟记忆,给人庸俗感,滑腻感,没有新意,有些遗憾。“高楼是谁安插的一道道岗哨”,多些这样比较新奇的诗句,可能会好些。


阿固:最大问题是,明明50毫升容量的容器,你却想往里多装200毫升。


青禾:相对比较喜欢这首作品,第一节呈现回到起点的美好画面,第二节出现猛虎,陷阱,凸显冰冷现实的裹挟与碰撞。是表达诗人的无奈吗?但相对意象选择太多,缺乏一个集中的内核,容易散乱。建议去掉一些没必要的意象,集中笔墨来写出现实的无奈与内心的美好向往。


张奎山:无法沉入阅读下去,即便,看着似乎很通顺,仿佛一切都正好,却又都是多余的。



红朵:写下这首诗,是因为忽然之间很迷惘。第一小节,对过去的回忆与美好时光的追念,其实每个成人心里都有个孩子,什么时候 我们走着走着就失去了纯真。第二小节,“冷风吹”是现实的冰冷,“向前走,有陷阱、泥泞及突然跃出的猛虎”,意味生之艰难,连“蜘蛛”都有“安全绳”,而我们呢 ?最后一句寓意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很深,有车流,高楼,条件好了,却更迷茫了,这一节与第一小节形成对比。两节之间缺乏联系,语句不够精炼,不过所有的意象不是胡乱拼凑的。







雪铓

主持人


砺之影术第三十五期(第7组)匿名评诗活动圆满结束,感谢各位群员积极参加评诗活动,认真读诗用心评诗,使本次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此,还要感谢为我们精心策划此次活动的砺影老师,和为活动做服务的几位诗友,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最后祝大家工作生活愉快!







砺影位诗人都有自己的写作方向,各有千秋。写诗的过程是个体的,但呈现出来就是大众的,能否与读者产生共鸣,能否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读者,这就是一首诗的魅力。这次的匿名诗歌评论就是让读者就阅读体验发出自己的声音,是面对面的诗歌交流。就我个人而言,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种好形式之一。这期的评手也都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对诗歌进行了评头论足。也因为每个人的写作方向不同,给出了各自的阅读理解和对诗歌的评判。或许因为方向不同,评手的评论不一定都能符合受评作者的需要和接受,但每位评手都是本着对诗歌负责、尊重诗歌的态度,在进行交流学习。受评作者也是真诚想得到写作建议,真正从喜欢诗歌、热爱诗歌的角度,勇敢地拿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对诗歌“评头论足”,这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优秀诗人的质素。今天的评诗活动非常圆满,只有不断交流学习才可提高。我们群的每一次活动都是有针对性的,每次的活动都会对诗友写作有所帮助。谢谢参加诗歌评论的师友和匿名诗歌作者,谢谢今天的工作人员,你们辛苦了。谢谢兄弟姐妹共同参与,圆满完成了此次诗歌评论活动。愿大家在这个家庭里不断提高,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再次感谢大家。




精彩阅读:

砺之影术第三十一期(第6组)匿名诗歌评论活动展示

砺之影术第二十八期(第5组)匿名诗歌评论活动展示

砺之影术第十八期(第4组)匿名诗歌评论活动展示

砺之影术第十三期(第3组)匿名诗歌评论活动展示

砺之影术第十期匿名诗歌评论活动展示

砺之影术第七期匿名诗歌评论活动展示



编委会LIZHIYINGSHU


顾    问: 大  解  李  南  卢卫平

总    编: 砺  影

编    辑: 采  风  雪  铓  

                



本期编辑制作:   雪  铓

砺之影术

LIZHIYINGSHU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