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二十五):
“君子教化”的课程实施
雅斯贝尔斯曾经深情地说:世界历史的轴心似乎是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发生的精神历程之中。……非凡的事都集中在这一时代发生了。在中国生活着孔子和老子,中国哲学的所有派别都产生了,墨子、庄子、列子以及不可胜数的其他哲学家都在思考着,尤其对于孔子,雅思贝尔斯认为他要比同时代的先知、、荷马、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柏拉图、阿基米德对于人类的影响更为重要,而孔子是以一名教师的身份留在那个时代的,他这样评价孔子:
假如在过去是显而易见的话,那么通过对过去的探究便可获得真理之道,不过在探究中要能够区分真伪。其方法便是学习,学习并不仅仅是学习关于什么的知识。已经具有的真理并不是要熟记它们,而是要从内心去领悟,从而从外部去实现。这一真正的“学习”入门是要借助于书本和学校的存在。书本方面,孔子从古代的文书、文献、诗歌、神卜、礼法及风俗规定中选取教材,并且以真理和实用为尺度,校订成书。在教育方面他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的,首先是通过他所创立的私人学校,在这样的学堂中他要把他的弟子们培养成未来的教育家。[1]
孔子治学与教学主要是六艺类的经典学与习。孔子特别看重诗,内政外交都离不开,孔子还特别喜欢古典音乐,不欣赏通俗音乐。孔子的许多治学主张我们都耳熟能详,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博学以文,约之以礼”、“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两千多年都过去了,这些治学主张至今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雅斯贝尔斯的视域中,孔子这些学习与讲授方式最为重要(引文为雅斯贝尔斯《大哲学家》的判断,解读选自曾仕强老师《论语的现代智慧》):
“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论语·宪问》)这就是说没有伦理生活基础,便不可学习。曾仕强老师提示:希望长大成人,当然不是坏念头。但是保持应有的礼貌,对年长的人尊敬,才是内在的充实,比外表的长大,更加重要。随着年龄的增大,我们最好不断地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层次,以求表里如一。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子张》)有意义的学习是有自知的。曾仕强老师提示:“温故”是学过的不能忘记,“知新”是增加一些新的东西。其实从温故当中,可以产生新的领悟,创造出若干新的内容,同样是温故知新。
“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子罕》)学习的道路是艰巨的,好像永无止境。曾仕强老师提示:不可不变,更不得乱变。所以,要培养持经达变的习惯,讲求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的方法,力求做人、做事,都尽量恰到好处。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雍也》)不要认为自己的力量是达不到的。曾仕强老师提示: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但要全力以赴,千万不能画地自限、故步自封、半途而废。我们常说“行百里者半九十”,这终究令人遗憾。因此,要培养不畏艰难、不怕辛苦的精神,随时接受面临的挑战,走出光明的未来。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过错不允许不改正。曾仕强老师提示:我们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必为了过失而后悔,却应该痛下决心,务必改过。只要不重犯,不必以过去的事情来惩罚自己。有过错不回避,有责任要勇敢地承担起来。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孔子心爱的学生不犯同样的过失。曾仕强老师提示:颜回好学,不会将心中的愤怒发泄到无关的人身上,从来不会犯同样的过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教学的原则以及师生关系相处的原则。曾仕强老师提示:不想学的人,是教不了的。不用心的人,是学不到东西的。不能举一反三的人,是想不通道理的。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发的学习精神,促使自己乐于学习。
“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愿。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为政》)考验与评价学生的方式并不在随即的回答中。曾仕强老师提示:向老师请教,要存有恭敬的心。有不同意见,不宜直说,应该婉转说明。发问时的态度十分重要,最好配合时机、情况和彼此的身份、地位,以及所问事宜的性质,作出合理的选择,务求问得合宜有效,不能破坏和谐的气氛。
“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论语·卫灵公》)孔子不过分称赞他的弟子,除非经过考验。曾仕强老师提示:不要单凭自己的观感,便来赞誉或厌弃某一个人。听一听别人的意见,观察、分析大家的反应,再深一层分析,仍然不宜马上加以论断。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要做古代文化的真正热爱者。曾仕强老师提示:自己的学问自己求,求到了别人也拿不走。自己的智慧自己开,遇有高人指点,当然最好。但是指点过后,仍需自己努力。世间没有不学自然会的事情,多学多想,多看多做,都是自己的事。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留意自己身边的人,看见别人身上好的地方,便向他看齐,别人身上不好的地方,提醒自己不这样做。曾仕强老师提示:见贤思齐是一种良好的修养。要时刻反省自己,把别人当做一面镜子。看到别人的言行,就反过来看看自己。比自己好的,想办法向他学习,以求努力赶上。比自己差的,看看自己有没有和他同样的缺点,有则改善。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论语·述而》)知识不是与生俱来的。曾仕强老师提示:我们应谨言慎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得起自己,也不致害别人。遇到不知道的事情,趁机多学习,才是聪明人。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随着年龄的增长,因学习而促使孔子自身的慢慢成长。曾仕强老师提示:人生是阶段性的调整,每一个阶段,都有不一样的努力目标。如果调整不过来,那就是过不了关卡,而难以突破。一个人的一生,能够循序渐进,持续地进步,是最为难得的成就。人人应该自己反省,看看有什么需要调整、改善的地方。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所有学习的意义在于实践。曾仕强老师提示:读书固然重要,但只有学以致用才是发挥更大的功效。正如孔子所说,熟读《诗经》,应该可以灵活运用在真实的生活当中。如果不能这样,表示读《诗》不能活用。即使读得再多,背诵得再熟,又有什么用呢?因此,我们要活学活用。
“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内心的陶冶是在学习之中形成的。曾仕强老师提示:孔子劝勉弟子们学《诗经》,主要是透过吟诵、品味,使我们获得很大的想象空间。我们不妨也尝试读一下《诗经》,看看自己有什么样的感觉,不必勉强,自然就好。而一个人不需要为了贫穷或富有而费心思,只要把贫富归之于天命,自己则专心乐道修礼,便十分自在。有了这样的心情,才可以读《诗经》。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雅斯贝尔斯做了调整,如果不学习,德行就会像被雾笼罩一般,并且马上就会堕落退化。曾仕强老师提示:美德必须合理,以求不过分。美德过与不及,都可能变成恶德。必须谨慎小心,以免由美转恶,善行变成恶行。动机和结果,最好能兼顾。我们常常好心做坏事,所以必须用心明辨,自我掌控。
从一位西方哲学家的口中,纵横中外详评孔子教育思想,具有很充足的辩证和比较色彩,当然,雅斯贝尔斯还感兴趣的是:“孔子如果通过临界的自觉意识,亦即他有关教育,可传达性以及认识的临界知识,他有关自我所受挫折及心灵受到触动时的知识,以及使其整个一生的事业成为问题的一切,从而使这一思想世界的尽善尽美进入悬而未决的开放之中。”[2]对此,雅斯贝尔斯以及西方学者没有给出答案和结论,但是中国人相信,作为至圣先师的孔子,既有自我入世的历练,磨难,又有万世的超我与无我,孔子为道德先生,他以道德形象永生于世并成为教学行为的代名词。
宋朝理学家说:“天不生仲尼,万古皆如故。”康有为也曾经说过:“中国一切文明,皆与孔教相系相因。”中国教育的薪火相传一直没有间断的同样是孔子的思想:有教无类,不讲出身;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教学;对学生无所隐瞒,触动心智等。当今素质教育、启发式教育、愉快教育、和谐教育等层出不穷的教育模式无出其右。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孔子成为师之圣者是其一以贯之的“君子教化”。
[1]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哲学家》,李雪涛等译,130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哲学家》,李雪涛等译,132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