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第四十六篇
《诗篇》第46篇的标题向我们提供了三个信息:(1)本诗的作者——“可拉后裔”,但具体是可拉的哪位后裔,我们无法确定;(2)本诗的用途——“交与伶长”,供圣殿崇拜选用;(3)本诗的曲调——“调用女音”。这是《诗篇》中首次(也是唯一一次,《诗篇》之外,也只有《历代志上》15章20节出现一次)出现这个曲调,有必要在此作一简要的说明。由于《》本身并未对“女音”作过解释,所以我们对这个曲调的理解只能通过推测。众所周知,以色列圣殿中的圣诗班是由清一色的男性组成的,所以这个“女音”肯定不可能指女声。卜洛克(C.HassellBullock)指出:“(‘女音’)指的是女性音域、而非男性音域。”(《诗篇概论》)戈登(A.S.Gordon)则主张“女音”是指演奏女高音的乐器。究竟孰是孰非,很难判断,我们就只作一般性的了解吧。
对于本诗的写作背景,解经家向来充满分歧,有人认为写于约沙法抵御摩押、亚扪和米乌尼人侵犯之时(参代下20:1-30),有人认为写于希西家反抗亚述攻击之时(参王下18:13-19;赛36:1-37:38),有人则认为写于被掳时期。尽管我们无从知晓本诗的写作背景,但我们可以通过诗歌的内容确定,作本诗时,以色列正在经受敌国的侵犯。战争一触即发之际,民众充满焦虑和不安。为了安慰因惧怕战争而陷入恐慌的同胞,诗人写下这首充满信心的诗歌。本诗三次出现“上帝是我们的避难所”,可见诗人对上帝的信心有多坚定,亦可见诗人对读者的热情有多真挚。“上帝是我们的避难所”,这是多么安慰人心的应许!因此,本篇浅析就以此为标题。
由于本诗第9节、第10节均有预言的性质,其中的“止息刀兵,直到地极”以及“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均没有在诗人作诗后的短时间内实现,所以一些解经家坚持认为本诗应当属于“末世之诗”。不过,这种说法并不被太多解经家接受。多数解经家认为,本诗当属“信心之诗”。
由于本诗总是能带给人极大的安慰和鼓舞,所以很多学有所长的肢体将之改编成赞美诗歌,马丁?路德(MartinLuther)的著名圣诗作品《坚固保障》,就是最典型的一个例子。
本诗共有11节,两个“细拉”将整篇诗歌自然而然地分为三个段落:1至3节为第一段,诗人描述了一位给人“力量”的上帝;4至7节为第二段,诗人描述了一位与人“同在”的上帝;8-11节为第三段,诗人描述了一位让人“休息”的上帝。
一、给人“力量”的上帝(1-3)
作此诗时,敌人重兵压境,杀气腾腾,让不少人心生畏惧。为了消除同胞的恐惧心理,诗人下笔时首先将大家的眼光从敌军的身上引到上帝的身上。只要相信上帝是“我们的力量”,他们就不再畏惧任何困难,因为上帝一定会赐予足够的“力量”,让他们去面对各种环境。
第1节,诗人描述了自己对上帝的认识:“上帝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诗人一连用了三个对上帝的不同称呼,用以表达并见证自己对上帝的认识:(1)“我们的避难所”:犹太人非常熟悉何为“避难所”,那是一个用于躲避暴风雨的安全之所。诗人提醒读者,上帝就是让他们躲避敌人侵扰的“避难所”,在他那里,任何势力都不会对他们形成丝毫威胁。(2)“我们的力量”:“力量”一词,原文中有“强壮”和“能力”等意思,诗人称上帝是他的“力量”,是要表示他能从上帝那里获得战胜困难的能力,所有以色列人都应从上帝那里支取这种“力量”。(3)“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帮助”,是指上帝施行拯救的行动,诗人以“患难中”和“随时”强化上帝之“帮助”的可靠性和及时性。唐佑之指出:“这里的‘随时’可译为丰足或十足,所以‘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即指在患难中神给我们十分可靠帮助。这是《诗篇》中常见的句子(22:19,27:9,40:13,44:26,63:7)。神的帮助可解决一切的问题。”(《诗中之诗〔第八集〕:礼拜诗》)面对敌军入侵时,以色列人中有人主张向埃及等周边大国寻求军事帮助,但诗人告诉他们,上帝就是最好的“帮助”,没有必要在他之外投靠别的任何势力。
2至3节,诗人描述了自己对环境的态度:“所以地虽改变,山虽摇动到海心,其中的水虽砰訇翻腾,山虽因海涨而战抖,我们也不害怕。”《现代中文译本》译为:“因此,纵使大地震动。高山崩坍,坠入大洋;纵使怒涛澎湃,群山震撼,我们也不惊惶。”这里描绘了一幅地震和海啸的恐怖画面,虽然这两样灾害的破坏性极大,但真正相信上帝的人都不惧怕,因为我们坚信,整个宇宙都在上帝的掌管之下,没有他的许可,任何灾难都不可能靠近我们。《诗篇》104篇十分到位地描述了上帝对大地和河海的掌控:“(你)将地立在根基上,使地永不动摇。你用深水遮盖地面,犹如衣裳,诸水高过山岭。你的斥责一发,水便奔逃;你的雷声一发,水便奔流。诸山升上,诸谷沉下,归你为它所安定之地。你定了界限,使水不能过去,不再转回遮盖地面。”(诗104:5-9)威尔克(MichaelWilcock)指出:“虽然希伯来人对深水从来都不感到自在,但是,正如一篇可拉的诗(42篇)和一篇大卫的诗(29篇)显示的,他们的确相信大地是由上帝设立,而海洋也是上帝控制的(诗42:1-2,33:2-9),那是他们的信仰。”(《信息系列——诗篇〔上〕》)诗人告诉读者,连地震和海啸这样的自然灾害都无法伤害上帝子民,更何况只是血肉之躯的敌军。
二、与人“同在”的上帝(4-7)
这一段,诗人描述了圣城在战争前的平静。攻陷京城,是外邦军队的目标,是以色列人的担忧,但诗人坚信,敌人的野心不可能得逞,因为他们想要攻打的城池不是普通的城市,那是上帝居住的圣城,有他“同在”,无论多么庞大的军队,无论多么精良的武器,都无可奈何。
第4节,诗人描述了圣城的地位:“有一道河,这河的分汊,使上帝的城欢喜。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圣所。”从地理位置来看,的周边没有一条河流,它是古代少数没有建在河边的城市。因此,这里所说的“河”与“分汊”需要按寓意来理解。范甘麦伦(WillemA.VanGemeren)就曾指出:“江河与水流的意象令人想起伊甸园中那条有四个分汊的河流(创2:10-14)。恢复上帝的同在,被比拟为所有属于上帝的城的成员回到伊甸园中。他们无需惧怕,反而有欢喜快乐的理由,因为上帝已经建立了他与世人同在的居所。这条河是隐喻福分与恢复(参65:9,87:7;赛33:21,43:19-20;结47:1-12;珥3:18;亚14:8;启22:1-5)。”(《麦种注释:诗篇〔上〕》)诗人告诉读者“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圣所”的目的,是要提醒他们,面对敌人的挑战时,上帝不会不管,只要相信上帝的权能和信实,就必会看到他奇妙的作为。
5至6节,诗人描述了上帝的拯救:“上帝在其中,城必不动摇;到天一亮,上帝必帮助这城。外邦喧嚷,列国动摇。上帝发声,地便熔化。”第5节描述的是城内的状况,由于上帝住在里面,所以城池必然安然无恙。虽然对以色列人而言,被敌人围困的夜晚略显漫长,但只要“到天一亮”,他们就能看到上帝用他奇妙的双手“帮助这城”。届时,以色列人所有的恐惧都会烟消云散。第6节描述的是城外的状况,与城内的平静相比,城外整夜都在喧闹,他们的呐喊似乎可以让“列国动摇”,但对却构不成任何威胁。“上帝发声”,是对敌人最致使的打击。届时,会出现“地便熔化”的局面,《现代中文译本》译为“大地就都融解”。无论敌人多么强大,只要上帝一句话,他们就会土崩瓦解。上帝的能力如此之大,我们还有什么可害怕的呢?
第7节,诗人描述了上帝的同在:;雅各的上帝是我们的避难所。”这是本诗第二段的副歌。诗人以信心的眼光看到上帝的拯救之后,以描述上帝的“同在”而结束本段。在诗人看来,敌人之所以无法攻陷圣城,,是因为“雅各的上帝是我们的避难所”。,前者强调他是宇宙的上帝,后者强调他是民族的上帝。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是有意为之的,其目的是提醒读者,,所以他会及时以战士的身份与他们“同在”,为他们争战。所以,他们没有任何理由惧怕敌人。,就能更加深刻理解什么叫“雅各的上帝是我们的避难所”。
三、让人“休息”的上帝(8-11)
这一段,诗人描绘了一个充满和平的画面。诗人坚信,上帝是喜悦和平的,所以必在战争之后开创长久的太平盛世。因此,诗歌的最后一段,诗人在上帝的指引下绘就了一幅和平的画卷,并且邀请读者与他一道欣赏。看过此幅图画,我们就会理解上帝为什么要我们“休息”。
第8节,诗人邀请读者见证上帝的权能:,看他使地怎样荒凉。”诗人将这一节的焦点放在“来”与“看”上,诗人以这两个动词呼吁读者与他共同见证上帝的拯救是多么奇妙,多么惊人。如此呼吁的目的,是要让读者淡看眼前的环境,仰望天上的上帝,从而建立对上帝的真信心。,也会彰显于现实中,以色列人的祖上目睹过太多神迹,现在,他们自己也有机会看到与历史相似的神迹。诗人相信,就在短时间内,,具体地说,就是“看他使地怎样荒凉”,也即敌军的彻底溃败。
第9节,诗人畅想上帝将要开创的和平:“他止息刀兵,直到地极;他折弓、断枪,把战车焚烧在火中。”《现代中文译本》译为:“他平息世界的战乱;他折弓断枪,用火烧毁盾牌。”《吕振中译本》译为:“他使战事止息,到地尽边;他将弓折毁,将矛砍断,把战车焚烧于火中。”这里的“弓”、“枪”和“战车”都是古代军队中重要的攻击性武器,“折弓、断枪,把战车焚烧在火中”,表示天下不再秣马厉兵,南征北战,因为上帝喜欢和平,厌恶战争,他要“止息刀兵,直到地极”,让世界充满和平与博爱。诗人的这一畅想,与先知以赛亚的预言一致:“他必在列国中施行审判,为许多国民断定是非。他们要将刀打成犁头,把枪打成镰刀;这国不举刀攻击那国,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事。”(赛2:4)尽管这样的预言至今没有完全应验,但我们相信总会有那么一天。
第10节,诗人代表上帝发出“休息”的命令:“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这一节,上帝向读者发出两个命令:(1)“要休息”:这里所说的“休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休养、歇息,它有一种更深的含义,就是专心倚靠上帝,不去插手任何不该插手的事。对于本诗的第一读者而言,“休息”就是要放弃争战,专心倚靠上帝。对于今天的基督徒而言,“休息”就是要放弃自己的想法,专心等候上帝的旨意。威尔斯比(WarrenW.Wiersbe)指出:“有时,我们为了顺服上帝而必须有所行动,但时候未到以前,我们最好放手,让他按照自己的时间和方式行事。我们若以信心用双手抓住上帝的应许,就不可能插手了。”(《生命更新解经系列——尊崇真神:诗篇》)(2)“要知道我是上帝”:从理论的角度来讲,以色列人没有人不“知道上帝”,但从经验的角度来讲,他们中间有太多的人需要更进一步地“知道上帝”,因为这个“知道”意味着完全奉献,意味着专心信靠,意味着忠诚服侍……最后,上帝又发出一个预言:“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上帝的心意,不仅是以色列人“知道”他,他期待更多的人“知道”他,并“尊崇”他,正如使徒保罗所言:“他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提前2:4)倘若我们理解上帝“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的心意,就应当更多、更好地去传扬基督的福音。对于本节,一些解经家有些不同的解释,比如,柯德纳(DerekKidner)就有对“休息”之意义的不同的见解,我们不妨作一了解,他说:“要休息……的命令,首要并非在于安慰受困者,而是斥责动荡不安的世界:‘静下来!’——其实就等于说:‘放手!’这里很像另一次斥责风浪的命令:‘住了罢!静了罢!’而对结局的看法,不是用人的盼望来形容,乃是以上帝的荣耀来讲述。他明确的意图为:‘我必被尊崇’,这足以令狂傲者大起反感,也会令谦卑人心存盼望,得着解答:‘上帝啊,愿你崇高,过于诸天。’(57:11)”(《丁道尔旧约注释——诗篇〔上〕》)
第11节是这一段的副歌,内容与第7节完全相同,此处将不再赘述。诗人以与上一段同样的副歌结束本段,。
《诗篇》第46篇是一首充满信心的诗歌,正如张国定所言:“第46篇从头一句的开场白起始,直到最后一句副歌,句句隐含力量,无不激发信心、勇气和盼望。无论世局如何转变,也无论变得如何艰辛困苦,我们仍然能够安然信靠。神从始至终都是神。在他没有丝毫转动的影儿。这诚然是一首非常美丽的‘信心之歌’。”(《天道注释——诗篇〔卷二〕)虽然诗中不时出现令人恐怖的画面,比如地震、海啸,但这些画面都被诗人的信心及时化解。欧尔顿(RobertL.Alden)指出:“事实上,所有三个段落说出同一的信息:虽然世界混乱一片,但在我们的上帝里,却有平静及安稳。”(《天道研经导读——诗篇》)细细品读本诗,我们的信心一定会不断进深。遭遇患难之际,我们可以选读这篇诗歌,相信上帝带有能力的话,必能给所有读者及时的安慰。
TAG:上帝 是 避难所
【作者简介】 李世峥,男,汉族,1979年1月生于陕北农村。受家庭熏陶,自幼跟从基督。曾先后在两所攻读神学五年,2001年起在教会全职侍奉,2004年接受教师(副牧师)圣职,2010年接受牧师圣职。现任一杂志责任编辑,并参与图书出版事工。同时,在一教会参与讲台侍奉及圣事,亦在学校做兼职教师。博主向来爱好写作,成为传道人之后,对文字事工有所看见,亦有所托付,因而一直致力于文字侍奉。1998年以来,已在全国主要教会刊物发表文章160余篇,共约6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