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孙士聪: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中国经验

2022-07-04 09:51:14

新时期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迎来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形成颇具时代特质的理论潮流,引领中国当代文论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论潮流植根于本土文学实践,具体体现中国传统与中国气质。当然,也有国外汉学家批评包括文学理论在内的中国文学实践“太过于关注中国的一切”了。从中国文论传统来看,这一批评的荒谬性不言自明,而换一个角度,它却从反面道出中国文论发展的本土性特质,即始终立足中国文学经验、关注中国文学经验、阐释中国文学经验,并由此形成对中国文学经验的理论抽象。这一特质在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中尤为突出。

谈及新时期以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无法绕过它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纠葛,其中一个非常关键却又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的方法论分野,即马克思主义文论是立足于移植他者理论予以嫁接,还是在本土化基础上进行发展。对此,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界存有诸多争议。旁观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兴起过程中的诸种内部论争,可得他山之石。作为英国第二代新理论家代表之一,安德森就曾断言英国本土文化没有生长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土壤,故需从欧陆移植、理论嫁接,遂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之说;而在第一代新理论家汤普森看来,种种嫁接而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云云,无非是“理论贫困”的当代征候,陷于理论抽象、满足于认识经验,却不能深刻阐释日常现实、有效处理经验。

回顾新时期近四十年的历史进程,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对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推动作用无需多言,即便诸如“西马非马”之类的论争,在文学经验的层面上也不无启示。事实上,中国文学实践与文学经验原本就未真正进入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视野,遑论欧陆理论传统的理性执着了。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思潮林林总总、蔚为大观,从新批评到结构主义,从接受理论到解构主义,日新月异的理论创新,却又可约略归结于安德森式移植理论、建构体系的套路,难免理论剪裁经验。在此意义上,“西马”之谓“非马”,显然有本土经验在,它作为前理解而框架出某种“非”来。而进一步琢磨,则又可见出两种文学经验,一是普遍的、整体的文学经验,或称之为传统文学经验论;二是个体的、差异的文学经验:前者是规范性的,规定个体的接受,进而改变读者,后者则反对上述将读者降低为客体的理论暴力,预设某种白板而被动接受、等待改造仅仅是理论虚妄。两种文学经验论在英国马克思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中各有偏执,或失于忽视作者,或失于无视读者。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文论一直就有重视文学经验、强调文学研究整体性的优良传统,并且在新时期以来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中得到进一步继承发扬。新时期以来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迥异于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语境与现实挑战。从文学经验的角度来看,可以说同时面对理论过剩与理论贫困的双重挑战;相对于当下文学实践而言,剪裁现实经验的文学理论是过剩的,而立足本土经验、有效阐释经验的文学理论又是贫困的。当规范性淹没了经验性,理论认识难免简单化、机械化,经验性遮蔽了规范性,理论阐释也将失于狭隘。新时期近四十年以来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文论始终立足中国思想文化基本语境,直面发展着的中国文艺实践及其现实问题,创造性发展中国现代文论。因此,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论,不能不从本土文学经验出发,并回归于对文学经验的阐释。

马克思主义文论处身其中的最重要的当代本土经验,无疑是互联网时代文学实践的新变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文学艺术丰富性、精神性的更高要求。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论而言,无论是现象评论、思潮评论还是作品评论,文艺评论总是力求与现代文艺实践相契合,文学实践对文学批评的挑战,最终都转化为对文学理论的创造性要求。读者的自发文艺评论与学者的职业文艺评论,都不同程度地要求对于文艺作品、文艺现象与思潮作出即时性阐发与批评。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以及随之而来的文艺新形式、新体裁的出现与读屏时代的到来,包括网络文艺、手机文艺在内的当代文艺新形式,对于传统文艺评论尤其是当代文艺评论的及时性,提出了重大挑战。一方面,文艺新现象层出不穷、文艺作品新体裁不断涌现,另一方面,文艺评论形式尚未在传统基础之上不断创造新形式、新范式、新话语;一方面,当下读者面对文艺实践中的诸多新形式亟须文艺评论作出有效、及时阐发与批评,另一方面,文艺评论往往迟到,落后于读者的即时性期待;一方面,对应于文艺新变的文艺评论接受要求多种、多元的评论话语、评论范式,另一方面,文艺评论往往执着于既有理论范式、话语形式与阐释语言。上述种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当代文艺评论的时效性,影响了文艺作品的社会功能与艺术价值的当代发挥。

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深刻认识到当代文艺实践在文艺形式、文艺体裁、社会接受等多维度的新变,充分意识到当下文艺评论所面对的在评论形式、话语与理论范式上的挑战,因此也必将勇于承担当代文艺评论的艺术使命与社会责任,通过以下几方面努力强化当代文艺评论。

首先,关注网络空间文艺评论研究,倡导和加强建构“微批评”理论范式,描述并把握当下文艺新现象、新体裁、新思潮,包括对于手机微文艺、网络文艺以及其他新文艺形式、体裁等。

其次,立足中国传统文艺评论传统、20世纪现代文艺评论传统以及其他文艺评论优秀理论资源,创造文艺评论新形式,努力揭示当下文艺的艺术性、社会性、价值性等诸维度。

最后,创新当代文艺评论平台,出版文艺批评刊物,包括文艺批评快报等定期出版物,对文艺现象、思潮、作品作出即时性评论,以回应读者与社会期待;创办当代文艺评论网站,对网络文艺及时关注,及时推送优秀文艺作品、优秀文艺评论,有效建设并站稳文艺评论基地,牢牢把握主流价值对文艺作品评论的主导权。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张卓晶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