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重烟深,雪絮飞来往”,“到日长安花似雨,故关杨柳初飞絮”……每当春日渐暖,杨柳飞絮总会如漫天雪花如约而至,成为古时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
而今,飞絮似乎不招人待见了。很多市民反映,纷飞的杨柳絮造成了过敏反应,既影响走路、骑行,也污染城市环境。
飞絮过多,影响健康,增加安全隐患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社区的刘女士最近有点烦。“每次出门都是‘全副武装’,头巾、眼镜、手套一样都不能少,全身都裹得严严实实的。”原来,刘女士对花粉和飞絮过敏,每年四五月份,除了上班时间以外,她大都猫在家里,躲避飞絮的“侵袭”。
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王学艳告诉记者,一些具有过敏体质的人接触到杨柳絮后,会引发甚至加重过敏症状。如飞絮经过呼吸进入鼻腔,会引起鼻腔黏膜的过敏反应,造成打喷嚏、流鼻涕。此外,飞絮还可能导致眼睛红肿、皮肤瘙痒等症状,刺激加重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最近我们门诊的病人增加了不少,现在每天的门诊量有200人左右,大约20%到30%的人都是因为对杨柳絮过敏,症状轻重不一。”王学艳说。
往年北京一般在4月15日前后,飞絮会大规模到来,持续时间在20天左右。通常杨絮比柳絮提前一周飘飞,最早开始的一般为白毛杨。由于今年春季比往年提前大约7到10天,所以飞絮的时间也较往年提早1到2周。
王学艳建议,出现打喷嚏、皮肤瘙痒等症状时,要及时到专业医疗机构确认是否和过敏有关,进行过敏原检测。如果确属飞絮过敏,应当采取防护措施,外出时戴口罩、穿长袖衣服,减少与过敏原的接触,同时要采取药物控制的对症治疗。
杨柳树作为我国北方地区最主要的乡土树种,具有悠久的栽培和应用历史。据北京市园林绿化部门普查,目前北京建成区有200万株杨柳树雌株,占园林绿化乔木总量的5.4%,而且这些杨柳树都已进入成熟期,所产生的飞絮量较大。
“大家所见到的飞絮,实际是雌性杨柳树种子的衍生物。它带着种子随风飘散,是传播和繁衍后代的一种自然进化方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巡视员王小平介绍,杨柳絮本身是一种无害的自然现象,短期、少量的飞絮对生产生活并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
不过,过量的飞絮会对公共安全和公共设施造成一定的危害。飞絮会堵塞汽车水箱散热片致使开锅熄火,也会遮挡行人和车辆视线,影响交通安全。飞絮燃点低,接触明火极易导致火灾。此外,飞絮还会对仪器设备运转构成一定威胁,特别是影响精密仪器设备测量的准确性,干扰正常的工业生产和科研活动。
飞絮“越治理越多”是假象
“城市绿化水平是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缩影和表现。”王小平介绍,北京市现有飞絮的杨柳树主要集中种植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我国城市绿化尚处于起步阶段,用于城市绿化的树种和苗圃培育的树种相对较少,杨柳树生长速度快,易于繁殖成活,因此绿化树木选择了以杨柳树为主。“应该说,这些杨柳树为增加城市绿量、改善生态环境作出了重大贡献。”
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主任工程师丛日晨表示,当时园林部门也考虑到雌株飞絮的问题,但因树种有限,经济投入水平和苗圃育苗水平有限,混杂了部分雌株。随着栽植数量和年限的增加,飞絮问题逐步显现。此外,城市化快速发展,高大建筑物愈加密集,部分种植密度高的区域,不利于飞絮扩散的问题愈加突出。
“大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怎么更换树种,其实绿地的养护管理才是关键问题。”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成透露,近几年,北京地区的杨树比例一直在下降,以前北京平原地区几乎60%的树木都是杨树,现在杨树总量已经下降了近20%。
“为什么大家仍感觉飞絮很严重?这主要是因为反复飞絮造成的。”王成解释,城市的快速扩张导致硬化路面的增加和水面的减少等,让飞絮“无着无落”。此外,城市绿地的养护管理存在问题,像种农田一样管理绿地,每年翻腾植被,造成地表裸露,吸附花粉、飞絮等“植源性污染”的能力下降。“飞絮反复起起落落,造成了‘越治理越多’的假象。”
治理飞絮不能“一砍了之”
“飞絮这么扰民,能不能把杨柳树都砍掉,换成银杏或者法桐等树种?”网上有些市民对飞絮治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表示,杨柳树的生态作用远远大于飞絮的影响,治理杨柳飞絮千万不能“一砍了之”。目前,北京杨柳树品种数量很多,且大都已经形成大树,如果大量伐除这些树木,会引起城市环境质量和景观的下降,造成更为严重的生态损失。
“任何事物不会十全十美,树也一样。”沈国舫说,法国梧桐的果实飞毛也会对敏感人群造成影响,而银杏发芽晚、落叶早,绿期较短,杨柳树相对于这两种树更为“皮实”,长势也更好。
针对杨柳飞絮问题,其实北京等城市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考虑治理。北京市园林绿化部门想了很多办法:通过修剪树冠、化学抑花等方式“治标”,通过源头控制、逐步更换、疏伐过密林地等方式来“治本”。
据了解,今年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将对五环内杨柳树进行精确调查、定位和登记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将采取更新树种、合理疏伐、高接换头、注射药物、修剪等方式综合治理杨柳树雌株40余万棵。
“一些措施目前还有一定局限性。”丛日晨解释说,比如高位嫁接需要截掉雌树的头,嫁接上雄树枝条,但这种方法主要针对柳树,对杨树并不适用。采用“树干注射抑止剂”虽然有效,但一针只能管一年,且今年注射,明年才能发挥作用。因为杨柳树雌株众多,采取了飞絮抑制措施的基本都在公园、小区,还有相当多的地方有待治理。
树立科学绿化观念、做好规划是根本
“没有不好的树种,只有不好的规划。”专家表示,不让杨柳絮成为城市的烦恼,根本上还得从规划入手。
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守正曾指出,问题其实不在杨柳树,而是在种树者。杨柳树作为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为增加城镇绿量、改善生态环境作出了重大贡献。不过,当前需要控制其数量。唐守正认为,我们的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应向更高水平发展,改善生态系统的树种结构,补种一些,淘汰一些,增加它的多样性,使人和其他物种平衡发展,而不能仅停留在绿化阶段。
“短期内换树种是不现实的,要慢慢来,核心是对绿地的生态化养护,减少过度扰动,增加吸附能力。”王成表示,在树种的使用方面,尽量不使用能产生飞絮的树种,把杨柳树栽植区域放在郊区或者城市边缘地带。
2015年3月份,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曾专门就做好杨柳飞絮治理工作发出通知。通知提出,只有树立科学的城镇绿化理念,逐步改造现有杨柳林分,伐除杨柳树雌株,替换适生乡土长寿树种,丰富生物多样性和树种多样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杨柳飞絮问题。
王小平表示,“十三五”时期,北京将在园林绿化建设工程中,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选择和配置树种,提高物种的丰富度,不再使用杨柳树雌株。据了解,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第二机场等项目建设中,将大量使用既耐寒耐旱节水,又具有很强观赏效果的国槐、银杏、栾树、白蜡、元宝枫、椴树等其他乡土树种。同时,将结合北京城市建设和绿化更新改造,逐步替代杨柳树雌株。力争到2020年,基本治理杨柳飞絮,实现“有絮不成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