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精准医疗之结直肠癌|又一央视主持因癌去世,这次是因为它……

2022-07-15 08:46:05

7月13日,CCTV今日说法官方微博发文悼念央视著名主持人肖晓琳的离世。



据称,肖晓琳因直肠癌转移,两周前在美国儿子家去世,终年55岁。



肖晓琳生前曾主持过《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半边天》、《社会经纬》等多档央视节目,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她还是《今日说法》栏目的创办人之一。


关于结直肠癌,这些你知道吗?


2016年1月25日,国家癌症中心赫捷院士、全国肿瘤登记中心陈万青教授等在CA Cancer J Clin杂志上发表了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报告中称中国2015年估计有4292,000例癌症新发病例,2814,000例癌症死亡。也就意味着全国每一分钟就有8人患癌,5人因癌症死亡。在世界范围内,结直肠癌发病率男性居常见恶性肿瘤的第 3 位、女性居第 2 位;2008 年,全球共有 120 万新发病例,并有60.9万人因该病而死亡。


GLOBOCAN 2012资料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253 427例,位于肺癌、胃癌、肝癌和乳腺癌之后,居第5位,死亡139 416例,同样居第5位,位于肺癌、肝癌、胃癌和食管癌之后。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是世界的0.83和0.88倍,是亚洲国家的1.03和1.02倍。


改变环境因素可预防结直肠癌


可改变的风险因素


目前发现70% 的散发性结直肠癌与环境因素有关,且 66% ~78% 的结直肠癌可能通过改变饮食等环境因素而避免。


1.膳食成分:


①红肉和肉制品: 两者在结直肠癌发病中的作用已被肯定;

②纤维素: 欧洲一项大型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膳食纤维的摄入与结直肠癌的发病呈负相关,膳食纤维的来源与之无关;

③叶酸: 我国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干预试验显示,叶酸干预 3 年可预防散发性结直肠腺瘤尤其是进展性腺瘤发生;

④维生素 D: 摄入维生素 D 仅轻度降低结直肠腺瘤的发生风险,但可显著降低远端结直肠腺瘤的发生风险。维生素 D 对结直肠腺瘤再发亦有一定预防作用。


2. 生活习惯:


①肥胖和锻炼: 肥胖是结直肠癌,尤其是结肠癌发病的高危因素。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日运动量可使结直肠癌发生风险降低 7% 左右;

②乙醇摄入: 饮酒与结直肠肿瘤的发生风险有一定相关性;

③吸烟: 吸烟是结直肠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3.肠道微生态: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结直肠癌高发地区与低发地区人群在肠道菌群组成方面有很大差异,与结直肠癌发生相关的可能病原菌主要包括具核梭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产毒性脆弱拟杆菌等。目前认为肠道病原菌可能通过菌群失衡、代谢活化作用、免疫炎症调节等途径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目前发现二甲双胍可能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发挥抑制结直肠癌的作用。肠道微生态可能是二甲双胍发挥结直肠癌预防作用的潜在靶点,值得进一步关注和临床验证。


不可改变的风险因素


1.年龄:年龄是结直肠癌明确的危险因素,结直肠癌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从40岁开始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发病率在80岁以上年龄组达到高峰;


2. 家族史:结直肠癌是一种有明显遗传倾向的恶性肿瘤。中国台湾地区的一项研究发现,结直肠癌患者的直系亲属患结直肠腺瘤风险为对照组的2.33倍,高危腺瘤的风险为对照组的4.5倍,且发生腺瘤年龄提前,因此建议结直肠癌患者的直系亲属提前至40岁行结肠镜筛查。来自中国香港地区的研究表明,结直肠癌患者的无症状兄弟姐妹发生结直肠癌、结直肠进展期腺瘤的风险均显著增加。


3. 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IBD)是结直肠癌明确的危险因素。曾有研究认为约20%的IBD患者可在发病10年内发生结直肠癌,IBD患者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是健康人群的2~4倍。


4.2型糖尿病:


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结直肠癌发生率增加27%,结直肠癌死亡率也明显增加20%。


如何进行结直肠癌早期筛查?


筛查人群


多数亚洲国家设定50岁为结直肠癌筛查的起始年龄,我国50岁以上人群结直肠癌发生率显著上升,因此建议以50岁作为筛查的起始年龄。对于75岁以上人群是否进行筛查尚有争议,结合我国实际,暂不推荐对75岁以上人群进行筛查。由于40%~50%的结直肠癌患者无报警症状,因此不建议根据有无报警症状而纳入或排除筛查对象。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情况,符合第1条和2~3条中任一条者均应列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1)年龄50~75岁,男女不限;(2)粪便潜血试验阳性;(3)既往患有结直肠腺瘤性息肉;UC、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等癌前疾病。


筛查手段


1.粪便潜血试验(FOBT):


FOBT是结直肠癌无创筛查的重要手段,目前常用方法为愈创木脂法和免疫化学法。


①愈创木脂粪便潜血试验(gFOBT):价格低廉、检查便捷,人群筛查参与率相对较高,研究证实其能降低结直肠癌的死亡率。但gFOBT检出结直肠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敏感性较低[46],故无法显著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

②免疫化学粪便潜血试验(iFOBT):与gFOBT相比,iFOBT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更为实用,检查结果亦不受食物或药物的影响。

③序贯法粪便潜血方案(three-tier fecal occult blood test):即在gFOBT阳性的基础上加做iFOBT,如仍为阳性则行结肠镜检查,我国大规模人群验证试验发现该方案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节约费用、降低结肠镜检查的工作量和患者的风险。


2.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


寻找外周血结直肠癌特异性分子标志物对于提高受检者筛查依从性有重要意义目前septin9 .8%,特异度为97.5%),可用于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检测。


3.其他无创筛查方法:虚拟结肠镜检查、结肠胶囊内镜(CCE)等依赖先进设备的无创筛查方法国外报道较多,但由于费用等问题,在我国推广还有相当难度,患者因故无法接受其他结肠癌相关检查时可考虑。以多靶点粪便DNA检测(multitarget stool DNA testing)为代表的粪便检测在我国尚需进一步验证。而基于microRNA或代谢组学等新兴的无创筛查方法尚处研究阶段。


4.乙状结肠镜:乙状结肠镜筛查可显著降低平均风险人群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但由于乙状结肠镜自身的局限性,其对近端结直肠癌发病率无明显降低作用。37.9%的结肠腺瘤和42.4%的结肠癌位于近端结肠,提示单纯乙状结肠镜检查会遗漏大量结肠病变。对需要进行下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患者,建议行全结肠镜检查。


5.结肠镜:结肠镜下病理活检是目前诊断结直肠癌的金标准,根据患者年龄、FOBT检查结果、结直肠癌家族史等危险因素筛选出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继而进行有目的的结肠镜筛查是较为可行的诊断策略。


早期内镜检查技术有哪些?


1.普通白光内镜:


隆起型早期结肠癌或癌前病变在普通白光内镜下较易识别,但扁平型病变不易被发现,检查时应仔细观察黏膜的细微变化(如局部色泽改变、局部呈结节状粗糙不平、轻微隆起或凹陷、毛细血管网中断或消失、黏膜质脆、易自发出血,肠壁僵硬、蠕动差或消失等)。


2.放大内镜:


放大结肠镜可将病灶放大100~150倍,能观察结直肠黏膜腺管开口,即隐窝的形态,可在不做黏膜活检的条件下判断病灶的组织学类型,对鉴别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具有重要意义,并可对肿瘤的黏膜下侵犯程度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为病变能否进行内镜下治疗提供依据。


3.色素内镜:


通过在局部喷洒染色剂将病变范围及黏膜表面形态显示出来,然后再用放大内镜对结肠腺管开口的形态进行观察,可提高大肠癌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常用染料包括靛胭脂、美蓝、甲酚紫。


4.电子染色内镜:


窄带成像技术(NBI)、智能分光染色技术(FICE)以及I-Scan等电子染色系统可通过对不同波长光的切换突出显示黏膜表面结构或微血管形态,清晰观察病变的边界和范围,获得与色素内镜类似的视觉效果。


研究提示与普通高清白光结肠镜比较,应用3种电子染色系统进行筛查并不能提高腺瘤性息肉的检出率,但是,利用电子染色结合放大内镜对黏膜腺管开口及黏膜表面微血管网进行观察,可对早期大肠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病理性质做出实时、准确的判断,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5.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LE):


CLE可将细微黏膜结构放大1 000倍,达到"光学活检"的目的,一般用于可疑病灶后的精细观察。目前CLE对早期结肠癌或者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CLE还无法完全取代传统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尚不支持CLE在临床实践中常规使用。


6.自发荧光内镜(AFI):


可通过将活体组织的自发荧光转化为图像加以分析和诊断,主要根据不同色调区分肿瘤病变和正常黏膜。但其对设备要求比较高,而且早期的临床研究结论差异较大,目前并未在临床推广应用。


7.蓝激光内窥镜(BLI):


采用激光光源,弥补了白色光源难以发现黏膜表面细微结构的不足,提高了病变部位的可辨识度。BLI对结肠肿瘤浸润深度诊断的准确性与NBI相似。在我国,相关临床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展。


大部分早期结直肠癌可获得良好预后,5年生存率超过90%,但是目前我国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率较低,明显低于欧美国家。因此,结直肠癌早期诊断是关键。


参考文献:

1.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Colorectal cancer estimated incidence, mortality and prevalence worldwide in 2012[EB/OL]. http://globocan.iarc.fr/Pages/fact_sheets_cancer.aspx.

2.房静远, 王震华. 重视通过改变环境因素预防结直肠癌的研究[J]. 胃肠病学, 017, 22(1):1-3.

3.李道娟, 李倩, 贺宇彤. 结直肠癌流行病学趋势[J]. 肿瘤防治研究, 2015, 2(3):305-310.

4.汪建平. 重视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研究[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3(8):622-624.

5.邵红梅, 冯瑞, 朱红,等. 中国人群结直肠癌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4, 22(2):174-177.

6.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 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及内镜诊治指南(2014年,北京)[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5, 32(6):341-36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