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开始,德军通过“闪电战”已横扫整个西欧,只剩下大英帝国还在隔海对峙,而彼时的美国也还远在千里之外,并且只想着发战争财呢?
当时,?苏联利用比美国更有利的地理位置正在大量向德国出口军事物资,也在闷声大发财呢。So,在国际关系中,什么“主义”都不可靠,只有利益才是永恒的朋友。
苏联斯大林同志虽是草莽出身,但也并非之辈。斯大林心里非常清楚:苏德之间早晚必有一战!但“早”会在什么时间?“晚”又会到什么时候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斯大林。
于是,斯大林找来当时克格勃头子贝利亚,让贝利亚将这个问题侦察清楚,精确掌握开战时间,这样在开打之前,既能做好战争准备,还能和德国鬼子多做点生意,实现利益最大化。
克格勃作为当时世界最大的特务组织真不是白吃饭的,否则也不会有今天的普京大帝了。1941年6月的某一天,贝利亚在克里姆林宫给当时苏共高级们做了一场非常有逻辑性的大数据分析汇报:
同志们,1812年6月24日,,但到了当年10月24日就惨败而归,原因何在?寒冬!俄罗斯的寒冬是比任何枪炮都更可怕的武器。因此,“理性思维”告诉我们,如果德军想进攻苏联,就必须先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必须准备防寒军服。
必须为改装耐寒设备。
必须准备冬天过冬的帐篷。
必须为坦克冬季作战准备防冻防滑设备。
但对从安插在德国军服厂、厂、帐篷厂、坦克厂内的间谍所传回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后显示,德军目前并没有大量生产防寒装备,而现在已是1941年的6月,由此我们可以“精确地断言”,德军肯定不会在年内开战,因此,今年我们可以舞照跳,伏特加照喝。苏共高级们听后掌声雷动。
然而,史料显示就在贝利亚发言后不到 48 小时,德军就打进了苏联境内。得到消息后的斯大林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想必当时他脑子里正跑过一万只CNM的逻辑思维害死人......
其实,害死人的并不是逻辑思维,而是精确性陷阱。
模糊的判断,凭着经验、人性、大趋势的定性分析后的决断,只要大方向正确就好。而精密的判断,需要计算分析大量不可测、不可控的变量,受多因多果的影响,难以做出精确决断。
而一旦迷信这种所谓的精确性,往往就陷入了精确性陷阱。假设克格勃没有提供这么精确的报告,斯大林可能整日提心吊胆,但至少会提前做出一些战备,不至于被德军打的措手不及。
股神沃伦·巴菲特曾说过:“我宁要模糊的正确,也不要精确的错误”。
阅读巴菲特的投资史,你会发现股神所投资的股票大都是刚买入就遭遇被套,股神从来也没有“精确地”抄到过底。
1973年,,然而在之后的两年里,,当时来看巴菲特肯定是买早了,下注的价格和时间不够“精确”,可是后来127倍投资回报的事实却证明了巴菲特“模糊的正确”。
如果你是一个工程师,那么“差之毫厘,缪以千里”应该是你的职业追求。
但,如果你是一个投资人,那么不要妄想成为弹无虚发的“神枪手”,你只需要成为“模糊正确”的“机枪手”,在“有效射程”(能力圈)内连续扫射(下重注)后,就能成就你的王者农药。
[校对]Hellen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点赞”。
如果你有话要说,请“留言”。
如果你是新朋友,请“订阅”。
如果没有如果,转发就是最好的鼓励。
“荣观工作室”为个人原创微信公众号。
文字作品的著作权均为个人所拥有。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随时与本人联系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