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面分析
日本财务省11月20日发布数据,日本10月出口同比增长14%,得益于海外市场对其汽车和半导体生产工具的强劲需求。在全球经济复苏和日元贬值的背景下,日本出口连续第11个月实现同比增长。数据显示,日本10月贸易顺差达2850亿日元。其中,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同比增长11.3%,至6447亿日元。
美国11月21日公布数据显示,美国10月成屋销售总数年化 548万户,创四个月新高,好于预期540万户;10月成屋销售总数年化环比 2%,预期0.2%。美国10月成屋销售升至4个月新高,表明随着飓风影响已经消退,美国住房市场需求进一步持稳。不过,尽管稳定就业市场、按揭成本维持低位为住房销售提供支撑,楼市整体趋势却保持温和,这主要是由于廉价房源短缺,打击部分买家。此外,税改中消除购置不动产在税收上的红利,打压购房意愿。
美国11月22日公布数据显示,10月耐用品订单环比初值-1.2%,预期0.3%,扣除飞机非国防资本耐用品订单环比初值-0.5%,预期 0.5%,扣除运输类耐用品订单环比初值 0.4%,预期 0.5%。尽管10月核心耐用品订单实现增长表明美国商业投资仍稳健增长,但飞机订单由上月33.9%的增长降至18.6%,拖累了整体订单增长,4个月来首次出现下降。不过,订单出货量持续增长,预示着今年经济势头强劲。
2.政策解读
1、央行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明确提出除国家另有规定外,非金融机构不得发行、销售资管产品。对公募和私募产品的负债比例分别设定140%和200%的上限。
解读:资管新规就是要解决目前资管产品在销售管理中存在的信息不公开透明、收益分配不合理、金融机构没有完全按照资管业务的本质要求去做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理顺资管业务的关系,明确资管业务的范围,界定资管收益的分配范畴,规范金融机构与投资者的权利和责任。
资管新规出台,意味着过去资管野蛮生长模式走向规范,对资本市场影响无疑短期负面。本周A股、债市双杀,拖累转债市场大跌。资管新规对资本市场潜在影响短期很难正确估算,而转债还面临供给压力。在申购新规下,转债打新人数大幅增加,中签概率也大为下降;对机构投资者而言,打新收益已成鸡肋,通过一级市场获益也更加困难。而对于中长线而言,规范金融机构无疑利好市场,有利于股市中长期发展。
2、11月20日,科技部会同工信部组织召开了核高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发布会。通过近10年的专项实施,我国在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等领域突破关键技术,不仅突破了“卡脖子”的难题,也同步推动了产业发展和国产化,提升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解读:2006年,,“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简称“核高基重大专项”)位列16个科技重大专项首位,也被称之为“01专项”。
重大专项实施10年,我国在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三个尖端领域突破关键技术,尤其是国产CPU在核高基重大专项的支持下,驶入了发展快车道。国家重大专项(包括01专项,02专项即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的实施极大地提升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速度。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16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4335.5亿元,同比增长20.1%;今年1月至6月,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2201.3亿,同比增长19.1%。
近期陆续有上市公司披露其申请的核高基重大专项获批。包括大立科技、中科曙光、纳斯达、全志科技、紫光国芯等都或多或少参与了核高基相关项目。
3、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通知,正式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工作,力争与国际标准同期推出5G预商用产品。
解读:近期第五届中国移动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召开,随着政策支持与企业的境外布局,我国5G产业建设已走在世界前列,有望成为全球5G领跑者,国内部分5G研发企业已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中国于2016年1月启动了5G技术试验,充分验证了5G单点关键技术的可行性。随后,5G第二阶段技术研发试验顺利推进,国内外主流的运营、设备、芯片、仪表等企业联合开展了系统技术方案测试,并很好地完成了测试任务,为建立全球统一5G标准和产业生态奠定了重要基础。
根据相关专家预计,5G第一个标准版本将于2018年6月完成,完整版本或将于2019年9月完成,并有望在2020年实现大规模商用。
5G 无线网络大规模建设带来广阔市场空间,无线接入网将迎来全面升级。整体看好国内基站设备供应商及其产业链上地位稳固的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