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来看,世界大学排名是利用各自特定的指标体系,对世界各地的大学进行相对直观和量化的比较,这使大学对自身卓越程度有所感知,并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对大学评价比较的重要手段之一。虽然各国的排名机构会不断调整和完善大学排名的指标体系和权重,但高等教育的复杂性,以及世界各国国情、文化和教育制度的差别,使这些排名无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
通过分析四大主流世界大学排名指标体系可知,THE、QS和US News均采用主客观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重视大学“声誉”更是QS大学排名区别于其他大学排名体系的关键特征。然而,主观评价的可靠性也是这些大学排名被质疑的地方。声誉调查的地域和行业分布不均衡、调查对象的专业性和公正性、英语地区国家调查反馈率占优等实际问题,给西方传统名校或位于国际大都市的大学赋予了天然优势。而为了避免主观评价的影响,ARWU以最强硬的国际学术指标进行评价,但也因完全以论文和个别国际奖励作为一流大学的判断标准,导致其排名出现重理工轻人文、重科研轻教学、重研究轻应用等问题。
从以上各个大学排名的指标体系可以看到,各大排名主要考虑的是学术因素,但并没有充分考虑大学对国家发展的贡献情况,尤其是评价大学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方面的指标有所缺失。这些大学排名难以很完整地体现出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职能。
此外,这些排名指标体系还存在其他一些缺陷。例如,QS国际化指标权重偏高,掩盖了部分大学对本国生源吸引力不足,转而依靠吸引海外留学生、收取高额学费来维持运作的行为;THE指标体系中多个指标间存在关联,影响整个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以及结果的准确性;USNews指标体系除学术声誉调查外,主要依靠文献计量指标,但文献计量法由于其研究既涉及自然科学,又涉及社会科学,而且影响文献计量过程的既有科技等客观因素,也有社会、心理等主观因素,所以它的定量在很多情况下是相似的、随机的和模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