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欲·施于人”是更可怕的!因为这种施于人往往是在“爱”的名义下打出的,是被施者无法轻易用一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驳回的。爸妈会尽其所能让你赢在起跑线上,会安排好你的学习计划和报考规划,过多的操心你谈婚论嫁生孩子的事宜。他们会感叹如今国家的兴盛,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完成一些他们当年没条件圆的梦。不管孩子的思维认知有没有成熟,是处于叛逆期亦或者深思熟虑后想凭借年轻闯一闯时,他们总会用几十年的生活资历无私的爱着咱们影响着咱们,“想”让咱们走上幸福的道路或者避免一些他们曾经犯下而又“不想”犯下的错。父母最甚,亦有其他身边人……
“己所欲施于人;”从质疑到认可是一种很神奇的状态过程。Es muss sein? Es könnte auch anders sein!
让我改变这一认知的是因为大学的一位好友,她叫周墨。她是在我二十来年中心理防线最低的时期走进我的生活的。我打小就叽叽喳喳,活泼到了一种境界,又能收能放,在学校里人缘超级好的那种,尤其读了医学后,身边的异性更是多了许多;不过自从黏上了她,我就开始把异性圈子收缩到了她的周边,由于某些突变,畏惧和其他人再做无效的社交,久而久之已经习惯了她身边这个小圈子。时间是个很可怕的东西,它会让你习惯很多事情,时间久了你就会错以为这些东西属于你的。Don’t take it for granted! 就算纯友谊,也会争风吃醋,她和几个男生走的比较近时我就会莫名其妙不开心;但是我呢?我又是身边有很多异性的人,我这个状态,她会开心吗?我想不会的!她会吃醋吗?我想会的!为什么会单方面出现这个局面呢?是我值得反思的点……己所欲,施于人。或许在关系对等,思维观念相似的朋友身上,咱们可以去尝试用这句话更加拉近彼此心的距离。
“己所欲施于人”我目前对它着了迷,双重否定之后又变回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谁知道再过一段时间的认知我会不会再次回到这句思想原点。经典之所以经典,就是经得起时间的推敲而长久存在的东西,而存在的皆是合理的。
定位:存在即合理,经得起推敲的一些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