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旧的《天津特产风味指南》和《天津民风》中分别记载了这两则传说。
前者是说,这嘎巴菜姓“李”:早年间,大直沽有位无儿无女艰难度日的李奶奶,一天一位进京赶考的学子落难她家门口,李奶奶将家中熬粥时残存在锅沿儿上的嘎巴用水煮开,放些佐料,为学子充饥,当时学子问其所食之名,李奶奶脱口而出“嘎巴”二字又觉得不妥,遂加了一个“菜”字。
后来,学子中了状元以巡抚大员身份来津视察时,重礼酬谢李奶奶以报一饭之恩。他对天津县官赞扬嘎巴菜如何美味。县官请李奶奶到衙门一展厨艺。李奶奶只得用杂豆面调水成糊,在铁铛上摊成薄饼切成条,聊作嘎巴。用鸡汤打卤,将嘎巴盛碗,加上佐料。
县官吃后,赞不绝口。由此,一些小饭铺和早点店纷纷向李奶奶学习手艺。到了清末,好多天津嘎巴菜的铺子还会挂着“李记”二字以示正宗。
另一则传说,则是说梁山好汉菜园子张青和母夜叉孙二娘因被官兵搜捕,在投奔二龙山的路上,和官兵交手不慎将儿子张君丢失。后来张君被一挑担子卖煎饼的张老汉领走。张君长大后,寻访生身父母流落到天津,在三岔河口边搭棚买山东煎饼。
到了清朝,张记煎饼铺迁到西北角西大弯子,掌柜叫张兰。一日乾隆来到天津,听说这个铺子是梁山后人所开,私服而来。乾隆爷吃着煎饼卷大葱,又让老板以煎饼做汤。
内掌柜名叫郭八姐,以过去要饭时剩饼泡开水的方法做了两碗汤,乾隆大赞,问其汤名,结果八姐以为是问她的名字,才说了“郭八”二字,乾隆便说:“嘎巴倒也合理,锅巴的嘎巴嘛!若再加个菜字,叫嘎巴菜,最宜下干粮,更好。”
第二天,乾隆的侍卫来到张记煎饼铺,开口就说:“掌柜的,您的大福来了!”搞得张兰莫名其妙。侍卫如此这般一番解释,并端出乾隆赏赐的二百两纹银交与张兰。张兰跪叩谢恩。从此,“大福来”取代了“张记”,煎饼铺改成嘎巴菜铺,生意红火起来。
到了光绪年间,张兰的重孙张起发又改进了工艺,发明了大小卤制法并添加了六种小料,不断完善提高,“据说,民国初年,张兰的重孙子还有叫张福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