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0 09:01:34
前言:
天下精舍是以传承诗词文化和国学经典为宗旨,由文森、无名、狂生等大家教授诗、词、曲、等知识的微信交流群。本期收录十七名词友的《声声慢》作品,由文森老师解析,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憑欄望道,倚夢噙香,化蝶迷了芳痕(春)。竹影參差,聽罷蟋蟀銷魂。獨念曾經青眼,撫我心、今系何人?可恨也、錯過何必說,休怪風雲。
夜深斗杓斜挂,指銀河、新月辨徹離分。數盡飛花有意,落水成塵。尋覓荒溝寄語,淚婆娑、一路氤氳。忽然覺、待揮筆,無處題門。
把修改後的全詞附錄於此:
簾波月碎,染袂香輕,荷風縈夢無力。漫起清嘉,桓伊何處吹笛。憶中曾游閬苑,曲闌干、梅邊飛屐。只如昨、想苔痕應遍,舊時行跡。
我們看陳海棠的詞,從第一拍入題後到第三拍,釣起“紅房”向下推衍還算不錯,但語言舖述太過直露,少了韻味,且第二拍用了不符合此調句式的一字領:“似桃花宿妝在”,前三拍沒有將視角有意識地向第四拍收聚,這樣第四拍就與紅房脫臼了,由第四拍開始到下片第七拍均與紅房失去了關聯。這就需要回過頭來:一則為用韻在起拍四字作些修正,二則要重新相題作思考,題目的核心是什麼:“重遊”起拍破題就需要扣緊題目,所以給她改為:“仙遊一枕,海曲三山,重來舊日紅房”釣出“重來”向下推衍,盡量不露出什麼“喜字”之類敘述性字眼,將視角落在:“結同心”下片就可以由“結同心”展開主題:“執手幾回青眼,故事流長。連理花開並蒂,更難忘、茉莉飄香”推出落想“起落尋常”。我們初學填詞第一要注意語言流暢,一氣如一語,同時不要拘泥於一定寫實,清代田同之在《西圃詞說》裡說:“從來詩詞并稱,余謂詩人之詞,真多而假少,詞人之詞,假多而真少。如邶風燕燕、日月、終風等篇,實有其别離,实有其擯弃,所謂文生於情也。若詞男子而作閨音,其寫景也,忽發離别之悲。咏物也,全寓弃捐之恨。無其事,有其情,令讀者魂絕色飛,所谓情生於文也。此詩詞之辨也。”他原本是解釋詩詞寫情所運用的方法不同,詩真詞假這個“假”田同之所說有三重意思:
1.詞之傳情非曾經歷之情,如秦觀《滿庭芳》:“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非真有其事而藉此抒發自己內心寄託而已,這是《離騷》“美人遲暮”的一種體現;
2.詞體主張避實提倡清空,故多以虛筆描寫想像中的情與景使之體現靈動,如李清照《聲聲慢》:“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是尋覓中對於舊事物採用擬人化的一種形象比喻;
3.詞假借傳情的方法,來表現主題內容背後所隱含的社會意義,如劉辰翁《蘭陵王》:“送春去。春去人間無路。秋千外、芳草連天,誰遣風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緒”寫春去實在是懷念已經消失的宋王朝。
《聲聲慢.蜜月之旅遊故地感賦》 :
仙遊一枕,海曲三山,重來舊日紅房。仿佛宿妝還在,芳影交窗。羅襪凌波塵起,任鸞鈴 、喚醒鴛鴦。結同心、月下瑤臺路,燕爾春光。
江河東去,候鳥南遷,斑斑點點紛紛。倚樓如此幽緒,説與誰人。案前扶頭醉了,漸迷離、深掩重門。便縱有、一番回首願,好夢難真。
還記去年今日,那過雁、聲聲耳畔猶聞。魂斷藍橋煙柳,陌上風塵。秋後霜紅碎了,雨霖霖、又到黃昏。怎掐得、這長宵,些許燈痕?
蘭兮的詞整體寫得不錯,其實他的詞只說了一句話:“美好的一切都錯過了,只好希望來日的溫柔” 。全詞以景述情。起拍正面寫景,但起拍兩句的形象性不足以西風的出現做鋪墊,釣出起拍的“西風”,第二拍將之具體化:“紅消翠减,漙露洗出清秋”,挽住“漙露”視覺向薔薇收窄,啼珠:即露珠,唐元稹《月臨花》:“夜久清露多,啼珠墜還結。”詞由西風,向春去的薔薇花展開,再由花替人愁轉向登樓的人指出:“可知得,有癡癡人在,獨自凝眸”,由“可知得”經過片,承上“登樓凝眸”開啟下文:“相思無休”的具體內容:“不斷春傷秋感,幽怨心頭”,當詞由“西風”向“可知得”收攏指向“傷秋”的主題,基本上形成了一個線性思維。到補述這句:“應憐艷嬌百日,賞新晴、偏不伊由”伊由還是由伊?這裏所用詞彙欠考慮,(備註:或者依字?還是伊字?如是:依由,從詞彙學組詞方法來說這個詞彙形成動賓結構,依憑原由,還是成立的,與上文雖缺乏較好的連貫性,勉強還可以說得過去,但是伊由就沒有講了,伊在漢語中有九解,一般作代詞他、你解,如《世說新語》:“使伊去必克定西楚”、“勿學汝兄,汝兄不如伊”;大部分作發語詞和語助詞解,一般沒有具體意義,如《董仲舒傳》:“伊欲風流而令行,刑輕而姦改”;當轉折詞“即、且”講;專用名詞“姓氏、水名”解;指示代詞,這、此解,如《漢書》:“伊年暮春,將瘞后土”把這九個用法與“由”都不能組成一個合乎語法規範的詞彙。這就是學詞為什麼一定強調學學文字學與辭彙學,詩詞為近體韻文,我們可以造詞,但一定要符合唐宋以來詞彙的結構規律)。結句跳出境外,托起全詞這一點,蘭兮做得還是很不錯的,我們整理一下她的詞:
蒼茫山色,疏淡霞光,西風又上層樓。 紅消翠减,漙露洗出清秋。蔷薇撒開稀落,似啼珠、花替人愁。可知得,有癡癡人在,獨自凝眸?
誰信初逢餘得,是日夜相思,竟至無休。不斷春傷秋感,幽怨心頭。還念殢嬌百日,賞新晴、不見雲收。冀來日,待一枝重放,傾盡温柔。 茫:樓秋愁眸休頭收柔
羊排一份,紅酒來些,輕歌正在翻飛。鎖窗流彩如舊,就座而依。樓頭一彎柳(淡)月,笑蒙紗、思向誰移。竹影漫、恰逢君秋暮,猶見雄姿。
堪憶賡詩那事,縱落葉(荒溝),题詩(字)楓葉誰(難)追。从(自)效南園塵事,或有人知。嘆留恨吟落叶(留錦籤恨緒),夾書中、珍視因誰。又何必、暮來朝還去,獨剩愁随。
南園:一指廣州南園,前後五子結社酬唱於此,如孫蕡(fen2)《汜上懷古》。“草没荒台煙樹疏,維舟凝眺久踟躇。凌波見說求仙履,博浪曽闻誤副車。勳業赤龍三尺劍,風雲黄石一編書。獨憐衣赭人如玉,鴻鵠歌殘怨有餘。”另一指李賀南園詩十三首其一:“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挂玉弓。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 妮兒這首詞:別有風趣,但是整首詞重字太多,比如三個地方用“葉”字,且全部集中在下片,這對下片展開詞境十分不利,略給她改一下:
她先是正面寫在餐廳夜飲入題,忽然想起秋天曾經偶然遇見的那人,他們曾經一起學明代南園的詩人們互相唱和,也曾經把這些唱和的詩詞當作書籤夾在書中,但今天為什麼還如此珍藏呢?又是為了誰呢?跳出詞景:“又何必、暮來朝還去,獨剩愁随”做了一個自我安慰:“只要記住我自己的情就足夠了”。
心事如雲堆積,算浮華、輝煌剎那成曇。莫道神州盛事,苦樂心諳。問誰多情似我,訪山陰、嘗盡辛酸。辜負了、那人間悲喜,契闊膠黏。(懷念)
凝:嵐摻炎驂曇諳酸黏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