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单单仅有光才能看到轮廓
反馈的及时性我是十分支持的,双方沟通及时性的回答反馈可以作为交际标准,让对方的耳廓及时收到你的信息在这个傻逼横行社会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朋友圈和微博的不断点击和抽取信息也是及时性的反馈,早在若干年之前就被父母的推文指出碎片化信息是垃圾!不能依靠这种方式来储存重要的知识!但是由单个人类去观察,假设没有这种获取信息和动态的方式,那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岂不是会面临断层的风险。这样去讲多少带些片面,但是不得不承认我们日常接触的朋友圈是我们光明正大和别人单相交流亦是多向交流的重要重要渠道。别忙着反对和攻击,这个点你可能在某些地方看到过,借知乎或推文的知识来反驳我,我们冷静下来想想,接触的日常的情愿去阅读的中长篇书目里有没有提到过这些事件和风态?没有,所以不难想象,眼前的黑色屏幕们带来的信息还是会收录一些到浅意识里。
着急可能是我所能见到的一代的共同特点,比如看到上一句话的时候你现在呈现的状态,因人而异但它就是存在。对社会和个人的隔膜区分不清,没办法适当的处理好己他之间的微妙关系,不懂得说不,好处感和重要感的不断驱使都能让我们着急。在不断强调自己的独和不断反抗的过程当中,丢失的不是自己,丢失的是一些条件,一些真正不合时宜的点,一些真正值得你去反对和呵斥的事件。太着急,太想证明,事件出现就一定会有声音的直接发出。我们忽略了什么,为什么不去探究本质,为什么坚持的去找寻?
你说典型的事件摆在台面,典型事件的发出者是媒体,媒体是个纯新鲜的行业,是不是个能接受这种新鲜呢?腥臭,原始,冲击,抱团,每一个两字词汇都在映衬着对大众事件反馈的影子。当下的我们,没有人再去用知识去武装自己了,我们捡起了这些碎片去假模假样的拼凑出理想层面上的护具。
交流性的游戏越发越多,无论什么存在形式的网络交流几乎都会有语音选项,孤独是通病也是唯独认识自己的方式,被迫改变,选择改变其实是同类型的生存方式。不谈新旧,过去的东西我们几乎无法重拾。更新不断,此刻抽二手烟的我能感觉到各式各样的讯息沿着我的耳边穿过。独立的你,到底在和谁对话?
真正单一的人是不为所知的,在我的观念里,美妙的生活和思考方式往往都是“不可见”的,分享出的瞬间不过是摆在台面上的镀金点心,烘焙出瞬间的时刻除了真正经手人,谁也看不见。
断断续续,沥沥淅淅。差一只画笔把大脑皮层的沟壑链接。
最近光顾着读小说了。最害怕的事情已经出现,渐渐从流量博主的讯息里找到认同感简直是对思考性文字的一种极大侮辱。在只言片语的敲打中,可以看出文字的力量是有多么渺小,理想的对话其实不就是在不断的唾液喷溅中找到彼此舒服的骂句么。
及时性对于某些生存者来说类比灾难,可我们很难发声。试问,有谁看得到思考的影子?又有谁听到了酝酿的声音?这扯皮的一切带来的苦痛读的清的人能些许感知。
这也是一篇及时性的文章,运用这种公布方式,实在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