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物联网行业协会健康物联网专业委员会及国金证券医药团队联合主办了上海诊断检测物联网与大数据论坛。
据悉,此次论坛聚集了来自IVD行业的专家学者、产业领袖和政府官员暨终端医疗机构代表300多人,围绕从需求方看诊断检测的发展趋势、从生产方看诊断检测的发展趋势和诊断检测的物联网与大数据三个主题,就以诊断检测物联网为核心的健康物联网建设进行了专题研讨。
出席论坛的嘉宾有: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注册处处长林峰,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电子信息产业处贺奇博士,,,国金证券医药团队首席分析师李敬雷研究员;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沈芳教授,,上海市教委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复旦大学呼吸病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室主任、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呼吸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宋元林教授;
上海奥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福刚教授,苏州海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降龙,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研发中心主任李基,宁波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张梦玉博士。
王运霞:上海市物联网行业协会健康物联网专委会
本次论坛的召开背景主要有四点:
第一,诊断检测是当前的热点研讨领域,增长速度快,市场空间大,以前的诊断检测论坛大多数从技术角度探讨,本次论坛健康物联网专委会和国金证券合作首次探讨从新技术和新模式两个领域探讨检测诊断的发展方向;
第二,今年3月,,其中互联网加医疗器械的产业尤其值得我们在一起探讨;
第三,上海有着良好的诊断检测产业基础,有科华生物、奥普生物这样的行业内代表企业;
第四,上海市政府各个委办一直在鼓励新模式和传统领域的产业融合,鼓励资本和产业的对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保障局、,2010年起,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就把健康物联网作为物联网的重点领域推进,、上海市人力资源保障局、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制定《上海市健康物联网推进工作方案》并于2014年10月正式发布。
到2020年,上海市将在健康物联网领域形成百亿级的产业规模,培育10个面向全国市场的服务品牌,在健康服务、养老照护、食品和药械管理等领域形成符合国情的健康物联网服务体系和商业模式。专业医疗数据库、第三方检验诊断、医疗器械在线监督管理和服务、医疗器械物联网化将是健康物联网建设的重点领域。
林峰: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注册处处长
贺奇: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电子信息产业处副处长
很多互联网+的行业是先发展后规范,但医疗健康行业必须是先规范再发展。
2010年起,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先后投资20亿推进物联网建设,为打造健康物联网产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五部门第一时间出台《上海市健康物联网推进工作方案》,将健康物联网的建设纳入政府工作计划持续推进。
上海市整个物联网产业规模预计在1500亿左右,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健康物联网产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中之重。
沈芳: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临床对检验的需求越来越高,呈现多、快、好、省和无极限。
临床医生希望检验项目越多越好,结果越快越好,用血量越少越好,标本采集越简单越好,结果差异越小越好,化验费越便宜越好。通过血培养标本的采血时机和采集咽口腔拭子标本说明,多快好省和无极限实际是无法实现的。病人情况、标本留取、时间、运送等分析前因素严重影响了化验结果,而试验方法、实验仪器、试剂、检验师、操作流程等分析中因素只占了影响化验结果的30%。
检验科在人员、环境、理念、设备、信息等方面都面临许多难题,检验科是一个面向实验室、临床科室多领域的综合性科室,需要检验人员和临床科室建立很好的沟通机制,同时也需要专业的计算机人才及专业的设备管理人员。实验室环境和设备要满足安全要求,符合质量规范。
实际上,医院普遍存在门诊采血室与门诊化验室不能有效分割,存在安全隐患,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更换光源后,未能提供更换前后患者标本影响验证记录,缺乏仪器可靠性验证程序。
实验设备信息系统设计存在缺陷,密码共用,不能提供信息传输准确性评价,量值溯源备份有困难,实用性面临挑战。沈芳教授认为,医学检验是一门具有多学科理论交叉、应用性强、发展迅速的应用技术学科,是医学各科中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
现代医学检验具有自动化和智能化特点,高质量控制,微量化标本和多参数分析,流水线检测和床边检测并存,以及个体化基因诊断迅速发展等特点。
张乐之:附属长海医院检验科主任
在医院层面,现代检验医学主要围绕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生化检验、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和门急诊检验六个方面展开。
临床免疫学检验根据检测项目包含特定蛋白免疫检测、感染性指标免疫检测、肿瘤标志物免疫检测、自身免疫检测、甲状腺功能及性激素免疫检测、其它免疫检测等六大板块。
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凝集反应检测技术、荧光免疫技术、免疫比浊测定技术、标记免疫测定技术(发光免疫测定、酶免疫测定、反射免疫测定)是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技术。
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是目前发展最快的免疫检测技术,其主要技术有生物发光测定技术、化学元素发光测定技术、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是指标记物与底物发生化学反应而发光所建立的测定方法,目前根据标记物不同形成了四种技术平台,HRP作用于鲁米诺底物发光技术平台(郑州安图)、异鲁米诺发光技术平台(深圳新产业)、吖啶酯发光技术平台(美国雅培)、AP作用于底物AMPPD发光的技术平台(美国贝克曼和德国西门子)。
罗氏电化学发光在肿瘤标志物检测方面占优势,雅培化学发光在传染病检测方面占优势,贝克曼化学发光在甲状腺功能及激素检测方面占优势,索林化学发光在优生优育方面占优势,西门子化学发光细胞因子六项唯一具备进口产品批文,强生化学发光在血库系统输血筛查传染源指标方面占绝对优势。
宋元林:上海市教委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复旦大学教授
临床大数据在一般流行病学的统计分析、疾病暴发的数学模型演变、宏观到微观的疾病变化特征、通向精准医学的关键途径、临床诊治决策的基础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诊断检测临床大数据的合理应用可以形成诊断优先模式,提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控制成本效益,达到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精确诊断、精确治疗,从而对患者进行全面管理。
李降龙:苏州海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当前我国IVD面临的现状是生物技术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像催化剂一样促进IVD产业的发展,如何应用最新的生物技术与互联网?如何建立诊断检测数据研究平台?从疾病管理角度开发产品是发展的方向。学术界根据原理方法分类,产业界根据目标客户分类,IVD大致是临床检验、生化、免疫、微生物、分子诊断、POCT六大板块。
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是医学的三大支柱,检验医学是临床医学的分支,贯穿于三大医学领域。检验医学的本质是医学,不是生物学,医学以人为核心,不以标本为核心,医师和患者是最终客户,以病种为导向开发预防、临床、康复需要的产品。
过去十几年,国内IVD企业都是仿制产品,鲜有创新产品,生产企业缺乏对医学和疾病的研究直接导致了对原理学和方法学创新的缺失。由于任何检查都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大数据将在减少误诊和漏诊,发现错误检查结果,高危人群随访,淘汰临床低价值项目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李基: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2013年全球IVD市场规模约466亿美元(不包括糖尿病检测业务),预计到2018年将达到588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5.1%。
美国是全球IVD创新中心和最大的市场,每年仍保持3-5%的增长,欧洲受经济危机影响呈下滑趋势,全球IVD市场推动力来自新兴市场,但欧美发达国家仍占据全球超过75%的市场份额。2014年我国IVD市场规模达到363亿元,预计2019年将达到7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
中国IVD不到全球份额的15%,呈现基数小,增速高的特征。全球IVD领域免疫诊断占18%、临床生化占15%、血液学检测占5%、微生物检测占4%、其他占58%。中国IVD领域免疫诊断占33%、生化占27%、血液学与流式细胞占15%、分子诊断占5%、其他占20%。我国POCT和分子诊断处于起步阶段,将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全球IVD集中度高,形成4+X格局,第一梯队为罗氏、西门子、雅培、丹纳赫(收购贝克曼),X包括赛默飞、BD、美艾利尔、希森美康等。2012年全球前10大IVD企业占据全球80.7%的市场份额。我国IVD产品注册证达1.7万个,生产企业1000家,但生产企业中年产值在5亿元以上的只有10家左右,国外企业占据了国内市场50%以上的份额。
截止2015年8月,国内上市的IVD代表性企业有科华生物、达安基因、利德曼、迪瑞医疗、九强生物、美康生物、迈克生物、万孚生物,总市值分别为158亿元、289亿元、72亿元、63亿元、98亿元、132亿元、177亿元、78亿元,201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18亿元、10.86亿元、5.37亿元、4.86亿元、5.08亿元、5.98亿元、9.35亿元、3.65亿元。
随着中国医改的不断推进,卫生投入增加导致医疗需求释放,人均诊疗费用上升等因素促进了中国IVD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随着全民医疗健康体系的建立,诊断检测技术呈现两极化发展趋势,一方面是自动化流水线式的集成检测体系的逐步完善,高效率的仪器设备、模块化的项目组合将从根本上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新兴发展的POCT技术和产品越来越完善,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检验方法。
李福刚:上海奥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
物联网就是通过互联网技术的物物相连,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的诊断检测物联网是健康物联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包括POCT在内的IVD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未来趋势。
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今天,一些行业、职业或将洗牌或将消失,所有系统将重新构建,包括POCT在内的IVD产业也将面临重新洗牌和生死穿越。以OTTOMAN(全自动智能化POCT工作站)为代表的基于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理论的iPOCT新技术新产品开启了我国POCT发展新纪元。
云端互通化、设备端联机化、移动端个性化、试剂端均相化、渠道扁平化、消费社交化、支付在线化、供应链社会化将是iPOCT新时代IVD产业发展的不二选择和必然趋势。
张梦玉:宁波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
美康通过物联网和大数据打造的“美康云”将通过MSEQA、MSIQC、APP和POCT等方式建立以基层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群体为中心的全方位服务体系,收集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利用大数据,真正改变基层医疗资源匮乏的局面,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智慧上海、物联全球,创新服务、合作共赢。上海诊断检测物联网与大数据论坛通过对IVD诊断检测新技术、新产品、新方向的综合研讨和客观分析,就物联网和大数据在IVD诊断检测领域的健康发展拓清了方向,也为上海健康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新的力量。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参加“2015中国医生集团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