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文物】定西再现衡重器——话说清代箱匣式天平

2022-07-13 13:16:26



甘肃定西既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现今一块龙脉绵长的文化热土,奇妙非凡的收藏宝地。根据史料记载,1925年秋,在定西市安定区巉口镇发现的新莽权衡八件铜铸计量器,是国宝级文物,在国内外收藏界产生了轰动效应。无独有偶,60年之后的1986年7月,一位酷爱文物的陇西收藏者,以慧眼之光在定西市渭源县会川镇一个中道没落的富户人家,淘到了一件尘封多年的清代箱匣式天平。


这件距今300多年的衡器,以其特有的形制、齐备的砝码、自然的包浆、完好的品相、稀有的程度,为我国衡器收藏研究领域又增添了令人赞誉的光彩一页。 


 

根据杠杆原理制作的天平,是用来衡量物体重量的一种仪器。天平的式样很多,从古到今最常见的为等臂式天平,此外还有悬臂式天平。衡器天平的产生与商品交换行为的发生有着最直接的联系。随着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和商品交易的需要,为使交易公平和避免欺诈,便产生了度量衡。简单说,度用来检测长短,量用来确定多少,衡用来指向轻重。相传黄帝时选用一条平直的树枝来作为衡器和木权。秦始皇不仅统一了汉字,而且统一了度量衡。直至汉代时,才正式出现了“秤”一词,并在秤杆上设有准量,刻有斤两,从此“秤”的提钮从杆的中间移到了一端,出现了最早的提系杆秤。随后经过长期的实践与创新,于是产生了高精度的衡器—天平。它是用来衡量金银等贵重物品的精确之器,不论是朝廷国库、海关边卡,还是民间钱庄、商业店铺,一律都用天平从事黄金白银的交易。

 


定西市渭源县会川镇发现的这台天平是一件标新立异的箱匣式天平,它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康熙时期天平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是迄今为止定西地区发现的最为完美规整、造型奇特、保存完好的箱匣式天平。它由铜立杆、铜衡、铜盘、箱匣底座等部件组成。木横梁长72.7厘米,木竖边梁高94.5厘米,箱匣宽27.5厘米,高16.5厘米,箱匣上下两层配有三个装砝码用的抽屉,全套材质为松木(故宫博物院所藏天平为木质两层两屉式结构)。横梁上有镂空木板套花,竖梁上角及侧边有云龙纹套花。青铜质竖衡杆上端悬吊在横梁上。两根木质竖梁镶插于箱匣之中。横衡杆长45厘米,两臂为圆锥体,臂两端各置一平圆吊耳,中心竖立杆高23厘米,铜盘直径19.5厘米,厚0.3厘米(图1)。木横梁中心镶有剪花边铜皮,铜皮中间錾刻“日兑斗金”四个楷体大字。木竖梁左右两边也镶有剪花边铜皮,篆刻“公平交易”、“两合人心”八字楷书对联(图2),铜衡臂右侧上錾刻“张惠和老店造”六字楷书铭文(图3)。 



该天平配有15个铜皮锡质砝码一组(图4)。以重量体积为序,依次排列为:叁拾两、拾两、伍两、肆两、叁两、贰两、壹两、玖钱、捌钱、柒钱、陆钱、伍钱、肆钱、叁钱、贰钱。这些砝码虽经长久磨砺,至今仍然保存完美,包浆纯正自然。尤为让人称道的是,为达到称重的高精度和量值的准确性,该天平另配有壹钱、玖分、捌分、柒分、陆分、伍分、肆分、叁分、贰分、壹分等10条竹质砝码,其上铭刻着用毛笔书写的行体量词(图4)。这组纤细精巧的竹质砝码不仅完整无缺,而且色泽古朴自然,是难得一见的竹质权器实物。 



根据《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一书所载资料考证和业内行家实地观测,这台天平比照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宫廷天平,整体形制更为先进,结构更趋合理,沉稳大方美观。故宫博物院所藏清代天平,衡杆置于箱匣之上,无横梁、竖梁支撑,衡杆称重时不易稳定。其砝码最大20两,且全套应为十六枚现仅存13枚,尚缺3枚。而渭源发现的这台天平,不但整体外观色泽古色古香、造型设计科学优化、整体保存完整无损、衡器配件齐全无瑕、铭文刻度制作精美到位,其计量精准数达到了国际标准。国际标准制壹钱相当于3.75克,而此台天平竹质砝码虽经岁月剥蚀,每钱重量仍达3.56克,体现了清人制作衡器具有的高超技术水准。因此,渭源发现的这台木质箱匣式度量衡器,无疑是一件稀有衡器实物。它是见证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物证,也是研究明清以来我国古代度量衡器发展断代史的文物。同时,它足以说明早在清代时期渭源会川地区就是一个商业发达、交易频繁、物产丰富、社会进步的商埠之地。

作者:安思奇







看定西奇情趣事观陇中人文风情

微信ID:dingxiwsj

长按二维码关注定西微视界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