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中医组方用药规律研究进展述评

2022-01-20 10:42:49

中医组方用药规律研究进展述评

唐仕欢,杨洪军*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700)

[摘要] 方剂是中医临床应用的主要形式,对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进行研究和总结,是传承中医防治疾病方法和手段的核心内容。本文从中医组方用药规律研究的方向和发展进程两个方面入手,总结了中医组方用药规律研究的相关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传统的用药经验传承方法与计算机辅助的数据挖掘方法相结合将是中医组方用药规律研究和创新的发展趋势。在未来的发展中,一方面仍需重视传统的组方用药规律研究方法,将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用药经验加以总结和传承;另一方面,创新相应的快捷、方便、实用的分析方法和工具尤为重要。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将已有挖掘分析方法加以集成开发的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为中医组方用药经验的传承提供了便利的有效工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 中医;方剂;用药规律;数据挖掘;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Review of study on TCM medicationregularity

TANG Shi-huan, YANG Hong-jun*

(Institute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100700, China)

[Abstract] Formula is the major style of 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 (TCM) clinical application. Study on medication regularity isthe key inheritance content of the methods of TCM.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research methods and development of TCM medication regularity, in order toprovide the information for deeply study. We propose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traditional inheritance method and computer-assisted data mining method wouldbe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study on medication regularity of TCM. On theone hand, we must think highly of the traditional method to summarize theclinical experience and thought of famous veteran teran doctors of TCM; on theother hand, it is important to bring new ideas of analytical method and tool.TCM Inheritance Support System (TCMISS), which was exploited by Institut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ina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would be the utility implement to inherit the experience of TCM medication, andhave extensive perspective and useful value.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formulamedication regularitydata miningTCM Inheritance Support System (TCMISS)

方剂是中医药临床应用的主要形式和手段,对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进行研究和总结,是传承中医防治疾病方法和手段的核心和关键。中医药领域的无数临床实践与理论研究积累的古籍文献以及当前的研究文献,承载着中医防治疾病用药规律的丰富信息。有效利用这些文献资料,挖掘名医、名家的用药经验和组方规律,是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此,本文对中医组方用药规律研究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为深入研究提供指导和参考。

1 组方用药规律的研究方向

1.1 名医用药经验研究 对名医的用药经验进行总结,可以有效地继承其学术思想和诊治规律,此类研究多数是名医及其弟子共同完成,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以及《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对近现代的名医名家的学术思想和诊治经验进行了总结,对中医药临床经验的传承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是中医中药的宝贵财富。此外,还有很多以期刊的形式发表的名医经验的总结,如“王杰老中医用药经验散拾”、“谢强喉科用药特色”等[1-5]。此方面的研究是保持中医各家学说、百花齐放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医组方用药规律研究的重点领域,为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名医名家的学术思想和用药经验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多数均是名医名家一人之力,诊治患者的数量有限,尤其对于某些单一疾病,样本量更小,对其经验的总结仅仅停留在个人的体会层面上,还有待于扩大病例数,进一步加以验证和总结。

1.2 疾病用药规律分析 针对某一疾病进行收集相关文献资料或处方,在此基础上,开展其用药规律的研究,以利于探讨某一疾病治疗的常用药物、药对以及核心组合药物等,。此类研究多以西医疾病为主,也有以中医疾病加以分析的,多数以期刊发表的文献为资料来源,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加以整理总结。如选用期刊数据库为资料源,对中医药治疗2 型糖尿病肾病III 期的随机对照文献的用药规律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总结2 型糖尿病肾病III 期的中医用药常用经验方或药对[6]其它类似的研究还有:基于文献探讨IgA 肾病血尿、高血压病、高尿酸血症、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肝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盆腔炎、脑瘤、糖尿病肾病、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及骨性关节炎、骨坏死、尿酸性肾病等中医治疗用药规律[7-20]。这些研究总结了某些疾病的中医治疗方药,通过分析所用方剂的常用药物,对常用药物进行功效分类,进一步探讨疾病的中医治则治法,总结相应疾病的中医用药共性规律,为临床提供一定的指导。由于此类研究以疾病为范围,能抓住某些共性规律,但没有涉及具体证型,忽略了中医的辨证特色,对于某些个性化的关键用药仍然难以总结。同时,在收集期刊处方时,数据来源的真实性良莠不齐,对期刊论文的质量没有严格限制和筛选,致使很多类似的数据重复出现,影响了分析结果的判断。

1.3 病证结合用药规律分析 为了突出中医特色,将辨证与疾病加以关联,以病证结合的模式探讨某一疾病的某一证型的用药规律,从而可以更好的掌握具体疾病具体证候的治疗原则和用药规律。如筛选古代医籍中情志病证气郁化火证医案为研究对象,探讨古代情志病证医案中证型气郁化火证的组方用药规律[21]。对北京地区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肝系证候临床研究方面文献的整理、归纳,总结分析肝系证候分布及其用药规律[22]此类研究将病证进行结合,分析总结的用药规律更有实用性,体现了对临床的指导价值。而不足之处在于,对于某一医家具体疾病具体证型的病例数量有限,分析结果的代表性有待形成共识;虽然可以将来源于不同医家的病例进行收集和整理,在数量上弥补了不足,但由于不同医家对疾病的具体证候的划分标准存在差异,包括很多专业名词描述的差异,尤其是古代医籍的医案描述,不同医家记述差异更大,有的很难统一,即使研究者进行规范统一,也存在一定的主观性,给研究结果带来一定的偏倚。

2 组方用药规律的研究发展进程

2.1 口传心授,经验总结 中医学术思想的传承,口传心授是传统的最基本的途径和方法,并且多数集中在名医师带徒的传承方式中,同时结合临床实践,对个人经验进行总结,形成名老中医经验集要等著作,加快学术和经验的传播。这种方式仍然是中医传承不可或缺的部分,为中医传承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具有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

2.2 收集方药,手工统计 为了总结具体医家、具体疾病的用药规律,按要求收集相关的医案处方,在一定数量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对于总结方剂组方和用药特点具有重要意义。但限于技术条件,分析数据时,采用手工计数的简单方法。如通过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的医学数据,筛选实际进行分析的文献,对其进行用药规律的初步归纳和一般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用药规律[23]

2.3 一般统计软件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各种具有统计功能的软件广泛应用,对筛选的处方进行用药规律的分析,不仅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还可以确保分析的准确性,避免人工统计时的人为错误。在用药规律分析的软件中,多数采用SASSPSSEXCEL等统计分析。如收集《二续名医类案》中消渴篇的所有复方,把每首方剂中的单味药输入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用药规律[24]。应用中医门诊电子病历收集心动过速医案,并通过SAS统计软件编制了用药频率表。以心动过速为因变量、以用药频率大于10%37种中药为自变量进行了logistic 回归分析,从而探讨其用药规律[25]。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 I)收录的中医治疗高血压病文献进行收集,对所选文献中符合纳入标准的药物运用Excel表进行收录,然后用SPSS13.0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其用药特点及规律[26]。基于文献探讨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 的用药规律,建立UC中医用药文献研究数据库,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27]

2.4数据挖掘方法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中医药信息的电子化进程,同时,文献检索技术不断进步,大量医学文献不断涌现,为中医药的相关数据库的构建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根据研究者的不同要求,可以构建基于文献的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方法进行挖掘分析,从而得到相应结果,进一步总结其组方用药规律。目前,针对中医药方剂数据进行深层次的组方用药规律研究的主要挖掘方法有文本挖掘、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方法、熵层次聚类法等。采用用药规律分析的文本挖掘方法是将文本型数据转换成结构化数据后,再利用数据挖掘算法进行分析。如有学者提出以现代医学疾病为研究对象,利用文本挖掘技术对中医用药规律进行挖掘分析,探索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药物及其组合关系[28]。应用此方法,选择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为载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溃疡性结肠炎和哮喘4 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进行了统计分析比较,探寻中医治疗这4 种疾病的用药规律[29]。此外,将文本挖掘技术应用于肺癌、慢性肾脏疾病等中医用药规律的分析中,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结果[30,31]。关联规则是数据挖掘中最活跃的研究方法之一,是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项集之间有趣的关联、相关关系、因果结构以及项集的频繁模式。利用关联规则的频繁项集探寻处方用药中的高频药组,进而挖掘常用药对及药物组合,既可总结配伍规律,又可为创制新方提供依据。如利用数据挖掘中的关联规则来分析治疗IgA 肾病的处方用药规律,得到了常用药物、药对及药物组合,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32]。再如收集治疗慢性胃炎典型医案212例,运用关联规则及点式互信息方法分析其治疗慢性胃炎的方剂配伍规律[33]

2004《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发表了“‘熵’在中医方证研究中的运用”一文,在总结熵理论的基础上,首次提出运用熵理论进行中医方证相关研究的设想[34]。随后的实践表明[35,36],该方法不仅可以应用证候与方剂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还可以研究方剂中药物与药物之间、配伍中成分与成分之间的关系。由于中医药文献数据中的方剂数据具有离散型,连续型和混合型的特点,因此,基于复杂系统的熵方法非常适合作为方剂组方用药规律分析及中药新药处方发现的筛选研究,此方法具有两方面的显著优势:一方面,不仅可以定性、还可以定量挖掘出药物之间、病-证-症-药之间的相关性;另一方面,不仅可以挖掘出名医名家经验的核心组合,还可以挖掘出隐藏于方剂配伍之中的而没有被临床医家所重视的核心组合。如运用熵方法能定量描述中风病方剂中每两味中药之间的关联度 [37]。在此基础上,对关联度较高的药物进行了相应的分类,进行了中医药学理论的阐述,与中医临床实践吻合,并具有指导意义[38]。后续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将互信息法、关联度系数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法、熵层次聚类法等算法融为一体,对防治流感、肺痨等方剂进行了组方规律的分析,得到了较好的研究结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39-42]

3 展望

组方用药规律研究是中医药传承和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对疾病、证候、名老中医以及中医临床医生本人用药规律的分析,可以阐明和总结药物应用的一般规律,直接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临床疗效;同时,以药物为连接点,进一步可以探讨治则治法、病因病机、配伍机制;通过用药规律的分析,还可以为中药新药的创制提供处方来源,指导新药研发。为此,加快中医组方用药规律研究至关重要。在未来的发展中,一方面仍需重视传统的组方用药规律研究方法,将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用药经验加以总结和传承;另一方面,由于中医文献数据的快速积累,创新相应的快捷、方便、实用的分析方法和工具尤为重要。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将已有的一般统计法、文本挖掘、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方法等挖掘分析方法加以集成,并将相关的分析算法进行软件化,开发了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该软件已经在名医医案数据挖掘、疾病方剂用药规律分析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3-45]。系统将信息资料录入、保存、提取、统计和分析等功能融为一体,为中医组方用药经验的传承提供了便利的有效工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将传统的经验传承方法与数据挖掘软件工具相互结合,是中医组方用药规律研究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戴海安,马红鹤,李政. 王杰老中医用药经验散拾[J]. 新疆中医药,2011,29(4):74.

[2] 常向辉,范新华. 谢强喉科用药特色[J]. 江苏中医药,2010,42(1):19.

[3] 孟永久,胡松峰,沈钦荣. 沈钦荣治骨伤用药心得举隅[J]. 浙江中医杂志,2011,46(8):556.

[4] 景丽俊,郭军,胡静,等. 沈英森治疗肿瘤临证思维及用药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1,45(3):1.

[5] 陈晓军,陈耀金. 王鹏飞治疗小儿便秘用药经验初探[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3):218.

[6] 肖雅,严美花,张乐,等. 2型糖尿病肾病Ⅲ期的中医用药规律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1,11(3):268.

[7] 李建忠,华强. IgA肾病血尿中医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6):29.

[8] 邹志东,刘宁,郭鹏,等. 北京地区近10年高血压病中医用药规律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5):1569.

[9] 王先敏,马丽. 高尿酸血症用药规律的计量学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221.

[10] 王凤仪,华强. 基于文献的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中医用药规律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4):17.

[11] 刘鸣昊,薛博瑜. 近5年来肝纤维化中医证治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8):279.

[12] 高振,李风森,杨剑,等. 近10年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医证治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6):286.

[13] 庞聪慧,宋殿荣. 慢性盆腔炎用药规律分析[J]. 山东中医杂志,2011,30(3):162.

[14] 司富春,刘亚丽. 脑瘤的中医用药分析[J]. 河南中医,2010,30(7):709.

[15] 赵建军,秦竹. 失眠症治疗方剂用药特点浅析[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0,33(1):14.

[16] 王盛发,唐劭,曹克光. 糖尿病肾病中医治疗用药规律分析[J]. 天津中医药,2009,26(2):167.

[17] 吕霜,甄小芳,闫慧敏,等. 中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用药规律研究[J]. 环球中医药,2011,4(5):364.

[18] 吕毅斌,李立,王志飞,等. 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及骨性关节炎用药规律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12(5):833.

[19] 周信,马勇. 中医治疗骨坏死的用药规律探析[J]. 天津中医药,2010,27(2):139.

[20] 郭聂涛,杨进,丁谊,等. 中医药治疗尿酸性肾病辨证及用药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4):9.

[21] 裘晓红,周莺,罗汀,等. 109例古代情志病证气郁化火证医案用药规律[J]. 江西中医药,2011,42(5):43.

[22] 郭鹏,邹志东. 近十年北京地区中医治疗高血压病肝系证候用药规律的研究[J]. 北京中医药,2009,28(2):90.

[23] 王盛发,唐劭,曹克光. 糖尿病肾病中医治疗用药规律分析[J]. 天津中医药,2009,26(2):167.

[24] 苗彦霞,李翠娟,巩振东. 《二续名医类案》治疗消渴用药规律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9):1712.

[25] 陈守强,张建民,袁锋. 丁书文教授用药规律的计算机辅助分析——计算心动过速用药分析[J]. 天津中医药,2006,23(5):423.

[26] 司富春,李山霞. 近30年高血压病中医用药规律分析[J]. 医学研究杂志,2010,39(3):46.

[27] 呼荟茹,贾育新.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规律研究[J]. 甘肃中医,2011,24(6):11.

[28] 谭勇,郭洪涛,郑光,等. 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用药规律[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12(5):823.

[29] 丁晓蓉,吕毅斌,王志飞,等.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溃疡性结肠炎和哮喘中医用药规律[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12(5):828.

[30] 郭玉明,姜淼,郑光,等.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分析治疗肺癌的中医用药规律[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6):277.

[31] 黄允瑜,巴燕,郑光,等.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慢性肾脏疾病中医治疗用药规律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8):912.

[32] 徐建龙,聂莉芳. 基于关联规则的聂莉芳教授治疗IgA肾病用药规律分析[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4):96.

[33] 王丽平,张其慧,李萌,等. 许彭龄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用药规律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3):475.

[34]杨洪军,赵亚丽,刘艳骄,等. “熵”在中医方证研究中的运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9):16.

[35]赵亚丽. 一类复杂系统的熵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1.

[36]孙占全. 复杂系统建模——一类智能计算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1.

[37]杨洪军,赵亚丽,唐仕欢,等. 基于熵方法分析中风病方剂中药物之间的关联度[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9):706.

[38]唐仕欢,赵亚丽,杨洪军,等. 中风病方剂中常用药对的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1):30.

[39]唐仕欢,陈建新,杨洪军,等.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堆方法的中药新药处方发现研究思路[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11(2):225.

[40]Hongjun Yang,Jianxin Chen,ShihuanTang,etc. New drug R&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Role of data miningapproaches[J].Journal of biological systems, 2009,17(3):329.

[41]TANG Shi-huan, CHEN Jian-xin, LI Geng, etc. Research on Component Law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for Anti-influenzaand Development of New Recipes for Anti-influenza by Unsupervised Data MiningMethods[J].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2010,30(4):288.

[42]唐仕欢,陈建新,杨洪军,等. 基于复杂系统熵方法的抗肺痨方剂组方规律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24):3368.

[43]李健,卢朋,唐仕欢,等.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治疗肺痈方剂组方规律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2):254.

[44]卢朋,李健,唐仕欢,等.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开发与应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9):1.

[45] 卢笑晖,单崎玮.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卢尚岭教授治疗头风病用药经验[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9):5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