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眼定位。井眼定位入门(Primer on Wellbore Positioning)是高地和群岛大学(University of the Highlands & Islands)出版的一本电子书。目前可免费从他们的网站上下载。
测距系统。哈里伯顿研发了一种新型的磁测定井方法,表面激发设备不需要进入目标井眼,只需要将表面激发设备连接到目标井的井口,并沿目标井套管传输电流信号即可。在钻邻井中的阵列梯度计会接收到相应的磁场,并计算出两口井之间的相对距离和方向。
该系统主要是为SAGD设计的,无需在目标井中部署电缆测井工具。这套系统同样也适用于救援井和井眼定位。与现有系统相比,该新型系统减少了设备运输量,无需部署测井工具,同时也能降低油公司的成本和风险,减少作业人员数量。
连续测斜技术。卡尔加里大学的研究人员推出了一款低成本的捷联式惯性系统(SINS)。在不中断钻进的前提下,通过3个正交MEMS加速度计和3个正交MEMS陀螺仪,SINS能够获取整个井眼轨迹的测斜数据。而传统工具只能利用磁力计和陀螺仪获取多个静止测斜点(彼此间隔30米)的测斜数据。
SINS不需要使用无磁钻铤,且由于MEMS传感器的尺寸很小,所以SINS可以在小井眼中使用。此外,该领域还有一项先进的处理技术,该技术可以利用连续的D&I(方位和井斜)测量数据来获取井眼测斜数据,该技术的测量间距为3米。
测斜精度。最近出现了几种可提高测斜精度的新模型。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发表了一篇相关文章,文章中的改进3D样条曲线模型可利用最高三阶的连续导数计算整个井眼轨迹。改进模型可以更精准地定位井眼、估计井眼弯曲度以及测量井眼不规则度。
新型井下定向测斜技术。传统的定向测斜装置在接单根时,利用泥浆泵重启作业进行定向测斜并将数据发回地面。Schlumberger则给出了另一种方法:中断钻杆旋转(而不是停泥浆泵)进行测斜作业,这种方法在接单根前就可以完成测斜工作。接单根工作完成后,钻柱不必保持静止。这种测斜方法无须重启泥浆泵即可完成测斜,能够保证流量恒定(井底压力不变),减小了波动和抽汲效应,降低了井眼不稳定和卡钻的风险,缩短了总测斜时间,适合MPD(控压钻井)、UBD(欠平衡钻井)和空气钻井。
双遥测随钻测井技术(MWD)。NOV井眼技术部门推出了一款可回收双遥测随钻测井工具——Black Star II。该工具能同时实现电磁数据传输(EM)和泥浆脉冲数据传输(MP),如图1所示。
通过下行传输的电磁或转速信号,即可将Black StarII的传输模式从电磁模式切换到泥浆脉冲模式,不需要起下钻更换设备。模块化的设计可以实现工具组合的灵活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作业能力。工具中整合了特制的转换模块,在系统中用现成的标准泥浆脉冲发生器即可。
该系统还具有全套的MWD传感器,包括定向传感器、伽玛传感器、内压和环压传感器、轴向和径向振动传感器、ROM和温度传感器。
石油圈原创,石油圈公众号:oils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