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
2)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3)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
4)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
5)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竖曲线:纵断面上两个坡段的转折处,为了便于行车用一段曲线来缓和,称为竖曲线。
变坡点:相邻两条坡度线的交点。
变坡角:相邻两条坡度线的坡角差,通常用坡度值之差代替,用ω表示
ω=α2-α1≈tgα2 - tgα1=i2 - i1
ω<0:凸形竖曲线:
ω>0:凹型竖曲线
相邻两纵坡的坡度为i1、i2,由于公路纵坡的允许值不大,故可认为
变坡角α= i1 - i2
切线长T = R(i1 - i2 ) / 2
曲线长L = 2T
外矢距E = T2 / 2R
竖曲线半径R的选用原则:
在不过分增加工程量的情况下,宜选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
前后两纵坡的代数差较小时,更应选用大半径的竖曲线;
当遇地形限制或其他特殊困难时,才能选用极小的半径;
选用竖曲线时,应以获得最佳的视觉效果为标准。
竖曲线的测设:
竖曲线的测设步骤:
计算竖曲线元素T、L和E。
推算竖曲线上各点的桩号:
曲线起点桩号 = 变坡点桩号 - T
曲线终点桩号 = 曲线起点桩号 + L
根据竖曲线上细部点距曲线起点(或终点)的弧长,求相应的 y值,按下式计算各点高程:
Hi = H坡 ± yi (凹形竖曲线取“+”,凸形竖曲线取“-”)
Hi——竖曲线细部点i的高程
H坡——细部点i的坡段高程
从变坡点沿路线方向向前或向后丈量切线长T,分别得竖曲线的起点和终点。
由竖曲线起点(或终点)起,沿切线方向每隔5m在地面上标定一木桩。
测设各个细部点的高程,并在相应点的木桩上注明地面高程与竖曲线设计高程之差(即填或挖的高度)。
在测量过程中,因局部改线或事后发现量距计算错误,或在分段测量中由于假定起始里程而造成全线或全段里程不连续,以致影响线路实际长度时,统称为“断链”。
断链的标记
(1)最好设在改线与老线正好相接的位置上;
(2)绝对在直线上,有些就在HZ(YZ)点上;
(3)断链的标记,一般在平面图、直曲表、纵断面图等图表中均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