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是指自14世纪起,以意大利为中心掀起的欧洲新文化、新思想运动。其原义是指在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学艺术思想的基础上,获取新知的运动。
这个时代是艺术史上强烈的自觉意识觉醒的时代,恩格斯在讲到欧洲文艺复兴的时候写道 “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意大利文艺复兴在艺术发展上大致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从 13 世纪后期至 14 世纪中期, 一阶段为文艺复兴的预备期。主要以意大利佛罗伦萨为中心,代表人物有乔托、马萨乔等。
第二阶段从14世纪中期开始至15世纪上半叶,为文艺复兴中期或发展期。主要代表人物有安吉利科、保罗·乌切洛、波提切利等。
第三阶段从15世纪后半期至16世纪,为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此时文艺复兴的中心转向了罗马。主要代表人物有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
第四阶段从16世纪后半期至17世纪前期,为文艺复兴晚期。这一阶段以威尼斯画派的崛起为代表,主要艺术家有提香、乔尔乔内等。
十六世纪末,随着意大利沦为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地,文艺复兴运动结束。流风余韵传播到了北欧的荷兰、比利时、德国和尼德兰等地,其影响延及一两个世纪。文艺复兴推动了洲、乃至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 保罗·乌切洛 凯撒
这是一幅15世纪的家具装饰画,出自文艺复兴早期最杰出的画家之一保罗·乌切洛之手,最初安装在抽屉的嵌板上。保罗·乌切洛是佛罗伦萨人,曾师从著名画家马萨乔,他继承老师的衣钵,在探索直线透视法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为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传说乌切洛特别富有敬业精神,为了研究透视法,常常彻夜不眠,在画室里苦苦钻研。乌切洛坚持用科学的手法作画,他笔下的人物、动物和风景,比例准确、透视合理,但由于过分强调每一细节在透视上的准确性,结果反而使整个画面显得僵硬,看上去就像一出木偶戏,他最著名的作品《圣罗马诺之战》就具有这种特点。
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其他文学、艺术家一样,乌切洛喜欢以古代著名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为绘画题材,如这幅抽屉嵌板装饰画,。在小小的嵌板上,乌切洛在人物和马匹的比例上刻画准确,马匹的前后腿之间透视关系合理,连投影都经过了精心的计算,但也和乌切洛所有的作品一样,看上去僵硬有如玩偶。
▲ 阿波罗与达芙妮
这幅画创作于十五世纪,作者题名“巴黎画师”。画中的主题“阿波罗与达芙妮”来自古希腊罗马神话传说。传说中太阳之神阿波罗因为相貌英俊又擅音乐而备受神界和凡间的女子喜爱。一次,由于不慎得罪了小爱神丘比特,丘比特便恶作剧用金箭射中了阿波罗,被金箭射中的阿波罗立即爱上了第一眼看到的精灵达芙妮,可达芙妮被丘比特射中了铅箭,因此而拒绝阿波罗的炽热追求,并求助她的父亲河神佩内奥,佩内奥不忍看女儿痛苦不堪便将其化做一棵桂树,画中的达芙妮正在向桂树转化,阿波罗情急之下欲上前阻止却为时已晚。贵为太阳之神、音乐之神、医药之神的阿波罗竟然无回天之力挽救自己心爱女子的生命,此后,他就用桂树的枝叶做成头冠勉励在竞技中获胜的人,因为,桂树在他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象征。
▲ 斯托蒙,威尼斯圣母玛利亚众仆教堂鸟瞰
斯托蒙(Stoom), 威尼斯画家,18世纪上半叶生活在威尼斯并进行创作。这幅画的主题描绘了一个宏伟、古老的教堂——圣母玛利亚众仆(Santa Maria dei Servi)教堂,这个教堂当时已毁于火灾,不复存在。实际上,画家斯托蒙创作此画的启示得自多明尼哥·罗维萨编辑的一幅无名氏版画。
斯托蒙的画色调偏灰,不是很明朗,只经由一些“斑点”来表现明暗,这倒与画家卡纳莱托(Canaletto),以及这个城市中其他相近年代的画家们所遵从的明亮的描绘方法毫无关系。
▲ 贝尔纳多·贝洛托,城市风景画
贝尔纳多·贝洛托(Bernardo Bellotto),又名卡纳莱托(1720-1780年),威尼斯风景画家,是著名的安东尼奥·克纳雷(别名卡纳莱托)的侄子和弟子,并由此称为“卡纳莱托”。1747年以后,他到了德累斯顿,在那里,他为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三世和萨克森选帝侯绘制了一些德累斯顿风景画。七年战争爆发时,他前往维也纳,于1759 -1760年,为玛利亚·特雷莎女皇和列支敦士登公国亲王绘画。后来,他回到奥古斯特三世宫廷,先是在华沙,1762年又在德累斯顿绘画。1766-1767年,他在俄罗斯宫廷居留了一段时间,后又返回波兰,成为斯坦尼斯拉·奥古斯特(Stanislao Augusto)的宫廷画家。晚年的贝洛托不仅绘制了建筑风景画,还绘制了宗教和历史主题画以及骑士画像等。他的特长主要是城市风景画,这幅画正是描绘威尼斯大运河的风景,贡多拉在运河中穿行,运河两岸的建筑物立在水中,我们可以从中领略享誉世界的水城风采。
▲ 风景鸟瞰图
这幅壁画来自闻名于世的美第奇(Medici)家族别墅,绘于十八世纪。该别墅是由著名建筑师波恩塔冷蒂(Buontalenti)为其建造的,画面风格属罗马画派。
壁画是一种根据古老的湿壁画技术直接在墙面上绘制的绘画,即在尚潮湿的灰泥层上绘画,这种方法能使画面留在墙面或天顶上。通常壁画都是大型的画,因此要数周、数月乃至数年的绘制。但每天的绘制时间只能3—6个小时,因此必须在石灰变硬之前结束。
由于灰泥层在灰白过渡、干燥的过程中形成了颜色的变化,因此后绘的部分与已绘的部分要想完全协调是非常困难的。即使在一些最优秀的艺术家完成的作品中也能很容易看出不同时期的绘制部分。壁画的修改,必须要先刮去已有的部分、重新抹上灰泥层才能绘制。
通常,艺术家都是从上往下顺着墙面有规律的持续工作的,绘制之前要进行周密的研究,在同样大小的底图上画出整个画面。然后将它抄在红色或棕色灰泥层上,取名为“草图”。颜色必须是薄薄的一层,因为如与石灰结合得不好,颜色会返回或粉末状,然后消失。这就限制了颜色的强度。埃及拥有非常著名的古老的壁画技术,但自十四世纪以后意大利的壁画技术拥有自己的特点。最著名的壁画始祖是乔托(Giotto)、马萨乔(Masaccio)、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和拉斐尔(Raffaello)。这些技术在巴洛克(Barocco)时期被广泛用于圆顶和壁面的装饰画上,这门技术于十九世纪开始衰退。
▲ 萨维廖·岱拉·嘎塔,那波利风光
意大利有这样一句谚语,“看一眼那波利,然后死去。”。意思是说,象那波利这么美的地方,一生能够看一次也就无憾了。在本次展览中,我们将领略到画家萨维廖.岱拉.嘎塔描述的十八世纪的那波利风光。萨维廖.岱拉.嘎塔是十八世纪那波利众多树胶水彩画画家中非常著名的两位画家之一,是道地的那波利人。他的作品不仅经常在意大利的众多博物馆里展出,而且还被许多有名望的收藏家收藏,作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并日益稀少,有些价值数千万。
▲ 弗朗西斯科·瓜尔迪,虚构的海岸风景,房屋、古迹及凯旋门
弗朗西斯科·瓜尔迪(Francesco Guardi 1712-1793年),威尼斯画家,以擅长威尼斯城市风景画知名,他还创作海景画、人物素描画、肖像画和废墟风景画等。他是游离于卡纳莱托(Canaletto)城市风景画流派之外的人物,而他对变化中的光线和颜色的闪烁点,较之后者亦要敏感得多。他常用活波灵巧的笔法描绘威尼斯生活的画景。他是装饰画家多明尼哥(Domenico)的儿子, 生于威尼斯,先是师从胞兄乔瓦尼·安东尼奥(Giovanni Antonio),后者是洛可可式祭台装饰屏画家。不久以后,他成为画家卡纳莱托(Canaletto)的助手,并接触到画家提也波洛(Tiepolo)的作品,后者是他的姐夫。但他真正受到的影响,却来自画家隆吉(Longhi)、利契(Ricci)和马尼亚斯科(Magnasco),并传承了马尼亚斯科风格的衣钵,其大部分作品多作于1760年以后。
现在公认为他的作品,大多可能出自其胞弟尼科罗(Niccolo)和儿子加科莫(Giacomo)之手。时至今日,人们已将其视为印象主义先驱之一,他那种充满光线的风景画,已远远胜出同代人许多。
▲ 卡纳莱托,奇特的大拱廊
18世纪初,意大利威尼斯画派中新生一种城市风光画,这种绘画题材既不与传统的风光画一致,又不是可以用“风俗”画这一概念来说明的。这一类风光画有一个专有名词,叫Veduta(可译成景观画),它的特征是手法细腻,以真实的景物为对象,描绘城市、集镇或地方风光。从事这种绘画的有四个威尼斯人,本幅画的作者安东尼·卡纳莱托或许算是其中影响最大的景观画家之一了。由他所作的《在威尼斯升天节》(The Bucintoro at the Molo Venice),拍卖价11,432,000英镑(20,086,024美元/16,805,040欧元)。
安东尼奥·克纳雷(别名卡纳莱托),1697-1768年,威尼斯人,风景画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父亲是一位舞台布景绘制师,他从小便随父亲往返于威尼斯和罗马等城市之间,反复观看父亲绘制舞台布景。在罗马,他有幸接触和研究了凡·维尔特的作品,并结识了一些研究罗马古迹的重要画家。他最初的作品便是罗马的古代建筑和古迹,在这些作品中,他勇敢地采用了舞台布景式的布局。伦敦的戏班班主斯威尼第一个发现了他的艺术天才,并将他介绍给英国人。卡纳莱托30岁开始画威尼斯风景,其购买者主要是参加“大观摩”活动的欧洲贵族。1746年,卡纳莱托移居伦敦,在英国渡过了辉煌的十年,他继续画了一些以英国首都和乡村为素材的杰出作品,为英国画派开辟了道路。返回威尼斯后,他在毕亚契达创办的詹巴斯塔·提埃坡罗领导的美术学院任教,教授透视学。
▲ 弗朗西斯科·帕尼尼 古罗马遗迹
这是由十八世纪末期伟大的风景画家、建筑装饰画家弗朗西斯科·帕尼尼绘制的一幅布面油画。这幅画在色调上的运用偏向于绿色和天蓝色之间的调和色,据说这是该作品的独到之处,在菊色灯光的映衬下,画面上的人物会突然“活”过来。弗朗西斯科·帕尼尼的作品主要收藏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和维也纳阿尔贝蒂博物馆。
▲ 阿尔布雷特·丢勒的《犀牛》
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urer (1471-1528) 是德国画家、版画家及木版画设计家。少年时曾追随父亲习艺,他对绘画表现出特殊的才能,13岁时就能逼真的画自己的肖像,19岁时为父亲所画的肖像已充分显示他成熟的素描功力,可与达·芬奇遥相呼应。23岁的丢勒已是一位有影响的艺术家,丢勒作为首饰匠和画家开始了独立工作。1512年丢勒成为马克西米里安大帝(Emperor Maximilan)的御前画家。
丢勒是北部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当时的德国正处于其历史上最为暗淡的一段时期。思想和信仰的混乱,饥荒和瘟疫(黑死病)无情地夺去大批人的生命,社会矛盾的激化。这使德国的文化与艺术疲弱不振,外于严重的低迷状态。与此同时,以意大利为首的欧洲各国却已经先后走出中世纪,、经济和文化的开放与繁荣时期,人文主义的光辉已经照亮欧洲大陆。于是,作为一个德国艺术家,丢勒只能在一个代表着过去的落后国度里苦苦追求和传播着“现代”欧洲的先进思想,德国的文艺复兴略带苦涩地凝视人自身,而这使他成为一个充满矛盾的独行者和先锋派。
当米开朗基罗以大卫雕像(1501-1504)展现人的完美和新生时,丢勒以同样高超的技法创作了蚀版画《圣尤斯塔斯》(1501),将这位殉教者与神迹相遇的景象表现的如人间乐园。不过,他在那个时期的代表作则是稍早一点创作的《启示录》木刻组画,其在内容和表现风格上更明显带有哥特式教诲性小型画像的特征。
同达芬奇一样,丢勒也具有科学的头脑,因而曾深研数学和透视学并写下了大量笔记和论著,在透视法和人体解剖学方面,他创作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绘画作品。他同时还研究建筑学,发明了一种建筑学体系。丢勒还是位美术理论家,著有《绘画概论》和《人体解剖学原理》。他使德国艺术摆脱哥特式艺术的影响和束缚,走向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现实主义艺术道路。他把当时幼稚的版画艺术推向完美的新阶段。他支持当时的运动,同情农民战争,曾主动为运动的领袖马丁·路德的宣传册子绘制版画插图,并以农民战争纪念碑的设计来终结自己的创作道路。丢勒画的动植物素描之精确完全可以同达芬奇所留下的相媲美,但同时他又对《启示录》中记载的各种怪兽的存在深信不疑。因此丢勒不仅是画家,而且是数学家、机械师、建筑学家,他曾创立了筑城学理论。
就丢勒的艺术风格而言,尽管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追求者和传播者,但其置身于其中的德国传统却使其艺术多少保留了一点中世纪哥特式遗风,同时又令人惊讶地率先展现出某些巴洛克特征。
▲ 路卡·戈莱瓦里斯 游人散步的威尼斯风格的广场
路卡·戈莱瓦里斯(Luca Calevaris,1663-1735)意大利画家、雕刻家和建筑师,是公誉的十八世纪威尼斯城市风景画之父。他以一种新的严谨形式入画,他对透视画法的严格遵守,折射了他早年数学方面的训练。戈莱瓦里斯的艺术天赋大概得自其父的遗传,后者是位画家和设计师,但在戈莱瓦里斯尚幼之时即已去世。展览中的《游人散步的威尼斯风格的广场》是一幅布面油画,描绘的是威尼斯广场的街市风景。在十八世纪,路卡·戈莱瓦里斯就被尊为第一位对威尼斯风景画贡献突出的画家,至今他和范·芮特仍被认为是威尼斯城市风景画的奠基人,并为此后的卡那莱托、马里斯基、戈地所延续。戈莱瓦里斯并非一位高产艺术家,他为人所知的所有作品也仅限一百五十幅油画,其中大多数是圣马可广场的风景画和周边景物,他也画了许多遗址和港口的随笔画,以及一些风景画。
1679年,戈莱瓦里斯由乌迪内迁至威尼斯,在那里他被扎诺比奥家族发现,他们的宫殿离其住所不远。不久他即为此家族效力,并于1682年到1688年期间,为他们远处的圣母玛利亚宫殿创作大视野的鸟瞰图。他还特意保留“Luca da Ca Zenobio”的名号,以凸现其绘画世家的身份。
戈莱瓦里斯最重要的一百幅画和四幅铜版画,出版在名为《Le Fabriche,e vedute Venetia》的书中,这些作品的创作年代都在1703年以后。这些作品完整地展现了威尼斯重要建筑物和广场的景致,形成了第一个威尼斯城市风景画的完整系列。尽管维萨特尼、卡那莱托、马里斯基和其他画家紧承其衣钵,但他们从未画过如此大的图景。戈莱瓦里斯1703年以前的作品很少,他在这个时期之前的主要作品可能是风景画和随笔。
他于1703年出版的油画和超过一百幅的城市风景雕刻,为卡那莱托和戈地奠定了基础。这些作品是这个城市结构的全面的测量,也成为整个十八世纪威尼斯风景画家们的范本。虽然卡那莱托说自己曾经向他学习作画,但是戈莱瓦里斯真正的学生和追随者只有一个,也就是不为人知的瑞典画家琼汗·瑞杰特,他从1717年开始在威尼斯工作,直到1735年去世。不管怎么说,戈莱瓦里斯对卡那莱托和之后的威尼斯画师们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
▲ 圣人和坐着的圣母玛利亚
这是一幅极为珍贵的壁画作品,被认为是十四——十五世纪时期镶嵌于拉威那城乔托学校墙壁上的画。画面左边是圣人佛朗西斯卡诺,右边的屏下坐着的即是美丽绝伦的圣母玛利亚,孩童时的正站在她的膝盖上。画面上的人物表情严肃,但严肃中又带有一种来自内心的平静。
▲ 想象的人物
此画创作于18世纪,作者不详,描绘了一个意大利北方贵族家庭,在夏天来临时于乡间通过举办舞蹈和聚会以表庆祝场景。
画中贵妇人手持一个极富象征意味的丰饶角(富裕的标志,在这里,虽是夏天,然水果并不稀缺)。同时她还将帽子置于腿上,表示对丈夫的忠诚,而她的丈夫则站在紧靠她的地方,手里握着一件乐器。
▲ 提香·威契里奥,穿盔甲的男人
提香·威契里奥(1482-1576)是意大利文艺复兴鼎盛时期“威尼斯画派”最杰出的艺术家,他的艺术成就使“威尼斯画派”艺术达到了顶峰。他是威尼斯画派的泰斗。与他同时代的美术传记作家瓦萨利十分崇敬这位伟大的写实主义画家,高度评价他的艺术成就。他称赞道:“在意大利,没有人能和提香的绘画天才相比,无论是拉菲尔或是达·芬奇都赶不上他。”提香是一位罕见的长寿而又多产的画家。他比米开朗基罗的寿命还长,活了90多岁,因此他的艺术生涯几乎贯穿了整个16世纪;他一生勤奋,创作了1000多幅作品。《穿盔甲的男人》这幅画的画面人物是司令官安德烈(Andrea),他是威尼斯极其显赫的庇萨尼(Pisani)家族成员,这个家族在数世纪中出现了许多上层的教会人士,舰队司令、银行家、大使和一位在摩雷阿(Morea)反抗土耳其人(Turchi)的战时执政官。
▲ 皮埃尔 爱的发现
这是皮埃尔·佛朗西斯科·菲奥雷迪诺(Pier Francesco Fiorentino)创作于1500年的作品的一幅大幅画作品。皮埃尔·佛朗西斯科·菲奥雷迪诺是一位生在佛罗伦萨的教士和画家。他学习绘画艺术始于巴拉托罗梅欧·第·桑德罗(Bartolomeo di Sandro)的画室。成为独立画家后,于1474年2月和多·吉兰达约(Domenico Ghirlandaio)一起,装饰圣吉米尼亚诺(S.Gimignano)教堂的中殿。同年,他又给艾姆博里(Empoli)送去了一幅画,此画放在科莱嘉达。从那以后,他便停留在瓦代尔萨(Valdelsa),特别是在十五世纪的最后十年中,画家约于1497年去世。皮埃尔·佛朗西斯科·菲奥雷迪诺善于揭示空间的科学规律,并将之用于具体的肖像画中,画面色彩鲜艳,偏爱于令人安心的艺术形象。
▲ 拉斐尔·桑齐奥 巴蒂斯塔布道
这幅画是伟大的艺术大师拉斐尔.桑齐奥(Raffaello Sanzio)创作于十六世纪初的木板油画。拉斐尔 (1483—1520年)生于意大利山区的乌尔宾诺小公园,父亲乔万尼·桑蒂是乌尔宾诺大公的御用画家,拉斐尔的启蒙教师。16岁时拉斐尔离开家乡乌尔宾诺到北意大利安布利亚地区的裴路基亚城,从师于佩鲁基诺。一天,佩鲁基诺对拉斐尔说:“我不想让这小地方拖住你,你要到大师云集的佛罗伦萨去,你可以独立工作了。”这时拉斐尔19岁。在佩鲁基诺的引导下,拉斐尔跨进了佛罗伦萨的艺术世界,他以一个学生的姿态对待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教皇朱理二世为了赞颂自己,把最优秀的画家、雕刻家、建筑家都请到罗马来为他服务,米开朗基罗和刚满25岁的拉斐尔,被教皇认为是当时最杰出的两位大师。拉斐尔在《巴蒂斯塔布道》这部作品中以他的天资和严谨、柔雅的演绎技巧,描绘了圣乔瓦尼.巴蒂斯塔(San Giovanni Battista)的布道场景,画面中用小手抓着妇女深绿色衣裙的两名儿童格外引人注意。
▲ 达·芬奇,骑士
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年生于佛罗伦萨芬奇镇附近的安基亚诺村,是十五至十六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天才的艺术大师和科学巨匠。他把科学知识和艺术想象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当时绘画的表现水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把解剖、透视、明暗和构图等零碎的知识整理成为系统的理论,对后来欧洲绘画的发展影响很大。达芬奇知识渊博、多才多艺,恩格斯赞扬他"不仅是大画家,而且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达·芬奇早期的创作受到乔托、马萨乔、利比和波提切利等艺术家的影响,如《受胎告知》、《基督受洗》、《圣哲罗姆》、《博士来朝》和《持花圣母》等作品。后由于反对美第奇家族的专制统治,30岁的达·芬奇被迫离开佛罗伦萨投奔米兰大公洛多维柯·斯福尔查,一直为这位大公工作了17年。创作了《岩间圣母》、《哺乳圣母》、《最后的晚餐》、《圣安娜》、《施洗约翰》等不朽的作品。
▲ 米开朗基罗,下十字架
米开朗基罗(1475-1564),生于佛罗伦萨附近的卡普莱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他和达芬奇、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的艺术巨匠。他的艺术以雄浑、豪放、宏伟、刚健和充满激情著称。米开朗基罗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最高峰,“神圣而痛苦的生涯”是法国现代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对米开朗基罗一生的高度概括,他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整个世纪光荣都是属于他的。不独是艺术家认为他是一个超自然的人,就是王公大臣也在他的威望之前低头”。米开朗基罗的这幅浅浮雕作品描述的是“下十字架”的场景,一幅同时代的画框使这幅多色浮雕更显珍贵和卓越。米开朗基罗.波那洛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是一位天才的画家、雕塑家和庞大建筑物的设计师,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支配地位的重要人物之一。
▲ 贝阿托,圣母玛利亚怀抱婴儿坐在宝座上
这是一幅十四世纪末十五世纪初盛行于意大利的板上油画。主题是那个时代十分典型的宗教题材,因为大部分订购的绘画和雕塑都是被用来装饰当时作为文化和社会中心的教堂和修道院。
画家贝阿托.安吉利科(1387-1455)的真实名字是弗拉·乔瓦尼·达·菲埃索累(Fra Ginvanni da Fiesole),他的艺术生涯初露锋芒始于微缩画,他仿效旧抄本中的一种绘画技术,注重对丰富的恼怒细节和担忧的描述,因此对每个局部都处理得非常细腻。这幅《圣母玛利亚怀抱婴儿坐在宝座上》通过对坐着的圣母玛利亚和直立在她膝盖上的圣婴的描绘,展露了他全部的灵性、亲切和虔诚,使他成为在那个时代任何人都无法超越的画家。画中最突出的是圣母、上帝、徒的容貌,是每位母亲注视自己孩子时的那种温柔和目不转睛,她用披在身上的长长的风衣围住圣婴的举止,突出描绘了爱子的意愿。这幅画被历代画家和学者视为精致、纯洁和灵修的典范。
听说剁手党
和长得好看的人
都撩她了
▼
(文章源自壹号收藏,版权归原作者龙堤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北京国际画材中心立场,此处仅做学习交流使用,转载请注明出处。)
- END -
欢迎无条件转发至盆友圈
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呼唤小白
CONTACT US
原创投稿 | 商务合作 | 意见反馈
white_art@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