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翁退休不退岗 义务看守门球场17年
每天清晨7点不到,在财政局家属院内的门球场上总是可以看见一位老人忙碌的身影。清扫场内垃圾、平整球场、烧开水……老人手脚一刻不停地拾掇着这处200平方米的老干活动场地。而这份每月仅有100多元交通补贴的“工作”,老人风雨无阻整整干了17年。老人名叫戴礼葵,今年已是82岁高龄,退休之前,他担任财政局常务副局长,主持该局全面工作。
1999年,财政局迁址重建,为丰富退休干部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专门在家属院划地修建了一座门球场。由于无专门管理部门和人员,随着日久时长,球场卫生条件每况愈下,设施设备多有损坏。局里接到老干部反映后,也曾临时聘用过几名保洁人员,后都因工作繁重待遇又低离开。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时,从常务副局长位置上退下来的戴礼葵主动找到局里时任负责人,要求试一试,看干不干得来。不曾想,这一试,就是17年。
“老局长真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没有‘缺勤’过一天。”与戴礼葵同事多年,刚刚卸任财政局老干党支部书记的熊景星告诉记者。门球场是局老干党支部活动场地,担任局领导多年的戴礼葵一直是他的上司,当上球场看守员后却能够看淡所谓地位名利,场地总是保持干干净净、平平整整,热茶热水、热情待人。老熊说,重新修整后的门球场如今每年还担负着市、县几大老年人门球赛事,每年几十场比赛,戴礼葵也是顶着八十高龄忙前忙后,毫无怨言。
和其他老人一样,戴礼葵也有许多老年病,10年内老人两次住院接受手术,一次胆结石摘除了胆囊,一次胃酸反流做了插管洗胃。住院期间,老伴、儿女放心不下都劝他安心养病不要再管球场的事,而老人心里最放不下的恰恰就是球场的日常“照料”。“冒办法,只能要婆婆子‘挑土’,总不能冒人打扫啊?”老人对慕名前去探访的记者说,只要是服务干部群众工作生活的事,都不是小事;只要老伙计们认可,自己身体条件允许,就会一直干到底。(吴巍伟 熊景星)
来源:华容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