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1~6题,共26分 )
1.下列各项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襁(qiáng)褓 旁鹜(wù) 断(duàn)章取义 恪(kè)尽职守
B.亵(xiè)渎 阴晦(huì) 脑羞(xiū)成怒 强聒(guō)不舍
C.箫(xiāo)索 拮据(jū) 廓(kuò)然无累 重蹈覆(fù)辙
D.栈(zhàn)桥 恣睢(suī) 怒不可遏(è) 一抔(póu)黄土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只要你身临其境地为我想一想,你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了。
B.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
C.语文教师多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篇章,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传统文化素养。
D.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在备战中考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缺乏的,一是自信心不足,二是学习方法不当。
B.除了《金华味道》销量不错外,新华书店其他类似书籍的销售情况并不乐观。
C.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D.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很大冲击。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最近,对植物血型的研究又有了新突破。
①这表明植物也有造血功能。
②利用植物来制造出人体需要的血液,这种愿望如果能够成为现实,那么人类拥有的血库中的血就会取之不尽,而且安全性也会大大提高。
③法国科学家发现,在玉米、油菜和烟草等植物体中,含有类似人体的血红蛋白的基因。
④血红蛋白是人体红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易于与氧气结合和分离,因此具有输送氧的功能。
⑤如果再把铁原子加入其中,就能够制造出人体所需要的血红蛋白。
A.③④②①⑤
B.③①⑤④②
C. ④③①⑤②
D.⑤④③①②
5.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8分)
⑴持节云中, ?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⑵ ,背灼炎天光。 (白居易《观刈麦》)
⑶ ,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
⑷ ,乞人不屑也。 (《鱼我所欲也》)
雪》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 , 。
⑹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中揭示了将士们思念家乡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6.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书香伴我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6分)
⑴【续写标语】班长根据下面语段中的划线句拟出了标语的前半句,请你续写后半句。
(要求:与前半句语意相关、字数相等。)(2分)
书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与书为伴是人生最大的幸事。读到一本好书的时候会感到一时的快乐,我们常常会心一笑;而经常性地读书则会让我们一辈子都从中获得很多益处,真正领略“读书是福”的意境。
标语:读好书一时快乐, 。
⑵【经典阅读】按要求完成任务。(4分)
①《水浒传》的作者是 ,主题是“ ”。(2分)
②《水浒传》第二回这样写道:
“俺只指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A.上面这段文字中的“洒家”指的是 。(1分)
B.请写出一个与“洒家”有关的故事情节的名称(上面这段文字涉及的除外): (1分)
第二部分(7~25 题,共44 分)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7~9题。(5分)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7.本词的作者是 。(1分)
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五十弦翻塞外声”中的“塞外声”指的是悲壮粗犷的战歌。
B.上片描写的都是作者曾经经历过而今天已失去的军旅生活情景,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这些表明,被迫退隐的作者仍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功立业。
C.“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有力地烘托出一种豪迈热烈的气氛。
D.从“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两句可以看出作者最终实现了率师北伐,统一天下的人生理想。
9.“可怜白发生”蕴含了词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
二、文言文阅读,完成10~15题。(15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王育少孤贫,为人佣,牧羊豕①,近学堂。育常有暇拾薪,以雇书生抄书。后截蒲②以学书,日夜不止。亡失羊豕,其主笞之。育将鬻③己以偿,于是郭子敬闻而嘉之,代育还羊豕,给其衣食,令育与其子同学。育遂博通经史,仕伪汉④,官至太傅。
(选自《太平御览 学部》)
【注】①豕(shǐ):猪。②截蒲:截断水杨树枝条。③鬻(yù):卖。④仕伪汉:在伪汉做官。伪汉,,与东晋对立,因作者以东晋为正统,故以“伪汉”称之。
10.【甲】文作者孟子,名 ,是 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2分)
11.解释加点词语。(3分)
①人恒过 过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
③于是郭子敬闻而嘉之 闻
1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劳其筋骨 令育与其子同学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C.盖追先帝之殊遇 于是郭子敬闻而嘉之
D.管夷吾举于士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1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答:
②王育少孤贫,为人佣
答:
14.孟子认为一个国家怎样才能避免灭亡的命运?(根据【甲】文作答)(2分)
答:
15.甲乙两文中舜、王育等人都有所作为,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受到的启迪。(2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16~20题。(11分)
“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
①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中,描述了公元2700年时人们的生活:那时的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但由于过度依赖智能设备,人们都变成四体不勤的大胖子,每时每刻面对的只有一个支在他们眼前的电脑屏幕。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②事实上,世界各地智能手机普及之处,地铁里、公交车上、工作会议上、课堂上、餐桌上、排队时,甚至驾车时,总有很多人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上,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
③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55%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超过九成的人离不开手机。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现在已经开始显现了。
④发表在《验光和视觉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人们通过手机阅读文本信息或上网时,眼晴会比手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离得更近,这意味着,眼睛聚焦手机图文更费劲,更容易导致头痛和双眼疲劳等问题。
⑤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问题,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低头就可引起颈部的疲劳,时间长久会引起椎间盘退型性病变、骨质增生,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此外,长期玩手机还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
⑥因专注于手机而引发的各类事故早已不是新闻。研究表明,走路玩手机导致人们左右看的几率减少了20%,遭遇交通事故的几率增加了43%。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因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近年来明显上升。2007年有600名行人因看手机而受伤,201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500人,研究学者警告说:如果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话,类似的伤害事件将在未来5年增长一倍 。
⑦埋头于网络世界,带来的不仅是对身体的伤害,还有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2012年10月,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一个个拿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⑧有媒体评论称:老人摔盘离席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典型切片,手机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不断重复上演。沉醉于手机的虚拟空间,消解了社会伦理,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人际交往中手机这个角色的复杂心态。
16.选文开头由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写起,有什么作用?(2分)
答:
17.文中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8.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1分)
答:
19.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
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 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答:
20.《奇妙的克隆》一文中说,“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请以手机为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答:
三、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21~25题。(13分)
拾穗的脚步
李良旭
①迈着匆匆的脚步回到乡下,已是晌午时分,午后的阳光,火辣辣的,没有一丝阴凉。正是稻子收割的季节,空气中,散发着刚收割下来的稻谷的清香味,袅袅娜娜,沁人心脾。
②路过一块田地,我忽然看见母亲还在收割好的稻田里拾稻穗。那一刻,我忽然僵住了,站在田埂上,直愣愣地看着稻田里正在拾稻穗的母亲。母亲的身上洒满了金色的阳光,泛着金色的光芒,斑斑驳驳的,很晃人眼。母亲70多岁了,可是她却在家呆不住,她牵挂的是收割好的稻田里那些散落的稻穗。那些黄澄澄的谷粒,在她心里,就像金子般地散发着眩目的光泽,熠熠生辉。
③只见母亲挎着一只篮子,目光在地下仔细寻找着。母亲岁数大了,眼睛早已模糊了,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母亲到了田里,看到那些散落在田地里的稻穗,却一目了然,看得分外明亮。而我却看不见那些散落在稻田里的稻穗,看到的只是一簇簇稻茬。
④我想起小时候,每当到了稻子收割的季节,母亲就会叫我到收割好的稻田里拾稻穗。我兴奋地撒着欢,在稻谷飘香的稻田里四处奔跑。说是到田里拾稻穗,可是,疯了一天,却没捡回几根稻穗,多的是身 上被刮破的道道血痕和泥泞。
⑤母亲拎着满满一篮子拾来的稻穗,看到这一幕,脸上总是露出一丝嗔怪和爱怜,说道:“你看看,稻穗没拾几根,身上倒刮破了这么多血痕,快让我帮你擦擦药水。”
⑥我睁着一双懵懂的眼睛,对母亲说道:“我怎么看不见稻田里有掉落的稻穗,您是怎么看见的?”
⑦母亲含嗔道:“你拾穗的脚步太慌乱了,只知道在稻田里疯跑,哪能拾到掉落的稻穗?”
⑧母亲的话,让我好生困惑:我拾穗的脚步太慌乱了?
⑨此时,看着母亲顶着这么烈的太阳出来拾稻穗,我心里不禁有些埋怨。稻田里散落的这几根稻穗拾它干什么?现在生活比过去要好多了,家里米缸里,又不缺这几粒谷子,呆在家里休息多好。
⑩母亲不经意地抬起头,发现我站在田埂上,脸上露出欣喜的神色,她大声地招呼道:“孩子,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啊?”
⑾ 我答道:“刚回来,正在看您拾稻穗呢!”
⑿母亲笑道:“那你下来,和我一块拾稻穗!”
⒀听了母亲的话,我不由地抬头看了看天空,心里直犯嘀咕,在这么烈的太阳下拾稻穗,真是活受罪。可是,看着母亲那殷殷期待的目光,我踟躅了一会儿,才悻悻然走下田地里。
⒁母亲笑着说道:“孩子,我们将剩下的一半稻田走完,就回家。”
⒂母亲边说,边弯下腰,拾起一根散落在稻田里的稻穗。我眼睛漫无目标地看着,似乎看不到一根稻穗。
⒃母亲看着我眉头紧锁,心浮气躁的样子,说道:“孩子,不要急,拾穗的脚步不能慌乱,要将心沉下来,才能发现散落在田地里的那些稻穗,步伐总是急急躁躁,恨不得一下走到头,这哪能看到那些稻穗。”
⒄拾穗的脚步?母亲又一次说起这句话,让我心里微微一愣,恍如昨日。我不禁注意到母亲的脚步:只见母亲的脚步,始终不急不躁,有种踏实和稳健。尽管艳阳高照,口干舌躁,可母亲依然不受干扰,她的心全部沉浸在这拾穗中。如果用“心无旁鹜”这句来形容,那是再恰当不过了。
⒅我跟在母亲的身后,学着母亲拾穗的脚步。走着走着,我忽然感到,太阳,已不再那么火辣;口舌,也不再那么干燥;心情,也不再那么郁闷,似乎还有一丝清凉滋入心田,眼前变得明媚、清澈起来。
⒆生活中,我的脚步早已变得匆忙、慌乱起来。一直在向前奔跑,须臾不敢停留,以为美景总是在前方。当再次体会到母亲拾穗的脚步,我忽然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美好。
⒇我缺少的不是勇往直前的勇气,缺少的是这种沉稳的脚步。从容、淡定、心态平和,才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21.通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3分)
事情 | 回乡下时 看母亲拾稻穗 | 母亲 要“我”拾稻穗 |
|
“我”的内心变化 |
|
| 豁然开朗 |
22.文章第④-⑧段写“我”对小时候拾稻穗的回忆,这部分内容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答: 23.联系上下文,品析文中画线句子。(提示:可从内容、语言、写法等方面任选角度)(3分)
答:
24.文中多次写到午后的“阳光”,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它的作用。(2分)
答:
25.说说文题“拾穗的脚步”的两层含义。(2分)
答:
第三部分(第26题,50分)
26.写作。
生活是一张大试卷,上面总是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考题,等到我们做完,它自己就会判分,得出结果。生活喜爱玩弄人,总是给我们出各种难题,这时就需要我们做出理智的判断,才不会掉进它精心布置的陷阱中。
请以“生活中的一道考题”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 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诗歌除外)。
② 叙写真实经历,抒发真情实感。
③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