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5 06:01:54
一、管理会计概念与体系
目标 | 通过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参与单位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活动并为之提供有用信息,推动单位实现战略规划 | ||
比较 | 管理会计 | 财务会计 | |
特点 | 服务对象 | 强化内部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 对外报告会计 |
职能 | 侧重于创造价值,职能是解析过去、控制现在与筹划未来 | 侧重于记录价值,通过核算提供并解释历史信息 | |
程序方法 | 灵活多样,具有较大的可选择性 | 固定程序与方法 |
二、管理会计指引体系
1 | 概念 | 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在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可操作性的系列标准。 | |
2 | 基本指引 | 1.定位与作用: 2.管理会计应用原则和应用主体 (2)应用主体 3.管理会计要素 | |
管理会计要素 | 要点 | ||
应用环境基础 | 外部:国内外经济、社会、文化、法律、技术等 | ||
内部:价值创造模式、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资源、信息系统等 | |||
管理会计活动工作的具体开展 | 在规划、决策、控制、评价等方面服务于单位管理需要的相关活动,形成完整的管理会计闭环 | ||
工具方法具体手段 | 具有开放性,应用于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等。 | ||
信息与报告 | 信息:报告的基本元素,包括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应相关、可靠、及时、可理解 | ||
报告:活动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提供需要的信息,是管理会计活动开展情况和效果的具体呈现。按期间分类(定期报告和不定期报告),按内容(综合性报告和专项报告) | |||
3 | 应用指引 | 居于主体地位,对管理会计工作的具体指导; | |
4 | 案例库 | 对国内外管理会计经验的总结提炼,是对如何运用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的实例示范; |
管理会计指引体系 | 构成 | 基本指引+应用指引+案例库 | |
关系 | 基本指引起统领作用、是制定应用指引和建设案例库的基础 | ||
基本指引 | 基本指引只是对管理会计普遍规律和基本认识的总结升华,并不对应用指引中未做出描述的新问题提供处理依据 | ||
原则 | 战略导向、适应性、融合性、成本效益 | ||
四项 | 应用环境 + 工具方法 |
三、货币时间价值
1 | 复利终值 | 终值又称将来值,是现在一定量的资金折算到未来某一时点所对应的金额,通常记作F。 | |
2 | 复利现值 | 现值指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一定量资金折算到现在所对应的金额,通常记作P。 | |
例:(F/P,2%,10)=1.2190;(P/F,2%,10)=0.8203 ①复利终值与复利现值互为逆运算 【提示】根据经济人假设,人们都是理性的,会用赚取的收益进行再投资,企业的资金使用也是如此。因此,财务估值中一般都按照复利方式计算货币的时间价值。 | |||
3 | 年金终值与年金现值 | ||
(1) | 年金 | 等期等额收付款。 期初存入叫做预付年金,期末存入叫做普通年金。 | |
普通年金 | 年金的最基本形式,它是指从第一期起、在一定时期每期末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又称为后付年金。 | ||
预付年金 | 指从第一期起,在一定时期内每期期初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又称为先付年金或即付年金 | ||
普通年金终值 | 指普通年金最后一次收付时的本利和,它是每次收付款项的复利终值之和 | ||
普通年金现值 | 指将在一定时期内按相同时间间隔在每期期末收付的相等金额折算到第一期期初的现值之和 | ||
预付年金终值 | 指一定时期内每期期初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的终值 | ||
预付年金现值 | 指将在一定时期内按相同时间间隔在每期期初收付的相等金额折算到第一期期初的现值之和 | ||
(2) | 递延年金与永续年金 | ||
递延年金 | 指隔若干期后才开始发生的系列等额收付款项 | ||
递延年金终值 | 递延年金的终值计算与普通年金的终值计算一样 | ||
递延年金现值 | 指间隔一定时期后每期期末或期初收付的系列等额款项,按照复利计息方式折算的现时价值 | ||
永续年金 | 指无限期收付的年金,即一系列没有到期日的等额现金流 | ||
永续年金现值 | 指无限期地每期期末等额收付系列款项的复利现值之和 | ||
(3) | 年偿债基金和年资本回收额 | 1.年偿债基金---已知年金终值,求年金 | |
逆运算 | 倒数 | ||
偿债基金---普通年金终值 | 偿债基金系数---普通年金终值系数 | ||
年资本回收额---普通年金现值 | 资本回收系数---普通年金现值系数 | ||
4 |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 ||
(1) | 一年多次计息时的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 如果以“年”作为基本计息期,每年计算一次复利,这种情况下的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 | |
(2) | 通货膨胀情况下的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 名义利率,是央行或其他提供资金借贷的机构所公布的未调整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其包括补偿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 |
1 | 概念 | 产品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包括提供劳务)过程中所发生的材料费用、职工薪酬等,以及不能直接计入而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的各种间接费用。 | |
2 | 产品成本核算的要求 | ||
(1) | 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 1.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并做好各项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工作。 | |
(2) | 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 | ||
项目 | 区别 | ||
成本 | 按产品进行归集,以成本计算单或成本汇总表及产品入库单等作为计算依据 | ||
费用 | 按会计期间进行归集,以取得的各种原始凭证为计算依据 | ||
1.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界限; 划分应当遵循受益原则,即谁受益谁负担、何时受益何时负担、负担费用应与受益程度成正比。 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 |||
(3) | 遵守一致性原则 | 企业产品成本核算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在成本核算中,各种处理方法要前后一致,使前后各项的成本资料相互可比。 | |
(4) | 编制产品成本报表 | 企业一般应当按月编制产品成本报表,全面反映企业生产成本、成本计划执行情况、产品成本及其变动情况等。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管理要求,确定成本报表的具体格式和列报方式。 | |
3 | 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 1、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2、确定成本项目 3、设置明细账 4、收集数据并审核费用 5、归集并分配费用 6、结转产品销售成本 | |
4 | 产品成本核算对象 | ||
(1) | 概念 | 产品成本核算对象——是指确定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的具体对象,即生产费用承担的客体。 | |
(2) | 产品成本核算对象 | ||
生产经营特点 | 成本核算对象 | ||
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产品 | 产品品种 | ||
小批单件生产产品 | 每批或每件产品 | ||
多步骤连续加工产品且需提供有关生产步骤成本信息的 | 产品+步骤 | ||
产品规格繁多 | 适当合并产品 | ||
成本核算对象确定后,各种会计、技术资料的归集应当与此一致,一般不应中途变更,以免造成成本核算不实、结算漏账和经济责任不清的弊端。 | |||
5 | 产品成本项目 | ||
成本项目 | 含义 | ||
直接材料 | 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以及有助于用于产品生产的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 | ||
燃料及动力 | 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外购和自制的燃料和动力 | ||
直接人工 | 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职工薪酬 | ||
制造费用 | 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 ||
各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增设“废品损失”等成本项目。 |
一、产品成本归集和分配的基本原则
1 | 受益性 | 谁受益、谁负担,负担多少视受益程度而定 |
2 | 及时性 | 要及时将各项成本费用分配给受益对象,不应将本应在上期或下期分配的成本费用分配给本期 |
3 | 成本效益性 | 成本分配所带来的效益要远大于分配成本 |
4 | 基础性 | 成本分配要以完整、准确的原始记录为依据 |
5 | 管理性 | 成本分配要有助于企业加强成本管理 |
【提示】企业不得以计划成本、标准成本、定额成本等代替实际成本。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标准成本、定额成本等类似成本进行直接材料日常核算的,期末,应当将耗用直接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等类似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
二、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1 | 成本核算的科目设置 | |||
(1) | 生产成本 | 借方:反映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 贷方:反映完工转出的产品成本 期末余额:借方余额反映尚未加工完成的各项在产品的成本。 | ||
(2) | 制造费用 | 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间接生产费用。 期末应无余额。 | ||
2 | 材料、燃料、动力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 |||
(1) | 情形 | 方法 | ||
分产品领用 | 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项目 | |||
不能分产品领用 | 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产品的“直接材料”项目 | |||
①计算分配率 | ||||
②计算各产品应分配的费用 | 某产品应分配的费用=分配率×该种产品的分配标准 | |||
(2) | 账务处理 |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贷:原材料 | ||
3 | 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 | |||
(1) | 情形 | 方法 | ||
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 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直接人工”项目 | |||
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 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产品的“直接人工”项目 | |||
①计算分配率 | ||||
②计算各产品应分配的费用 | 某产品应分配的生产职工薪酬=分配率×该种产品的分配标准 | |||
(2) | 账务处理 |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 ||
4 |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 |||
(1) | 归集 | 一般情况下_,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与基本生产的制造费用一样,先通过“制造费用” 科目进行单独归集,然后再转入“辅助生产成本” 科目。 【提示】对于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很小、制造费用很少且辅助生产不对外提供产品和劳务的,为简化核算工作,可以将制造费用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 | ||
(2) | 分配 | |||
<1> | 直接分配法 | |||
特点 | 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或产品的情况,将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 |||
优缺点 | 只进行对外分配,分配一次,计算简单;但分配结果不够准确 | |||
适用范围 | 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不多、不进行费用的交互分配、对辅助生产成本和企业产品成本影响不大的情况 | |||
借:制造费用 | ||||
<2> | 交互分配法 | |||
特点 | 辅助生产费用通过两次分配完成,先交互分配,再对外分配 | |||
优缺点 | 提高了分配的正确性,但同时加大了分配的工作量 | |||
①交互分配 ——供电车间 ②对外分配 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 ||||
<3> | 计划成本分配法 ①按劳务或产品的计划单位成本进行分配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分配转入成本) ②计算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 ③计算成本差异 | |||
特点 | 辅助生产为各受益单位提供的劳务或产品,都按劳务或产品的计划单位成本进行分配,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与按计划单位转出的费用之间的差额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 |||
优缺点 | 便于考核和分析各受益单位的成本,有利于分清各单位的经济责任,但成本分配不够准确 | |||
适用范围 | 辅助生产劳务或产品计划单位成本较准确的企业 | |||
<4> | 顺序分配法 ①比较受益程度 ②分配 【注意】①先分配受益少的车间;②先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不负担后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的生产费用。 | |||
特点 | 按照辅助生产车间受益多少的顺序分配生产费用,受益少的先分配,受益多的后分配;先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不负担后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的生产费用(不进行逆向分配) | |||
适用范围 | 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受益程度有明显顺序的企业 | |||
<5> | 代数分配法 | |||
特点 | 先建立联立方程,计算单位成本,然后分配费用 | |||
优缺点 | 分配结果最正确,但在辅助生产车间较多的情况下,未知数也较多,计算工作比较复杂 | |||
适用范围 | 已经实现电算化的企业 | |||
5 | 制造费用归集和分配 | |||
(1) | 归集 | 制造费用的核算内容 | ||
(2) | 分配 1.制造费用分配的大体过程 ②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③分配基本生产的制造费用 2.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 | |||
分配方法 | 分配标准 | 适用范围 | ||
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 | 生产工人工时 | 较为常用 | ||
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 生产工人工资 | 各种产品生产机械化程度相差不多 | ||
机器工时比例法 | 机器工时 | 产品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车间 | ||
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 年度计划分配率 | 季节性生产企业 | ||
3.制造费用的分配计算 ②计算各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 ||||
(3) | 账务处理 |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 ||
6 |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 |||
(1) | 废品损失 ①范围 废品损失不包括:经质检部门鉴定不需要返修、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产品入库后由于保管不善等原因而损坏变质的产品;实行“三包”企业在产品出售后发现的废品。 ②科目设置 为单独核算废品损失,企业应增设“废品损失”科目,在成本项目中增设“废品损失”项目。也可不单独核算,相应费用体现在“基本生产成本”、“原材料”等科目中。辅助生产一般不单独核算废品损失。 ③不可修复废品损失 废品损失采用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时,要将废品报废前与合格品在一起计算的各项费用,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在合格品与废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废品的实际成本,从“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贷方转入“废品损失”科目借方。 ④可修复废品损失 | |||
(2) | 停工损失 ①范围 不满1个工作日的停工,一般不计算停工损失。 ②处理原则 | |||
停工类型 | 处理原则 | |||
正常停工 | 季节性停工、正常生产周期内的修理期间的停工、计划内减产停工等 | 计入产品成本 | ||
非正常停工 | 原材料或工具等短缺停工、设备故障停工、电力中断停工、自然灾害停工等 | 计入当期损益 | ||
③科目设置 不单独核算停工损失的企业,不设置“停工损失”科目,直接反映在“制造费用”、“营业外支出”等科目中。辅助生产一般不单独核算停工损失。 ④账务处理 | ||||
三、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1 | 在产品数量的核算 | ②科目设置 ③清查 | |
清查结果 | 账务处理 | ||
批准前 | 批准后 | ||
盘盈 |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 |
盘亏 |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 借:制造费用等(车间管理不善) | |
2 | 生产费用的分配 ①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 ||
特点 | 虽然月末有在产品,但不计算其成本。每月发生的成本,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其每月发生的成本之和即为每月完工产品成本 | ||
适用范围 | 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产品 | ||
本月发生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即为0)=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即为0) ②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 |||
特点 | 各月末在产品的成本固定不变,某种产品本月发生的生产成本就是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年末应按实际数量计算在产品成本 | ||
适用范围 | 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但各月变化不大的产品或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产品 | ||
③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 | |||
特点 | 月末在产品只计算其所耗用的直接材料成本,加工成本(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由完工产品承担 | ||
适用范围 | 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直接材料成本在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且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就全部投入的产品 | ||
④约当产量比例法 | |||
特点 | 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即约当产量,全部成本按完工产品产量与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 | ||
适用范围 | 产品数量较多,变化较大,且生产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的比重相差不大 | ||
计算公式: (单位成本为一件完工产品的成本) ⑤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单位定额成本 ⑥定额比例法 | |||
| 产品的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按照两者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比例分配,其中:直接材料成本,按直接材料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比例分配;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可以按各该定额成本的比例分配,也可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 | ||
适用范围 | 各项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 | ||
⑦在产品按完工成本计价法 | |||
特点 | 将在产品视同完工产品计算、分配生产费用。 | ||
适用范围 | 月末在产品已接近完工,或产品已经加工完毕但尚未验收或包装入库的产品 | ||
适用范围总结 | |||
3 | 联产品和副产品的成本分配 | ||
(1) | 概念 | 联产品——指使用同种原料,经过同一生产过程同时生产出来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主要产品。 | |
(2) | 联产品和副产品的成本分配 | 分配主产品和副产品的生产成本时,通常先确定副产品的生产成本,然后确定主产品的生产成本。 (一)副产品成本的分配 (1)副产品按固定价格或计划价格计算法 (2)副产品作价扣除法:副产品成本的分配副产品扣除单价=单位售价-(继续加工单位成本+单位销售费用+单位销售税金+合理的单位利润) | |
(3) | 联产品成本的分配 | 一是联产品分离前发生的生产成本即联合成本,可按一个成本核算对象设置一个成本明细账进行归集,然后将其总额按一定分配方法,如相对销售价格分配法、实物数量法等,在各联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二是分离后按各种产品分别设置明细账,归集其分离后所发生的加工成本。 1.相对销售价格分配法:分离点时的销售价格可以可靠计量 分离后某产品应分配联合成本=该产品分离点的总售价×分配率 【提示】如果这些产品尚需要进一步加工后才可供销售,则需要对分离点上的销售价格进行估计。此时,也可采用可变现净值进行分配。 2.实物数量法: 分离后某产品应分配联合成本=该产品分离点的数量/重量×单位成本 | |
4 | 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 | 借:库存商品 |
总结:
知识点 | 考点 |
材料、燃料、动力的归集和分配 | 相关计算 |
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 | 相关计算 |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 分配方法,相关计算 |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 计算,理论: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 |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 废品损失:范围,计算,不单独 |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 在产品的范围,各类分配方法的适用范围,约当产量比例法、定额比例法的相关计算 |
联产品和副产品的成本分配 | 联产品:销售价格分配法,实物数量法 |
1 | 生产特点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 | 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是正确计算产品成本的前提,也是区别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主要标志。 | |||||
2 | 产品成本计算的主要方法 | 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成本计算方法 | |||||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 成本计算对象 | 生产组织特点 | 生产工艺特点 | 成本管理 | |||
品种法 | 产品品种 | 大量大批生产 | 单步骤生产 | ||||
多步骤生产 | 不要求分步计算成本 | ||||||
分批法 | 产品批别 | 单件小批生产 | 单步骤生产 | ||||
多步骤生产 | 不要求分步计算成本 | ||||||
分步法 | 生产步骤 | 大量大批生产 | 多步骤生产 | 要求分步计算成本 | |||
除上述方法外: | |||||||
(1) | 品种法 | ||||||
特点 | ①成本核算对象是产品品种 | ||||||
②一般定期(每月月末)计算产品成本 | |||||||
③月末一般不存在在产品 | |||||||
适用范围 | 单步骤、大量生产的企业,如发电、供水、采掘等企业 | ||||||
(2) | 分批法 | ||||||
特点 | ①成本核算对象为产品批别(订单法) | ||||||
②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一致,但与财务报告期不一致 | |||||||
③月末一般不存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成本的问题 | |||||||
适用范围 | 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如造船、重型机器制造、精密仪器制造,新产品试制或试验的生产、在建工程以及设备修理作业等 | ||||||
结转完工产品 | 单件生产 | 产品完工以前,产品成本明细账所记的生产费用都是在产品成本; 产品完工时,产品成本明细账所记的生产费用,就是完工产品成本,因而在月末计算成本时,不存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 | |||||
小批生产 | 批内产品一般都能同时完工,在月末计算成本时,或是全部已经完工,或是全部没有完工,因而一般也不存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 | ||||||
批内产品跨月陆续完工 | 要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可以按计划单位成本、定额单位成本、最近一期相同产品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 ||||||
(3) | 分步法 | ||||||
特点 | ①成本核算对象为各种产品的生产步骤 | ||||||
②月末要进行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 |||||||
③计算和结转产品各步骤的成本 | |||||||
④成本计算期是固定的,与生产产品周期不一致 | |||||||
适用范围 | 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如冶金、纺织、机械制造等 | ||||||
类型 | 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 | ||||||
(1)逐步结转分步法 | |||||||
特点 | 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直到最后加工步骤完成才能计算产成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 ||||||
优缺点 | 优点:①能提供各个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②为各生产步骤的在产品实物管理及资金管理提供资料;③能够全面地反映各生产步骤的生产耗费水平,更好地满足各生产步骤成本管理的要求 | ||||||
缺点:成本结转工作量较大,各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如果采用逐步综合结转方法,还要进行成本还原,增加了核算的工作量 | |||||||
类型 | 综合结转和分项结转 | ||||||
①综合结转 ②分项结转 | |||||||
(2)平行结转分步法 在产品指各步骤的在产品和各步骤已完工但尚未最终完成的产品;完工产品指最后完成的产成品。 | |||||||
特点 | 也称不计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在计算各步骤成本时,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的成本,也不计算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而只计算本步骤发生的各项其他成本,以及这些成本中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将相同产品的各步骤成本明细账中的这些份额平行结转、汇总,即可计算出该种产品的产成品成本 | ||||||
优缺点 | 优点:各步骤可以同时计算产品成本,平行汇总计入产成品成本,不必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能够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不必进行成本还原,因而能够简化和加速成本计算工作 | ||||||
缺点:不能提供各个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在产品的费用在产品最后完成以前,不随实物转出而转出,不能为各个生产步骤在产品的实物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各生产步骤的产品成本不包括所耗半成品费用,因而不能全面反映该步骤产品的生产耗费水平(第一步骤除外),不能更好地满足这些步骤成本管理的要求 | |||||||
(3)分步法比较 | |||||||
逐步结转分步法 | 平行结转分步法 | ||||||
是否计算半成品成本 | 计算 | 不计算 | |||||
各步骤半成品成本结转 | 伴随实物转移结转 | 不结转 | |||||
是否需要成本还原 | 综合结转:需要 | 不需要 | |||||
优点 | 提供资料和全面反映 | 不结转和不还原 | |||||
缺点 | 工作量大 | 不提供和不全面 |
记得坚持学习,初级必过!
收藏好,然后分享给身边考证的朋友
注意:现在公众号有置顶功能了,大家把微信更新到最新版本,点开“兴华会计”公众号,点右上角人像按钮,然后点“置顶公众号”键,就可以将我们置顶了。这样,您就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我们
99%的用户会 长按 二维码,然后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后一键关注。(个别号有福利噢~),兴华公众平台:兴华会计
英语培训:英语初级,英语中级。
会计培训: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真账实操等
学历培训:专科,本科。
1、兴华会计培训院莞城校区地址:东莞市莞城区莞太大道迅通大厦四楼。座机28681209
2、兴华会计培训院榴花校区地址:东莞市东城区榴花公园地铁B出入口对面金洲大厦506。座机22268917
热线电话:李廷民老师13532944652或微信18666412514,座机28681209(就业部邹代敏老师专用),QQ:543609039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