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性痴迷效应
出于对未知的恐惧,人类大脑内会分泌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这种物质让我们不由自主的根据过去的经验,对未来进行预测,并追求精确的答案,以便让我们更好的生存下去,所以人类本性对精确性非常痴迷。
可惜现实世界要复杂的多,很多事情的因果关系不是线性的,甚至一些我们认为简单到理所当然的事情。例如经济学中非常基本的“价量模型”。价量模型认为大多数商品的需求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下降。假如一张周杰伦演唱会的门票卖100元可能能卖10000张,如果涨价到150元,可能只能卖5000张,而如果降价到30元,则能卖20000张。人们对门票的需求和门票的价格呈反向的线性关系。
这个模型看似完美,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真相更可能是:当价格涨到150元时,人们会想周杰伦这厮的门票卖那么贵定有原因说不定会当场求婚当场退出娱乐圈当场第一次把歌词唱得让人听懂,这么重要的场合怎能错过,于是争先恐后的买入。涨价后的门票反比涨价前更吃香了。相反,如果门票只卖30元,观众可能会怀疑演出的质量从而不买。涨的离谱的房子不就是房产商的演唱会门票吗?
价量模型等线性模型之所以会失效,是因为事物常常体现出一种非线性。线性模型认为A的变化决定了B的变化,而是事实B的变化是由CDEFG甚至H共同决定的。统计学家曾对决定美国总统成功当选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是否当选的决定因素并非人们一贯以为的执政方针和竞选资金,家庭出身、年龄、甚至是总统的身高起到了更关键的作用。
真实世界充满了混沌性和难以预测性,但众多专家经济学家股评家依然痴迷于单薄的经济模型和股市技术分析方法,这就像路灯效应。
一天夜里,一个过路人发现一个经济学家在路灯下寻觅什么东西,于是问他“你在找什么?”“找我的钥匙。”“你的钥匙掉哪了?”经济学家一指黑漆漆的小巷,“那里。”“你的钥匙掉在巷子里,你干嘛在这找呢?”“笨蛋,路灯下我才看得见呀!”
心理学家Fantino&Esfandiari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被试验者面前有两盏灯,分别是红色和蓝色;他们被告知,灯共会亮100次,每次只会随机亮起红蓝灯中的一盏,但是两灯会亮的次数并不是相等的,红色灯亮的次数比较多,共会亮起70次,而蓝色只有30次;每次亮灯之前,Fantino&Esfandiari会让被试验者猜测一下,下一盏亮起的是红色还是蓝色。
试验中,每次亮起红灯还是蓝灯是随机的,毫无规律的。如果你是一个绝对理性的人,你应该在100次测试中都选择红色,这样你可以确保猜对70次。可事实上,被测试者都不愿意这么做,他们相信其中必然存在一种亮灯规律,于是他们不断的根据自己总结的规律来猜测下一次亮灯的颜色。因为亮灯是随机的,所以并不存在一种可预测的规律,最后被测试者平均只能猜中58次。
如果我们放弃对精确结果的预测,而是理性的分析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其发生的概率,我们反而可以更准确的预知未来!
正是因为我们生来就被安装了这样一套“对精确性的痴迷”的软件,众多欺世盗名的专家和媒体有了忽悠和欺骗的机会。破解这套软件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理性的分析事物的内在逻辑和独特性,而不要轻信任何媒体或者专家对未来的精确性预测。
当然可能有人会说,你看某某某确实精确预测了经济危机这你怎么解释。我的解释是您不但要看他预言对了什么还得看他预言错了什么,一座永远不走的钟一天还能报对两次时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