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日的大会专题报告中,上海九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科带头人吴皓教授结合手术视频和病例,从颅底外科的多学科合作模式优势说开去,谈及了双镜联合术式、与颌面外科联合开展面神经术后功能重建及颞骨关节切除后功能重建等。报告内容精彩纷呈,博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吴皓教授发言
在听力学专场汇报中,上海九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听力中心主任黄治物教授从临床发病情况、社会生活质量改变等角度分析了老年性聋的早期发现及干预的必要性和准确性。并强调除了纯音测听之外言语测听(必要时噪音下言语测听)对早期诊断的重要意义。同时社会的辅助干预配合自身思维的改变既自我干预对听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帮助。
黄治物教授发言
黄美萍医生在大会发言环节上台发表演讲,题为“不同肿瘤部位对听神经瘤患者听力及前庭功能的影响”,得到主持人的肯定。
黄美萍医生发言
在耳科培训、影像护理专场中,我院护理部大显身手,赵薇护士长担任专题演讲环节主持,并在大会发言环节发表了精彩的演讲,提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加强早期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促进患者身体健康,进而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同时提高突发性耳聋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赵薇护士长发言
5月13日一早7:30,一会场就座无虚席。此次晨教项目由吴皓教授主持,为与会者系统地介绍了面神经解剖、损伤机制、面神经瘤及面神经麻痹的处理方法与经验。
我院张治华主任首先给与会者带来“面神经的解剖与损伤机制”的精彩报告,报告中详细的描述了面神经的解剖结构、血供、功能及损伤修复机制,为临床中最大程度的保护面神经功能、降低面瘫后遗症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张治华主任发言
面神经瘤发病率较低,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以缓慢或突发性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为主,临床上极易误诊,多数面神经瘤是良性肿瘤,生长缓慢,而对于面神经功能正常或存在不完全面神经麻痹的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存在争议。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汪照炎主任做“面神经肿瘤的处理” 的精彩报告,为大家分享了在面神经瘤诊治方面的经验。
汪照炎主任发言
最后由我院王炜教授做“周围性面瘫的整复策略上海九院经验” 的精彩报告,报告中列举了上海九院既往在面神经损伤修复中取得的令人鼓舞的成果,秉承多学科合作,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模式,标准化、序列化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康复训练相结合的治疗理念,提出希望随着医学、生物学、工程学等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和对面神经再生机制的深入研究,我们能够在面神经缺损修复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王炜教授发言
在第二天的听觉植入专题会场,李蕴主任发表了题为“超早期双侧人工耳蜗植入的探索”的演讲;张治华主任分享了“唯一听力耳前庭神经鞘膜瘤患者的人工耳蜗植入:同侧,对侧,双侧?”李蕴主任同时客座卫星会,讨论了“影响人工耳蜗术后效果的主要因素”。与会者听得欲罢不能。
李蕴主任发言
在侧颅底手术专场,我院汪照炎主任演讲的主题为“迷路后进路在侧颅底手术中的应用”,并和在场嘉宾进行了热烈讨论。下午的大会发言环节,柴永川医生和杨洁医生分别进行演讲,题为“内听道桥小脑角非听神经瘤病变的临床分析”和“非保听径路听神经瘤切除术中同期骨桥植入效果分析”。
柴永川医生发言
杨洁医生发言
在耳科基础专题专场中,我院杨涛教授讨论了“GJB2基因p.V37i突变小鼠的致聋机制研究”,为在场与会者展示了更新颖的思路。
5月12日晚,由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耳科学组和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耳科组联合主办的第二届“爱耳杯”青年知识竞赛召开。在本次竞赛中,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汪照炎主任作为队长带领华东队上阵应战。
经过激烈的角逐,由汪照炎主任率领的华东队荣获比赛季军,同时通过现场和微信投票选举,汪主任个人获得了“最佳答题手奖”。
5月13日下午1:30,侧颅底手术演示在C会场准时召开。吴皓教授简短介绍本场手术内容——侧颅底解剖演示——拉开了手术专场的序幕。
台上,我院汪照炎主任现场演示“迷路进路及耳囊进路”。手术首先将乳突轮廓化及乙状窦轮廓化,显露砧骨短脚,暴露面神经垂直段,迷路切除,颈静脉球、内淋巴囊、前庭导水管及耳蜗导水管显露,270°开放内听道,显露内听道四根神经。切除外耳道后壁、面神经形成骨桥等步骤的耳囊进路手术解剖演示。演示中热烈讨论了乙状窦、颈静脉球、岩上窦等血管出血的处理以及侧颅底各种进路的手术适应征。并由吴皓教授现场点评。
汪照炎主任正在现场解剖演示
现场解剖
除了大会发言,我院有多名医生护士的研究课题被选为壁报展示,共同参与最后的优秀壁报评选。
吴聪博士壁报展示
盛海斌医生壁报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