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良本土作家冉学东:文人要耐得住寂寞潜心创作
09年开始构思主题,之后静心搜集素材,6年来潜心伏案写作,一稿写成后又反复修改,日前,继《关山刀客》《大荆塬》后,阎良本土作家冉学东创作的25万余字长篇小说《谷风》出版发行。
冉学东近照
长篇小说《谷风》以上世纪90年代农村生活为平台,以青年教师田树民的成长为线索,刻画了农村乡镇村组干部、普通民众、学校老师等芸芸众生的各自形象,真实反映了普通民众的平凡生活和他们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而付出的不懈努力。
每天读书是冉学东的必修课
4月20日,在阎良区前进东路的“荆山茶居”,记者见到了这部书的作者——省、市作协会员,阎良区作协主席冉学东。“这部小说算是自己另辟蹊径的作品。”43岁的冉学东是阎良区关山镇人,作为《荆山》杂志主编,曾著《关山刀客》《大荆塬》等长篇小说,比较起之前小说内容上的陈旧,冉学东表示,这部小说更能体现自己新的思想,“谷风是指向上的风,我在小说中就是倡导人要做善事向上走。”
大学生读者正在认真阅读《谷风》
起初创作的时候,还是在自己开的条件极其简陋的小书店里,因为没有规律的频繁停电,常常打断自己整理的思路和灵感;看似简单的人物名字也需要反复斟酌认真推敲;为了某一个情节的准确性,走街串巷询问老者……“有时候在乡下小路散步,突然有了灵感,就返回家中进行写作,这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聊起创作过程的艰辛,冉学东更多地说自己感受到的是徜徉文学中创作的乐趣。“学会洞察,学会思考,在劳动群众中找写作点,寻找小说中的创作灵感。”
与贾平凹小说《高兴》主人公刘高兴在交流
“好小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去年夏天初稿写成后,冉学东又进行了反复修改。每天傍晚小小的茶社里,常会聚集很多文学爱好者,大家针对原稿中的问题畅所欲言,冉学东都会虚心记录,做好修改的标记。“从初稿到定稿已经不下10余次的修改。”翻动着曾经的修改稿,记者看到厚厚的本子上,密密麻麻地做了很多红色的修改标注。
初稿
冉学东正在和热心读者一起探讨初稿中的问题
修改稿中可能需要大篇幅的删改
新书出版,对继续坚持自己日后的文学创作,冉学东说,文学爱好者不能小富则安,要耐得住寂寞,心怀悲天悯人的大爱情怀,要有一种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下一步,我还会继续创作长篇小说回馈我的家乡。”
写作
记者手记
采访冉学东,让我自己静静地反思什么是文学?文人怀着怎样的情怀固守着自己的的精神家园,也传递着一种责任一种担当。想起我做教师的时候,曾写过一篇随感《静守明月 默视幽兰》,并非佳作,却是内心真实的感受,与读者分享……
静守明月 默视幽兰
■一江飞雪
有歌手说:“只要有一个人在听我唱歌,我就会动情的唱给她听!”我喜欢这句话,于是每天上课告诉自己:“只要有一个人在听我上课,我就要动情的讲给他听!”
最近特别喜欢上语文课,因为在讲古诗词鉴赏部分,每一首,积淀在我们心底的软泥上,羽化成一种唯美的感动,我告诉我的学生们,想象有多美,古诗词就有多美!坐在孤桐树下,烟雨迷蒙地,绿肥红瘦间,笙如凤鸣,坐弹一把古琴,拂去历史的尘埃,心曲轻浮在柳丝如织的历史桥头,彼岸吹来两千年的风,心旌摇荡,如梦若幻……和敏感多情的古人把酒言愁,畅叙心怀,落蕊缤纷,飞红荡睑,一碧如洗的历史苍穹下,孤鸿擘翼、鲲鹏击浪、耿介不随的诗人、词人驾鹤远行,清风浩荡间,着一袭白衣,恍若仙人,迷离在皓月当空的秋江之上!
已不是第一次为古诗词而感动了,总有些东西撩动了我们内心深处那根最柔软的神经,于是我们开始在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中去寻找一种观照,去寻找一种寄托。飞过汉唐的那只蝴蝶,不经意的那一抖动,便使我为之落泪而感伤!古人的旷达,氤氲在案头浓浓的书卷油墨香中,一眼洞箫,一声脆笛,一把锦瑟,让芙蓉泣露!
凝神静默,轻点心湖,独上西楼,幽人枯坐,看月如钩。
今夜不眠!静守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