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念
腹主动脉瘤是指腹主动脉呈瘤样扩张,通常直径增大50%以上定义为动脉瘤。腹主动脉瘤好发于老年男性,男女之比为10:3,尤其是吸烟者,吸烟也显著增加动脉瘤破裂风险。绝大多数的腹主动脉瘤为肾动脉水平以下的病变。
2 病因
常见的病因有动脉粥样硬化,其他少见病因包括动脉中层囊性变性、、先天性发育不良、创伤、感染、结缔组织病等。腹主动脉瘤的常见致病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高龄、男性等。
3 临床表现
1)疼痛
为破裂前的常见症状,多位于脐周及中上腹部。动脉瘤侵犯腰椎时,可有腰骶部疼痛,若近期出现腹部或腰部剧烈疼痛,常预示瘤体濒临破裂。
2)破裂
急性破裂的患者表现为突发腰背部剧烈疼痛,伴有休克表现,甚至在入院前即死亡。若破入后腹膜,出血局限形成血肿,腹痛及失血休克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但血肿往往有再次破裂入腹膜腔致死可能。瘤体还可破入下腔静脉,产生主动脉静脉瘘,可出现心力衰竭。瘤体偶尔可破入十二指肠引起胃肠道大出血。
3 )严重并发症
瘤内偶可形成急性血栓,血栓脱落可造成下肢动脉栓塞。十二指肠受压可发生肠梗阻,下腔静脉受压阻塞可引起周围水肿。
4 检查
1)腹部X线片
若有典型的卵壳形钙化阴影,诊断多可确立。
2)彩色多普勒超声
对腹主动脉瘤的诊断很有价值,探查动脉瘤的准确性高,可发现腹主动脉的管腔增粗,清晰地显示其外形及附壁血栓等,为目前优选的诊断方法。
3)CTA
是腹主动脉瘤最常用的检查手段,与超声检查相比,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腹主动脉瘤的全貌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如肾动脉、腹膜后及脊柱的关系,以及腹膜后血肿等。其诊断准确率几乎达100%。
4)MRA和血管造影
二者虽然也可以作为腹主动脉瘤的诊断手段,但相对少用,尤其是后者,主要作为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的评估手段。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以考虑行MRA检查。
5 诊断
根据病史及腹部脐周或中上腹扪及膨胀性搏动的肿块,有时有轻压痛,可同时伴有下肢急性或慢性缺血症状,一些患者可以听到腹部血管杂音及震颤等,即可怀疑腹主动脉瘤。进一步行彩色超声检查、CTA或MRA检查,即可确立诊断。CTA可作为腹主动脉瘤初次明确诊断的手段。
6 主动脉瘤的真性和假性应怎么区分?
主动脉瘤是一种血管瘤,是由于局部血管薄弱,受到血液不断冲击所造成的,而并非一种肿瘤。主动脉瘤也属于大血管疾病,可分为真性、假性以及夹层动脉瘤三种,根据分型的不同,治疗方法也有所区别。主动脉瘤的真性和假性怎么区别呢?下面就为大家进行介绍。
真性、假性或夹层动脉瘤是一种结构上的区分,要注意无论是真性或假性主动脉瘤,由于其发生位置的特殊,处于出入心脏血管之上,血管瘤往往不断扩张,危险性高。
综上所述,主动脉瘤的真性和假性之间存在区别,真性主动脉瘤仍保留了三层动脉血管结构,而假性主动脉瘤没有完整的血管结构,其本身被周围组织所围绕其中。除了两者的结构性区别以外,一般假性主动脉瘤的发生与感染和创伤有关,而真性主动脉瘤的发生原因存在多种可能。患者在出现疑似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诊断,选择积极治疗,以降低猝死风险,帮助患者长期生存。
7 治疗
腹主动脉瘤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腔内治疗,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但随着腔内治疗材料和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腹主动脉瘤倾向于腔内治疗。
1)药物治疗
控制血压、心率、血脂,戒烟等措施可一定程度上控制动脉瘤直径的增加。
2)手术治疗
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目前仍是治疗此病的经典术式。手术适应证包括:
(1)腹主动脉瘤的直径大于或等于5.5cm者。
(2)随访过程中其直径每年增加超过1cm者。
(3)有症状的腹主动脉瘤。
3)腔内治疗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微创手术方式,其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基本与开放手术相同,其特点是创伤小,避免了传统手术所带来的巨大创伤和痛苦,降低了病人心、肺等重要脏器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尤其对于一些有严重合并症、预期不能耐受传统开腹手术或手术后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高危病例提供了治疗的机会。另外,对于某些累及内脏动脉而不适合行腔内治疗,且合并其他严重疾病不能行开放手术治疗的患者,为了减少手术创伤,为微创腔内修复手术创造条件,可应用联合开放手术和腔内修复术的杂交技术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