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走进包罗万象的博物馆,
就如穿越回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的时光,
揭开了历史的神秘面纱,
那扑面而来的浓浓的历史厚重感让人肃然起敬。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文明的载体,
文化的源头从这开始。
天一阁、
宁波博物馆,
对于宁波而言,
从古至今,一直从未缺失文化场馆。
尤其是宁波博物馆,凭借其独特造型,
从一出生就成为宁波了名片。
春节刚过出,行事一向低调的宁波博物馆“中枪”了。
一篇题为《你的灵魂要对得起你的美貌|一个外来游客抄送宁波博物馆》的个人公众号文章,引发关注。
文章作者“木译”指出,春节期间他慕名拜访了“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王澍的代表作——宁波博物馆。但在馆内游历时发现,部分布展的英文翻译充满了...浓浓的中国味,也就是我们最常说的“中国式英语”。
离开宁波后,“木译”对部分段落做了重新翻译,发表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也就是上述这篇文章。
我们先来看看这篇文章。
让木译感到“尴尬”的,是下面这块展板,固定主题展“东方神舟——宁波历史陈列”的一部分。
“不难看出。这段文字共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到明州港迅速崛起,讲得是安史之乱后,出现了一二三四,四个变化,这些变化的产生给明州港带来了机遇,使得明州港迅速崛起。”
在木译看来,宁波博物馆的译文虽然也说得通,但一些用法上不太地道,比如:
咳咳,英语不太好的同学,看到这里,是不是有点晕……但毫无疑问,木译老师的较真精神挺值得称道的。
总之,一番解释后,木译给出了他认为较理想的版本
本周二,也就是2月7日,这篇文章开始在各大公众号转载推送,宁波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们应该也看到了。
一次在作者本人看来也许是微不足道的“纠错”,几经转载,悄然成为一道“考题”——作为宁波的文化地标,宁波博物馆将如何看待并回应这篇“找茬文”?
“我们看到了以后马上跟馆领导进行了汇报,领导也特别重视这件事,让我们及时联系对方。”博物馆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2月8日一大早,宁波博物馆就通过给木译留了言,留言主要内容是感谢他对宁波博物馆的关心,并希望就他提到的相关翻译问题能进一步探讨,此外,还留下了联系方式。
没想到,当天下午1点多,木译就通过邮件回复了。
面对木译的回信,宁波博物馆表示,对于文章中提到的专业术语、语句结构等翻译问题,工作人员也进行了初步的审核,因为涉及到翻译文本的准确性、专业性和学术性,我们将在之后邀请历史及语言学方面的专家进行检视和探讨。
随后宁波博物馆也给木译回了信:
写到这,本人作为跑文化线的一名基层小记,倒也挺有感触的。
这些年,宁波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与之对应的是博物馆、陈列馆、美术馆等各类文化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公共文化供给一直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十二五”以来,每一年宁波都把扩大文化消费写入府工作报告。2014年,宁波市探索发型了首张金融文化卡,去年又组建了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文化发展基金、文化产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风险池)等,助力文化产业发展。
让老百姓感受最深的,是文化消费网络的日趋完善。
目前,宁波已经构建起市、县、乡镇、村(社区)四级文化消费设施网络,中心城区,规划建成了大剧院、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东部文化广场、图书馆等,95%的行政村建有文化活动场所。每千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超过300平方米,位居浙江省前列。
其实除了宁波博物馆这样的“公家单位”,近年来,越来越多民营博物馆也开始借着民间“收藏热”以及各地先后出台的扶持政策的东风在四明大地涌现。
紫林坊艺术馆
德和根艺美术馆
王升大博物馆
宁波人骨子里有务实基因,什么事情都是做了再说甚至不说,心态放得很平。反映到文化事业上,也是如此:可能一些细节、地方还做得不那么“精致”“周到”,但是积极向上的宁波人从来不会拒绝进步。
正如宁波博物馆在9日的官方回应《致亲爱的观众 见字如面》中说的:
“宁波博物馆自2008年开馆以来,像木译这样热心的观众,还有很多很多。提醒我们展厅设备故障、帮助我们纠正手册的错字、对各种活动提出改善意见、对展厅环境表达切身感受……观众们通过各种方式与我们进行交流,将博物馆当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热爱着。
正是因为每一位观众的疑问、意见、批评、赞扬,宁波博物馆才能够不断成长、不断开拓。所以我们也一直提倡,博物馆不能只是展示藏品的地方,更应该是所有人都能够参与、享受、学习的交流平台。我们开放各种渠道,让观众能够更亲密地和我们直接交流。”
一封信,一个馆,一座城。
木译先生一定想不到,他一次无心纠错,倒成了布置给宁波博物馆及其背后这个城市的一道极好考题。正如网友“幼怡”说的那样:“这种健康的姿态和关系,考验的是官方和民众的情商,值得各部门参考。在这个信息通达的时代,唯有大家风范,才有大城之风。”
你给宁波博物馆打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