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从1999年算起,今年10月颁布的《2016胡润百富榜》已经是第18届了。
比实际年龄显得年轻很多的胡润,18年来,凭着自己清秀的娃娃脸、在顶级媒体工作的经历、比川普(四川普通话)还要标准的中文,当然,还有对国情和文化的深入了解,已将这个榜单做成了影响力最大的富豪榜。成为人们了解产业变化、企业兴衰和人事浮沉的重要专业性参照。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今年的《胡润百富榜》,那就是“总体放缓,‘白马’依旧,‘大黑马’亮瞎你的眼。”
“总体放缓”是指20亿以上财富人数涨幅为三年来最低,平均财富亦比去年略有下降。这很正常,因为经济已然进入下行周期。
“白马依旧”是指,大部分名次没有颠覆性变化,如前三名仍然是王健林、马云和马化腾,这也很正常,因为惯性。
“‘大黑马’亮瞎你的眼”,首先因为名次上升的幅度要令你吃惊,其次名次上升的原因令你诧异。今年的大黑马是46岁的姚振华。
一年内,姚振华的财富翻了9倍到1150亿元,名次比去年上升200多,在王健林、马云和马化腾之后,列到第四。被“亮瞎眼”的人首先是胡润,他惊讶地表示:“姚振华财富平均一周涨了20个亿。”
在万马齐喑的年头,姚振华跑得像刘翔那么快。凭什么?
按照胡润的总结,企业家创富分五个阶段:“从贸易,到制造业、到房地产、到IT,再到现在的资本运作,姚振华是现在这个资本时代的代表人物。”
《胡润百富榜》对姚振华的介绍是,从事农贸生意起家,之后踏入房地产行业。2003年借助深物业在中小板上市,完成资本积累第一步。2012年成立前海人寿,正式大举进军资本市场。
也就是说,姚氏从最初的实体经济,转到了后来的虚拟经济。这个转变过程,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玩法上依靠倍数极高的杠杆率,二是暴富,三是暴富的绝大部分来自于最后阶段的虚拟经济。姚振华的泼天财富来自于他在A股市场上对万科的逆袭。
在胡润看来,姚振华的路还未走完,他的未来可能是首富。他给出了一个首富候选人的名单:有马云,如果蚂蚁金服上市成功,有马化腾,因为他拥有超级APP微信,有丁磊,因为其网络游戏平台蓬勃发展,有郭广昌,因为复星的积极全球化,有许家印,起初因为恒大探索多元化新产业,现在因为许教授成了股神,还有姚振华,因为他是一位以往在实业上并不成功、而当下却冒险得胜的“投资高手”。
二
从《胡润百富榜》上可以看出,近年来,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表现,一个是海水,一个是火焰。
今年榜上的名次变化,金融投资行业上榜人数比例上升最快,已超过IT和互联网。下降最快的是制造业、地产和服装。
制造业是重灾区,包括机械制造、日用品、家具、塑料制品、家电、工业电器产品等的上榜人数占比从去年的28.1%下降到26.2%;房地产排名第二,上榜人数占比从去年的16.1%下降到15.4%,这还是在受到2015年政策刺激,市场回暖的结果。
胡润说,虽然一线城市的房价涨得那么凶,但地产行业上榜人数还是连续两年下降了。这说明,一向被称为“暴利”的房地产业,盈利的难度亦在加大。也说明,行业危险信号已经出现。
此时,榜单上的大佬们会怎样做?
以首富王健林和新进入前十的许家印而言,就是回归A股,因为A股的估值比香港高出数倍。
今年9月,万达商业从港交所退市,计划两年内重新在A股上市。胡润表示:“如果回归成功,王健林财富应该能达到3000亿,进入全球前十。”
去年万达集团收入2900亿,第一次跻身财富全球500强。在今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上,王健林家族超过李嘉诚成为华人首富。
在实体经济不振、本行业亦从黄金年代进入白银年代的大背景中,还能够搭上风口,达到自身财富的历史峰值,因为他们搭上了金融加杠杆的高铁快车。
在今年的胡润榜上,金融投资行业排名第四,人数占比从去年的9.1%上升到10.8%。近年来,金融投资领域一直是企业家财富升级的重要方式。在这个领域中,做风险投资和私募的财富透明度相对较低,隐形富豪较多。
那么,房地产业究竟是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这要按企业的不同做法区别看待,看它主要精力是拿到地盖房子卖房子,还是玩资本、玩杠杆、玩估值了。
三
从去年开始,供给侧改革成为时髦的名词。但在知名学者、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看来,经济的问题在两侧(供应侧和需求侧),但症结在中间。更明确地说,这个中间症结就是社会的寄生性。
十年前曾获“公共利益年度人物奖”的孙立平,因此提出了寄生经济的概念。
在他看来,寄生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失衡。近些年来,实体经济处境艰难,虚拟经济特别是金融资本畸形扩张。
“但金融资本的收益最终要来自实体经济。”孙立平说道。因此,这种失衡,不仅是不道德的,更是不可持续的。
按北师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教授的研究,现在金融资产已经接近200万亿。按5%利息率计算,至少给实体经济施加了10万亿的利息索取,利益过分向金融等产业集中。
除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失衡,孙立平认为经济的寄生性还体现在其它四个方面:沉重的税费负担;腐败和寻租加重企业的交易成本;国企的垄断性获利;不断膨胀的资产泡沫。
他诘问道:试想,一边是来政府的沉重税负,一边是来自金融的沉重融资成本,实体经济能挣多少钱?
孙立平认为,五大寄生经济吞噬着社会创造的财富,加重经济系统的负担。在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的时候,问题的严重性还显现不出来,因为财富的增量在大量增加。而到经济增长开始减速的时候,这个问题就显得越来越突出了。
从这个角度看前些年人们争论的做蛋糕还是分蛋糕的问题,就比较清楚了。蛋糕问题的实质,还不仅仅是在一般意义上的富人和穷人之间如何分配财富,更根本的问题是每年创造的财富增量够不够寄生环节所吞噬的。
孙立平的结论是,寄生经济的问题不解决,经济恢复不了活力。
四
风行多年的《胡润百富榜》还有两个著名的“雅号”,一是“杀猪榜”,因为有时候,财富来源的正当性经不起推敲;一是“吹牛榜”,因为有时候,财富来源的真实性经不起推敲。前者可以给企业家带来牢狱之灾,后者却可以给企业家带来品牌效应。
胡润自己也承认,由于数据获取的难度,榜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约在60%到70%之间。
即使数据是准确的,但首先,数据的解读极其专业,非一般大众可以置喙;其次,一个数据可以解读得南辕北辙,一般大众被带到沟里的可能性相当大。
而数据是人算出来的,企业是人做出来的,数据和产业背后的关键因素是企业家本人。所以,把专业数据指标与企业家的表现相结合,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让我们看看另一个榜单。从2010年开始,《哈佛商业评论》英文版已经发布了5次“全球最佳CEO”评选榜单。与其他媒体相比,《哈佛商业评论》英文版的榜单聚焦于两点:一是以企业而非企业本身作为评估对象;二是关注企业家的长期业绩表现,而非短期绩效。
2016年,《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与英文版研究团队合作,首次发布“百佳CEO榜单” (The Best-Performing CEOS)。该榜单采用客观数据而非名声或传闻来判断企业家的表现。具体关注的是股东回报和市值变化两项指标,并从CEO就任第一天起对其任期内绩效加以跟踪分析。目的给出一份超越年度表现的企业家榜单,评估上市公司CEO的长期业绩以及他们为股东创造的长期价值。
重要的事情说三个:上市地调整后股东总回报(包括股息再投),该指标剔除了公司上市地股市整体增长带来的增长;行业调整后股东总回报(包括股息再投),该指标剔除了公司所在行业整体发展带来的增长;市值变化(根据股息、股票发行和股份回购进行调整),以通货膨胀调整后的美元进行衡量。
随后将所有CEO分别按照以上3项财务指标从第1(最高)到第358(最低)进行排名,3次排名平均值即为该CEO的最终排名。
综合运用以上3项指标,保证了评估方法的缜密与平衡:前两个指标可能对小公司有利(起点低的公司更容易获得显著的股东回报增长),而市值变化这一指标则有利于大公司。
最后的结果是,腾讯董事长兼CEO马化腾高居榜首,他掌管的腾讯是亚洲市值最高的公司,无论从股东回报还是市值增长,其表现均胜人一筹。腾讯在香港上市,目前总市值超过2万亿港元,马化腾任期内给股东带来的总回报达到19801%。
排名第二位的袁仁国在贵州茅台工作了40余载,他让茅台在白酒行业的领头地位从未旁落过。
郁亮在榜单中排名第三,自2001年成为万科总裁以来,他15年心无旁骛,一直领导公司持续成长,令万科成为全球最大和最著名的房企之一。
此外,“百佳CEO”中有94人是公司创始人或者是从内部晋升,他们的平均任期是14年。这些数据表明,好的管理既需要时间积淀,也需要有长期投入的耐心。
榜单中还有54位CEO来自信息技术、金融服务和工业等3大行业。
这样的结果告诉人们——过去20年,到底有哪些企业家是值得尊敬的“长期主义者”。
其实,对容易受到忽悠和被割菲菜的大众而言,最安全的观察角度或许不是富豪榜的排名,也不是动不动就上亿元的各种指标,而是针对人和人的长期行为的常识性问题:如果他生产牛奶,你敢买给你的孩子喝吗?如果他经营车行,你能放心从他那儿买二手车吗?如果他是开发商,你愿意买他的房子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