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信息联盟

【专题宣传】“投资者保护•明规则、识风险”案例——非合格投资者的“危险游戏”

2020-12-10 09:40:04

“投资者保护·明规则、识风险”案例巡展——

防范违规经营篇(一)


编者按

近期,中国证监会组织开展了“投资者保护·明规则、识风险”专项宣传活动。上海证券交易所也将陆续对活动发布的内幕交易、市场操纵、违规信息披露、市场主体违规经营四个宣传主题的典型案例进行解读,帮助投资者了解案件背后的规则红线、风险底线,普及金融、法律知识,提升投资者的守法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敬请您的关注和分享。

       私募投资基金(以下简称私募基金),,以非公开方式向投资者募集资金设立的投资基金。私募基金的组织形式有契约型、公司型与合伙型。


       近年来,我国私募基金行业蓬勃发展,已成为支持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但非法集资、兑付危机、违规宣传、违反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等风险事件也开始显露。其中,以金融创新名义,变相突破合格投资者底线标准的案例陆续涌现。由于证监会《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私募办法》)明确规定了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即具备相应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等,,采用多种方式,试图突破合格投资者的相关标准。

案例回顾与分析

栗子one-2014年王某购买私募产品案例

栗子two-私募产品收益权拆分转让案例

小编提示

通过上述案例,提醒投资者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量力而行

二、要摸清底细

三、要细看合同

四、要持续关注

五、要持续学习私募知识

案例来源:中国证监会网站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资讯仅供参考。上述所列示上市公司仅陈述其与该事件相关,不作为具体推荐,投资者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重要声明:本资讯中的信息、数据均来源于上市公司公告以及其他合法公开的信息渠道,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资讯所表达的观点不构成 所涉证券买卖的具体建议,投资者依据上述资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与我公司无关,我公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未经我公司同意,任何机构和个人 不得对本资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复制、引用或转载。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联盟